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切除闌尾之後,患帕金森病的幾率下降了

切除闌尾之後,患帕金森病的幾率下降了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闌尾一直被當做人類進化不完全的產物,既沒有太大作用,也幾乎感受不到其存在。除非當闌尾炎發作,我們才會緊急跑到醫院將它切除。但是目前有研究發現切除闌尾之後,還有一些意外收穫——患帕金森病的幾率下降了。


  闌尾位於腹腔右下方,接近骻骨位置,是一個由結腸形成的袋狀結構,連接到盲腸。大多數人常常忽視闌尾的存在,除非闌尾發炎。但最新研究表明闌尾可能在帕金森病的發展中起關鍵作用。據2018年10月31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那些在青年時期去做過闌尾切除的人群,幾十年後患帕金森病的幾率降低了19.3%。


人體不同的闌尾模式比例。來源:Wikipedia

人體不同的闌尾模式比例。來源:Wikipedia

  消化系統造成神經疾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它的癥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癥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痴呆症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中相當常見,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也會發生重性抑鬱障礙和焦慮症。其它可能伴隨的癥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緒問題。帕金森病帶來的主要運動癥狀合稱為帕金森綜合征。


  新發現有助於人們認識到帕金森病與消化系統的密切聯繫。美國Van Andel研究中心神經退行性學助理教授、文章第一作者Viviane Labrie指出,闌尾附著在大腸上並容納腸道細菌。這個手指狀的組織囊一度被認為是人類可有可無的進化殘餘,但現在闌尾被認為在免疫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生命早期。Labrie等人表示,儘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起著關鍵作用,但目前帕金森病發病機理尚不明確。


Van Andel研究所神經退行性病學中心副教授Viviane Labrie博士。圖片來源:https://labrielab.vai.org/lead-investigator/

Van Andel研究所神經退行性病學中心副教授Viviane Labrie博士。圖片來源:https://labrielab.vai.org/lead-investigator/

  


  闌尾含有致病蛋白片段


  研究者分析了瑞典一個160萬人、總隨訪量近9200萬人的資料庫,發現早年做過闌尾切除手術的人群,帕金森發病風險較低。美國Van Andel研究所副教授、文章共同作者Lena Brundin補充說,生活在該國農村地區的人群差異尤為明顯。儘管暴露在農藥環境下已被證明與帕金森病有關,但其潛在原因尚不清楚。


  此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一個規模較小的資料庫。該庫有849名帕金森病患者。經統計,闌尾切除手術讓其平均發病時間晚了3.6年。研究者還在50名健康受試者中發現了48人闌尾中含有帕金森的病理蛋白——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的寡聚體和短片段,這表明該蛋白質可能在闌尾中發揮作用。Van Andel研究所副主任Patrik Brundin表示,對於在健康人群體內發現如此多的α-突觸核蛋白,他很驚訝。並且該蛋白在老年和年輕受試者中含量同樣豐盈。「這些發現令人驚訝,讓我們興奮不已。」他說。


  根據Labrie的說法,α-突觸核蛋白的變形團狀物可能通過連接消化系統和大腦的迷走神經,將這種破壞性的蛋白質植入大腦。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蛋白的堆積會阻礙化學物質多巴胺的生成,從而導致帕金森症的震顫和僵硬。

即使是健康的盲腸,裡面也含有大量的α-突觸核蛋白。圖片來源文獻。

即使是健康的盲腸,裡面也含有大量的α-突觸核蛋白。圖片來源文獻。


  致病機制複雜


  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McLean醫院神經再生實驗室及研究所負責人Ole Isacson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持不同觀點。在他看來,切除闌尾可以通過阻絕炎症來幫助預防或延緩帕金森症。他認為炎症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和腸道炎症(gut inflammation)與帕金森氏症有關。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用一種名為「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的抗炎葯治療炎症性腸病患者,可以將他們患帕金森病的概率降低近80%。Isacson表示,帕金森症的病因有很多,也許有超過半數的帕金森病患者之前患有某種炎症,其加速了帕金森病的發生。

  美國埃默里大學生理學教授Malú Tansey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認同理清炎症與帕金森症之間關係的行為,並認為通過該方法能找到診斷、治療帕金森病的更好方法。她表示,避免炎症(如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攝取藥物與益生菌)可能對預防帕金森症有一定作用。


  運動障礙專家、致力於帕金森病研究的Michael J。 Fox基金會醫療通信副總裁Rachel Dolhun表示,許多帕金森症患者早期會出現便秘、嗅覺喪失、低血壓、睡眠障礙等癥狀。如果人到中年偶爾出現便秘,不必過於擔心,但一系列癥狀可能意味著更有可能患上帕金森病。Dolhun希望未來人們能獲得風險評分,使他們儘早改變生活方式或改變使用的藥物,從而預防帕金森病。


  然而,Labrie和Dolhun都不建議現階段人們為了預防帕金森病有意做闌尾切割手術。該項研究只能確定闌尾切除與帕金森病的某種關聯,並不能明確兩者的因果關係。Labrie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控制α-突觸核蛋白切割與體內合成方式,進而弄清它是如何在體內積累的。與此同時,她的團隊正在尋找健康人闌尾與帕金森病患者闌尾之間的其它區別,以解釋其體內蛋白質如何以及何時會失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政府:確保美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驚!阿司匹林竟是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先別擅自停葯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