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有約君說

「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所以,想要健康,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這個說法很多人早就聽過,還演繹出類似的「生子秘訣」,提倡多吃鹼性食物「打造」鹼性體質才易生男孩,而吃多了酸性食物形成酸性體質之後則易生女孩。

這,你也信嗎?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11 月 2 日,這套所謂「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 歐陽在美國聖地亞哥法庭當庭承認這是個騙局,並被罰1.05億美元。

今天,有約君就來跟你聊聊關於「酸鹼體質理論」的謊言,有哪些基本常識你必須知道——

你還信「酸鹼體質理論」?

它竟是個無資質的騙子編的!

體質偏酸會生病,糾正酸性、酸鹼平衡就能治癒疾病,回復健康。

——沒錯,這就是羅伯特歐陽胡謅的所謂「酸鹼體質理論」的核心觀點。他靠這套理論出賣書賺錢,還搞保健品、藥物,甚至開辦了診所開始「治病」,診療費用自然也不會便宜。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打臉「酸鹼體質」的紀錄片截圖丨Horizon-Clean Eating, The Dirty Truth,BBC

很多人對這一說法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甚至深信不疑,更有一些絕症患者彷彿看到了希望,不少人求助於他的「神奇療法」希望能夠治癒癌症。

但謊言終有穿幫的一天——早在 2 年前的一次非法行醫指控中,他就已經當庭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也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沒有行醫資質,連文憑也是買來的假貨。

後來,他又讓另一位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創的鹼性療法治療。他所謂的鹼性療法,竟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鹼性的小蘇打,最終導致該名患者癌症病情發展到4期。他因此被判決繳納一億零五百萬美元的巨額罰款。

應了那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真是大快人心!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下面這兩個騙局

你是否眼熟?

其實,自「酸鹼體質理論」誕生十幾年來,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在強調它是個騙局,壓根就沒一篇像樣的文獻能證明它的科學性。但一些黑心商家為了逐利,利用大眾對健康的渴望和對疾病的恐懼,將這套理論當成斂財的工具,包裝出各種各種的所謂「保健食品」。

對此,正義的有約君也曾寫過不少相關的報道,最明顯的兩個騙局,不妨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騙局1

X精子耐酸Y精子耐鹼?

在網上流傳的諸多「生子秘訣」中,就有「酸鹼體質理論」說,即:

多吃鹼性食物「打造」鹼性體質容易生男孩,而吃多了酸性食物形成酸性體質之後則易生女孩。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這個「知識點」很眼熟吧?

不少人對這種觀點推崇備至。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溫濟英分析認為,「酸鹼理論」的流行與某些研究認為決定生男孩的Y精子在偏鹼的環境內比較活躍有關係,而所謂的「偏鹼」並沒有可量化的指標,也沒有科學依據。

因為人體的PH值是比較恆定的,不可能靠吃哪一類食物就出現大偏差。另外,食物的酸鹼是食品化學研究的範疇,但進入人體代謝後產生的體液的酸鹼不是一碼事。相反,如果為了生男孩大量吃某一種所謂鹼性食物,還可能因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衡甚至吃出毛病。曾有患者為了「打造」鹼性體質大量喝濃茶,結果喝出腎結石和貧血。「從優生的角度來看,這麼做顯然對胎兒的成長發育不利。」

「我還接觸過不少用鹼性的小蘇打水沖洗陰道,希望能生男孩子的女患者。」溫濟英發現,除了所謂「飲食調體質」的做法之外,沖洗陰道、苦心「打造」受孕環境的所謂「秘訣」也一直有人在試。但事實上,因採用這種「秘訣」而導致陰道菌群失衡誘發炎症的大有人在,結果令精子更難穿過陰道與卵子結合,反而更難懷上孩子。

更令人揪心的是,有些女性測出懷孕之後仍經常用小蘇打水沖洗陰道,企圖通過這種做法使陰道乃至子宮的內環境「偏鹼」以達到「轉胎」的目的,結果卻導致流產、早產等險象。

騙局2

多吃肉體質變「酸」,

吃素才健康?

近年來,素食「地位」不斷提升卻跟一種流行的所謂「食物酸鹼平衡論」不無關係。這種理論認為: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但多吃肉類會使人形成「酸性體質」,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甚至骨質疏鬆等疾病的患者基本都是這種體質,由此推斷他們有必然聯繫。

體質真有酸鹼之分?編造這個謊言的人被罰過億美元!

這個「知識點」也很眼熟吧?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這種理論並沒有科學依據,是不值得提倡的偽科學。」廣東藥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王曉波教授說,目前的研究表明,正常人的體內有一套精密的酸鹼平衡系統,不會隨便受攝入的食物而改變。

針對「酸鹼平衡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作過澄清,指出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預防慢性疾病,是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及各種植物化學物質等,而不是鹼性的作用。如果按照「食物酸鹼平衡論」,將魚、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歸類為「酸性食物」,將使廣大居民在選擇食物時處於無所適從的境地。《指南》強調,上述食物都是人體能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缺少了這些食物,會造成居民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缺乏,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以及成人的營養狀況也將難以保證。

日常記住均衡飲食、營養充足更重要!

有約君再次提醒: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體內有胃液、腸道分泌物、尿液、汗液、血液、淋巴液、組織液……各處的酸鹼度都不一樣。

但別擔心,健康的機體會自我調節,讓內環境始終處於一個酸鹼平衡的狀態。

以後再遇到基於所謂的「酸鹼體質理論」「研發」的各種產品或養生法,是真是假,相信大家從此應該心裡有數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指甲的這幾種變化要重視,可能是身體的「求救」信號!
更年期別焦慮,居家五招助你安然度過!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