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生的無常,使我們扔掉了財物、野心和慾望

生的無常,使我們扔掉了財物、野心和慾望

今年是一個告別之年,告別了經典港影時代,告別了江湖武俠夢……

不過,萬事萬物的變化是常態,我們就像在一條河流里,不斷地流動。

將這種叫作「無常」的虛幻、侘寂、寂寥、不安的消極境界,轉化為心理上的美感,並從中尋出它積極的價值,是日本的「美」中較為稀有的地方。

這種觀念與其態度不僅僅是傳統思想或以往的概念,還反映在了今日的設計中,同時成了「日本現代設計」的主流思考。

創造當下,活在當下

「變化」這種思想令「當下」這個瞬間顯得更加突出。日本有叫作「中今」的思想。「中今」指的就是過去與未來的中間的「當下」,當下指的是遙遠無限的過去到遙遠的未來過程中的現在此刻,是讚美現在的詞語。

它的中心思想是創造當下、選擇當下、活在當下。是告訴人們要儘力活在當下,當下就是幸福,當下就是永遠,要在當下這個瞬間,抓住時間,好好活著。

東方思想中對「當下」這個瞬間的重要性的理解,在中國仙人修行「還童功」這件事上也有體現。「還童功」指的是回到5歲孩提時代的一種修行。孩提時代是純潔無垢的。

玩的時候拚命玩,不會為了未來佔用現在的時間,就只是玩,而不對玩這個行為賦予任何意義。瞬間也是所有。但是成長為大人後,會把過去、現在、未來連起來考慮。

因為過去是這樣,所有現在應該這樣做,或是現在做的這件事是為了未來等等,並沒有認真活好當下。在還童功的修行中這樣的時間被稱為不純。

這種無常也體現在日本建築的室內設計中。

▏內田繁 受庵·內部 1993年

用竹子構成的網表現了靜寂的空間,採用竹子這種可看透內外的圍牆方式令人意識到內部與外部的空間分隔

▏內田繁 受庵·想庵·行庵 1993年

這個作品是一間臨時的可摺疊的茶室,表現了日本文化的自在性與可變性

弱小是「幸福的最深處」

「弱小」與造出感覺世界的人類感情有著深深的關係。

「夕陽西下時大自然營造的充滿驚異的世界」「彼此擦肩而過時嗅到的香氣帶來的難以言喻的回憶片段」「詩歌的世界呈現的無限空間」「令人懷念的音樂喚醒了沉睡感情的那種時間」「黎明時刻中埋藏的晝夜分界線」等等,都是打動人心的東西。

在美的世界中「弱小」具有它獨特的韻味。看上去纖細似乎極易被破壞,小而細的、柔軟而不定形的東西中,有著硬而堅實的大的東西中難以見到的獨特內涵。

想像著看不見的某種東西,寧靜佇立的氛圍,帶給人的心情一種柔軟的寧靜的然而危險的絕望的東西。這種弱小,不是與強大對比出來的特徵,而是弱小所具有的特徵。

對弱小的關注在設計中也非常具有魅力。

▏吉岡德仁 「自然品味展」上發表的Snow 2010年

最初的發表是在1997年,本是三宅一生品牌店櫥窗里的裝置藝術。裝滿了無數羽毛的玻璃盒子。風吹動羽毛,向沉寂的世界發出信息。

▏須藤玲子 破紙 1997 年

紡織品是最有魅力的素材,這個作品充滿了自在性與柔軟性以及纖細感

實際上,與大自然和人類相關的現象都是無法預測的,是不確鑿的,是易變而隨意的。而且此刻這種瞬間的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的日常世界,是在一個個連在一起的瞬間上成立的。所以世界是虛無的,常在的東西一樣都沒有。

命運之虛無知道人的尊貴,無論是哀愁、空虛、人情、別離、愚蠢,都是人所生活的世界。這種「弱小」是把它看作「人生的無意義及弱點的根源」,還是看作正因為源於弱小才是「幸福的最深處」,得出的結論自然會一分為二。

從閑寂、質樸中尋找枯淡之趣

日本審美意識的核心意義為「侘」,即與良好狀態相對的惡劣狀態的意思。是從閑寂、質樸中尋找枯淡之趣,最原始的意思本來是指粗糙、貧窮寒酸的樣子,不是什麼好的概念。但在禪宗、隱者們的影響下逐漸被評價為褒義。

「侘」作為一般的審美意識被認知,被固定下來,主要源自室町茶人村田珠光的存在。珠光從一休宗純那裡學禪,研究出「茶禪一味」,悟出了茶與禪原為同物的心境。

當時的室町將軍家的「殿中茶湯」,極愛使用昂貴的唐朝茶具,是在高大上的會場或會所以豪華形式舉辦的茶會。然而「侘」學,則表現了與這種高大上或絢爛豪華的形式正相反的質樸閑寂的世界。

禪教導說,「侘」是反映心靈的問題,應該尋找出心靈應有的狀態。從粗糙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和質感,村田珠光的「侘茶」,被武野紹鷗和千利休所繼承,並將其實踐與理論發揚光大。

茶室也逐漸演變成了草庵,茶器也從「殿中茶湯」所使用的唐朝進口的器皿逐漸變化為質樸的器皿。「侘」這個概念的出現是「新的審美意識」的誕生,它成了一種動機,即在眾人早已公認的唐朝之美的物件以外,開始尋找新的價值。

日本陶瓷器的歷史,除了繩文、彌生、土師器以外,古墳時代的須惠器是從朝鮮半島過來的陶工製造的,平安時代的奈良三彩、鎌倉時代的古瀨戶等,都是受到了從中國過來的陶瓷的啟發,或模仿製造。

特別是瀨戶的美濃窯,是將中國的青白磁梅瓶、白磁四耳壺、青磁酒食壺等以灰釉仿製。這一時期各產地的陶工們,都在追求如何仿製出與原物更加接近的仿製品。在這種潮流中,打斷了這些行為的應該就是叫作「侘」的新概念和審美意識的出現。

▏黑田泰藏 白磁

這個清新的造型令人聯想到祈禱

被森林覆蓋的風土地理,這裡的人們站在大地上,觀察身邊的所有的東西:人類、自然、動植物,並且產生聯想和類推,由此誕生了思想和文化,我們了解了自然的細微性,發現了細微的東西中隱藏的「美」。

在緩慢流逝的時間中融入大自然,傾聽昆蟲的叫聲,感觸風花雪月,把心情寄語花鳥與風月。

同樣地,我們在薄弱的、斷片的、易變的、虛無的、曖昧的、不完整的東西中發現了隱藏的、細微的、自然所擁有的「美」。

而且我們觀察的自然是隨時在變化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東西,我們從「所有事物都有生老病死,都是隨時變化並不長存」中發現了「無常」,並被日本設計深刻捕捉,所以更能打動人。

文字來源:《日本設計六十年》

圖片來源:《日本設計六十年》

《日本設計六十年》

[日]內田繁 著

張鈺 譯

定價:128.00元

編輯 | 舒倩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想要的生活,二十多年前這位詩人就替我們過了
好小的壺!3分鐘,就能燒開水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