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泉港大氣指標恢復正常,漁民為何還「碳九」色變?

泉港大氣指標恢復正常,漁民為何還「碳九」色變?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碼頭的一艘石化產品運輸船發生泄漏,6.97噸碳九產品漏入近海,造成水體污染。雖然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當地漁民們仍談「碳九」色變。該事件的「元兇」碳九究竟是什麼?對人體及生物健康有何影響?

「元兇」碳九揭秘

11月4日凌晨3時起,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後龍鎮上西村及峰前村、峰尾鎮區域空氣出現異味,並隨著風向及風速飄移在主城區一帶擴散,部分海域出現黃褐色油污狀泄漏物。經初步調查,事件源於4日凌晨1時14分,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碳九裝船的寧波一一天桐1#船舶與碼頭連接軟管處發生泄漏,共造成6.97噸碳九泄漏。

「有一定毒性,但也不是劇毒。」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吳立新7日對《科技日報》表示,因其主要成分不是易揮發性的物質,因此不太會吸入中毒,主要還是通過污染食物中毒。

吳立新研究員介紹,碳九是一種聚合混合物,是石油經過催化重整以及裂解後副產品中含有九個碳原子芳烴的餾分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縮合而得,主要包含三甲苯、異丙苯、正丙苯、乙基甲苯等。

由於聞到空氣中的異味,當地村民擔心吸入瀰漫在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會影響身體健康,對於這個問題,吳立新告訴記者,碳九屬於易燃危險品,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接觸高濃度本品蒸汽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會引起眼鼻喉和肺刺激,頭痛、頭暈等中樞神經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長期反覆接觸可致皮膚脫脂;同時食用被碳九污染過的動植物海產品,還有中毒、致癌等風險。

被污染的養殖水體,圖自新華網

果殼網指出,在石油化工中,「碳九」是在石油提煉時獲得的一系列含碳數量在9左右的碳氫化合物,這是些沸點夾在汽油和柴油之間的一類物質。包括兩種:裂解碳九和重整碳九。這兩類物質的成分有很大區別,對環境的危害也不同。

根據目前的公開報道沒有明確結論,但到底泄露的是哪一種,是這次污染問題的關鍵。如果是裂解碳九,那麼長期健康風險不大,經濟損失很大。

從目前狀態判斷,本次泄露事件中的碳九是裂解碳九的可能性較大。一旦出現泄露,和汽油或柴油一樣,密度較小的裂解碳九也會迅速鋪滿水面,給清理工作造成很大麻煩。而在事發地,有很多養殖戶承包的漁場,因此這些碳九很容易造成水產缺氧從而導致死亡,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但如果是重整碳九,麻煩較多,因為很可能最終會產生二惡英。因此需要等待官方最後核實:

如果污染物只是裂解碳九,那麼周邊居民不必太過驚慌,等過幾天之後,生活照舊,依法索賠水產養殖的損失即可;

但是如果原料是重整碳九,那麼還應當要求當地的相關部門或機構對水質進行檢測,尤其是測定氯代芳烴類的物質是否存在超標。如果沒有持續的相關檢測跟進以及有效的防護與經濟補償,那麼可能引發真正的居民人身安全危機。

個人應該如何防護

那麼,對於居住在臨近碳九泄漏區的村民來說,有何防護措施?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副院長鄭輝東提醒,如果居住地離泄漏位置很近,需要佩戴含活性炭過濾的口罩,避免吸入風險;避免食用被污染的動植物海產品,一旦誤食,立即漱口,發現唇、口、舌感覺異常或麻木,並伴有頭痛和頭暈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如果是皮膚,衣服接觸到,先用水清洗,再用洗滌液、肥皂徹底清洗並就醫。

泉州師院高級實驗師陳楷翰表示,目前水質雖已經合格,但是泄漏部分的富集問題也不容小覷,首先,泄漏的碳九可能流向海岸、礁石、養殖區等滯水區;其次,可能附著在海草、魚類、泥土、海鳥上;最後,也可能累積到動物油脂和肝臟中去。因此,涉事海域治理是長期系統的工作。

據泉港區農林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已於4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暫緩起捕、銷售和食用轄區肖厝村海域水產品,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暫緩起捕、銷售和食用該區域的海產品,是否能夠食用將由權威機構進行檢測。同時,泉港區環境保護局也通報稱,目前,事件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委託專業機構對水質、海產品進行取樣檢測,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全力以赴做好相關工作,確保事件依法依規得到穩妥處置。

最新進展:空氣指標正常

據《新京報》6日消息,有家屬反映,一漁民因搶救漁排暈倒掉進水中,目前正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泉港區政府應急辦工作人員稱,目前正在核實情況,「暫不能確定其因掉入有污染的海中住院」。

肖先生的父親無防護接觸泄漏物身體不適入院治療,受訪者供圖

據泉州市泉港區環境保護局對外通報稱,「系其油船連接至碼頭的軟管法蘭墊片老化、破損,導致部分油品泄漏」。碳九泄漏後,泉港區立即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成立現場處置、群眾工作、海洋影響、事件調查等工作小組,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截至4日18時,碳九泄漏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受事故影響,不少漁排上的泡沫浮材被腐蝕,造成漁排下沉,當地漁民損失嚴重。 圖自中新網

另據東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處置情況最新通報稱大氣指標已恢復正常:11月5日,泉港區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各項空氣指標持續正常,受影響海域大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為0.0574mg/m3(4.0mg/m3以下為安全值),海水水質監測點石油類含量均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化學需氧量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符合養殖水質要求)。

東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環境空氣質量通報

果殼網指出,煉油原料在輸送時,泄露是高發事故。除了油品本身具有腐蝕性,容易將連接處的密封件溶解之外(即便是法蘭片之間耐腐蝕的聚四氟乙烯墊,在烴類的長期浸泡下也會出現溶脹導致機械性能下降),更大的隱患還在於從業人員對於生產責任的漠視態度,故而,此事的根源還在於人禍,值得警惕。

碳九泄漏涉事海域水產品銷售被暫緩

《中國經營報》8日報道,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受損的漁民,首先組織他們進行自救,增加泡沫箱,加固漁排,然後工作組會陸續統計漁民損失,確保漁民的利益。

東港石化作為主要的涉事方也做出了承諾,其表示,將按照最終的事故調查報告及損失評估,承擔責任範圍內的所有損失賠償業務。

對於事件原因調查的最新進展,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工作正在展開,待各方面數據匯總後,會第一時間向外公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30家券商聲明退出,主辦方宣布暫停新財富評選
對瑞典電視台「辱華」節目,為何不能掉以輕心?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