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徐明星:區塊鏈去中心化的2大技術基礎

徐明星:區塊鏈去中心化的2大技術基礎

自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認為是區塊鏈的最核心屬性之一。但是隨著區塊鏈投資市場的轉冷,很多國內大佬開始否認這一點,更有甚者,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

近日,在央行發布的工作論文《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一文中,也重點講到,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能被「神化」,去中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很多數據在上鏈之前,依舊需要藉助一個中心化的機構,承擔審核的功能。

「去中心化」是相對的

區塊鏈的網路是一個由眾多節點組成的分散式系統,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

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的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可以稱之為去中心化。如下圖,可以理解為部分去中心化的系統。

圖片來自網路

簡單的理解就是區塊鏈的數據是分散存儲在網路中許多節點上的。而傳統的數據存儲方式,則是存在網路中1個或幾個大節點上的。所以,所謂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就是存儲數據的節點的多少的區別。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是相對的。

去中心化的2大基礎

區塊鏈如何實現去中心化,在徐明星看來是基於2大基礎,一是P2P的通訊技術,一是共識機制。

P2P通訊技術,又稱點對點網路技術,是一種網路新技術,依賴網路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

P2P網路通常用於通過Ad Hoc連接來連接節點。這類網路可以用於多種用途,各種檔案分享軟體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P2P技術也被使用在類似VoIP等實時媒體業務的數據通信中。

圖片來自網路

徐明星表示,不同於中心化網路模式,P2P網路中每個節點擁有相同的網路權力,不存在中心的伺服器。所有節點間通過特定的軟體協議共享部分計算資源、軟體或者信息內容。

「在比特幣出現之前, P2P網路計算技術已被廣泛用於開發各種應用,如文件共享和下載軟體、網路視頻播放軟體等。」徐明星如是說。

而「共識機制」則是指通過特殊節點的投票,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交易的驗證和確認;對一筆交易,如果利益不相干的若干個節點能夠達成共識,我們就可以認為全網對此也能夠達成共識。

通俗一點來講,如果國內的一名微博大V、美國一名虛擬幣玩家、一名非洲留學生和一名歐洲旅行者互不相識,但他們都一致認為你是個好人,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斷定你這人還不壞。

在區塊鏈技術應用里,最早的共識機制是比特幣區塊鏈中的工作量證明機制,此外還有以太坊的權益證明機制、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等。

在徐明星看來,去中心化的核心在於通過技術手段(P2P通訊和共識機制)使單個組織和個人可以在統一共識的規則下按分散式的方式提高協作效率。

徐明星認為這種機制的核心價值在於:1. 減少交易信息中轉流程,提高交易處理效率;2. 剔除了中心機構運營的那部分成本負擔;3. 網路上所有節點平等參與交易的驗證、記錄,排除了被任何中心組織控制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北京互金協會:9月1日起在京P2P平台可提請自律檢查 11月30日結束
泰禾西府大院:從「院落」到「大院」 泰禾匠心不息探索不止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