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拆除阻礙民企發展的「三重門」

拆除阻礙民企發展的「三重門」

首發:11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卻時常受困於「三重門」——「捲簾門」,拉下來讓你吃閉門羹;「玻璃門」,表面上通暢實則仍為一堵牆;「旋轉門」,職能部門的管理、服務不到位,令企業繞彎子。

「三重門」造成的第一個後果是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企業家吐槽說,中央關於促進民間投資的精神很明確,可一到基層就走樣;中央關於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也很多,可一到基層就打折。政策效力層層遞減,「上面霞光萬丈,下面一抹殘陽」。

以西部某地區為例,自2012年7月以來,共出台專門促進民營經濟(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約12個,專項扶持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約36個。文件雖多,實惠卻少,一些政策成了「殭屍政策」,不少民營企業反映獲得感不強。

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有關部門為鼓勵企業接收大學生實習,制定了每人每月1000元的補助政策。一些企業安排了幾百名大學生實習,按規定應獲得幾十萬元補助,但最後只拿到10萬元。企業到有關部門問緣由,得到的回復卻是各種理由,企業只能自認倒霉,下一年再也不敢接實習生了。

「三重門」造成的另一個後果是市場地位不平等。在一些地方,職能部門和官員表面上聲稱大家都為國家做出了貢獻,要一視同仁,私下裡卻戴著「有色眼鏡」,區別對待。有時候,本該民營企業吃「肉」,卻變成了只能聞聞政策的「香」。

市場地位不平等,集中地體現在隱性壁壘上。一些政府項目為了避嫌,有意設置隱性壁壘,把民營企業排斥在外。一些地方對本不需要高門檻和准入前置的政府投資項目和PPP項目設置了較高門檻,導致僅有少數國有企業才具備投標條件,民營企業要想承建項目,必須要經過國有企業轉手並繳納一定比例的「管理費」。

市場地位不平等,還普遍體現在融資難上。銀行業有一個潛規則——「把錢貸給民企,要不回來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後果很嚴重。」因此,銀行對民企貸款往往設置更苛刻的條件,即便擁有良好的信用、流水、知識產權等,也難貸到款。

民營經濟的活力與國民經濟活力息息相關,民營經濟發展不好,國民經濟也不可能「風景這邊獨好」。因此,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打破阻礙民企發展的「三重門」,對民營經濟不僅是又一次釋放「政策紅利」,對整個國民經濟來說也無異於「二次挖潛」。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給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要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總書記的講話,既指出了民企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為破解這些問題指明了具體路徑,極大鼓舞了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心。眼下,各地區各部門亟須按照總書記的講話要求,制定出具體的落實細則,祛除偏見陋習,切實拆除各種「門」,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讓民營企業感受到「萬丈霞光」,在發展正途上暢通無阻。

更多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中辦發文:對縣鄉村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要減少50%以上
青少年真的越來越「社會」了嗎?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