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9年面對蘇聯的敲詐勒索,芬蘭為何不肯乖乖就範

1939年面對蘇聯的敲詐勒索,芬蘭為何不肯乖乖就範

原標題:1939年面對蘇聯的敲詐勒索,芬蘭為何不肯乖乖就範


文/寂寞的紅酒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德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作為德國的准盟友,蘇聯也沒有閑著,到處興風作浪,從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到羅馬尼亞,蘇聯的鄰國幾乎被他侵略了一個遍。面對蘇聯的武裝訛詐,蘇聯周邊的小國不是被吞併就是乖乖割讓土地,唯獨北歐小國芬蘭不肯就範,就是不同意蘇聯的領土交換方案,這讓蘇聯人非常惱火。惱羞成怒的蘇聯很快入侵了芬蘭,點燃了蘇芬戰爭的導火索。戰爭的結果自然是蘇聯獲勝,蘇聯獲得了比原來勒索條件更多的土地。很多人不禁感到不解,芬蘭和蘇聯國力相差懸殊,蘇聯提出的領土交換方案還算合理,為何芬蘭就是不肯乖乖就範,竟然敢和蘇聯公然叫板?


第一,芬蘭雖然是個小國,但人民素質很高,國家非常具有凝聚力。芬蘭一直在國內大搞改革,不斷提高人民的福利。芬蘭政府進行了土地改革,把大部分土地分給了貧農,對工人也給予各種照顧,改變了芬蘭貧富懸殊的情況,使得國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直線上升,人民對國家和生活充滿了熱愛,所以當蘇聯向芬蘭提出交換領土要求時,芬蘭人嚴詞拒絕了蘇聯的霸權行徑。芬蘭人根本不會容忍蘇聯人來破壞他們的國家完整和幸福生活,所以蘇芬戰爭爆發後,芬蘭人堅決站在了政府的一邊,紛紛拿起武器和蘇聯人進行戰鬥,他們保衛的是他們的祖國,保衛的是他們的家園,也保衛他們的生活。一個一直為國民著想的國家,人民沒有不支持的理由。



第二,歷史上,芬蘭曾長期遭到俄國的統治,他們對俄國人充滿了憎惡,他們做夢都想脫離俄國人,所以在俄國革命爆發後,芬蘭義無反顧的脫離了沙俄,和俄國的繼承者蘇聯也劃清了界限。同時,由於受俄國革命影響,獨立後的芬蘭也爆發了赤色革命。曼納海姆等一干頑固分子鎮壓了國內日益高漲的革命。革命失敗後,芬蘭建立了反蘇反共的芬蘭政府,這讓蘇聯人非常惱怒,蘇聯人一直把芬蘭視為眼中釘。當然,芬蘭也把蘇聯當成最大的敵人,處處和蘇聯作對,對蘇聯的態度一直非常強硬,這也是芬蘭拒絕蘇聯交換土地的重要原因。


第三,芬蘭雖然是小國,但戰略位置重要,堵住了俄國在北冰洋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同時,芬蘭和西方同屬於資本主義陣營,所以芬蘭得到了英法等西方強國的支持。此外,芬蘭和德國關係也非常密切,瑞典和挪威等國和芬蘭唇亡齒寒,他們都支持芬蘭。有英法德等國家撐腰,芬蘭自然說話就硬氣。蘇芬戰爭中芬蘭能打的蘇聯損兵折將,很大程度上與西方國家的支持有關。英法為了支持芬蘭,曾制定了轟炸蘇聯高加索油田的計劃,法國還打算把波蘭人武裝起來送到芬蘭幫助芬蘭抵抗蘇聯。如果沒有英法德等大國支持,芬蘭未必敢公然和蘇聯叫板。


參考資料:《二戰史》、《全球通史》、《芬蘭與蘇芬戰爭》、《蘇芬戰爭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德國連英國都沒有擺平,為何還要招惹蘇聯
抗戰時日軍為什麼喜歡修碉堡和炮樓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