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胡大一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痛陳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危害。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


很多人每次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葯,根本吃不完。胡大一教授怒斥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據《法制日報》報道,一名患者在哈醫大二院重症監護室住院13天花費22萬元,患者死後仍在被收費。

問診幾句就讓做CT核磁---癌症風險加大

醫生給患者看病的基本流程大致分為5個步驟:

第一,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同病人溝通,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物理診斷,具體分為「望」――看看病人有沒有黃疸貧血等;「觸」――觸摸病人的胸腹部;「叩」――叩叩他的肺部和心臟部位;「聽」――就是使用聽診器;

第三,用一些基本技術檢查和診斷疾病,比如做心電圖、拍胸片,這些技術通常經過多年臨床運用,對診斷有價值且成本很低;

第四,讓病人做無創傷性的輔助檢查,比如做運動平板測試、超聲心動圖檢查;最後,才是讓患者做CT、冠狀動脈造影等成本很高且有創傷的檢查。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胡大一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現在不少醫生的診斷過程本末倒置了,問診幾句後,立刻就讓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個步驟。 很多醫生忽視了最基本的東西,過度依賴尖端技術解決常見病,把疑病留給精密儀器。

很多人覺得,CT、造影等檢查是無害的,可以隨便做。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事實上,這些檢查的成本高、創傷大,還可能給病人帶來永久性傷害。

比如做一次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放射線量相當於拍了750次X線胸片,這對一些並不需要做CT檢查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說,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浪費醫療經費,更重要的是,這會給病人帶來一生的癌症風險。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這可能是道送命題

你覺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術?會有人回答心臟病、腫瘤,但如果告訴你,從小到大,你因為感冒、發燒、腹瀉做了很多次「手術」,這件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很多人一感冒發燒就去輸液,醫院裡到處都是輸液的人。這在美國、歐洲是絕對看不到的。

輸液是侵入性操作,相當於一個小型「手術」。輸液過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輸入本不屬於人體的藥物,這個過程中,輸液藥物、設備、環境、操作的無菌程度,都會影響輸液安全。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輸液增大心臟負擔,有心臟病的老人風險更大。

因為輸液需要把藥物溶解在鹽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輸兩袋500毫升的液體,相當於短時間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人,正常情況下全身血量約為4~5升,粗略估算,輸液1升相當於加大了20%的循環負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臟病的老人,頻繁輸液的風險更大。

此外,輸液的藥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們堵在細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當然了,在急診搶救、急重症治療中,輸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給藥方式。普通的感冒發燒,真沒必要去輸液,既受罪,風險也大。



動不動就放支架---嚴重的過度醫療

重慶市醫療保險研究會秘書長鄭文傑表示,支架濫用就是一種過度醫療。主要表現在有些患者不需要放支架的放了,只需放1個的放了兩三個甚至更多。據中國醫療外科植入專業委員會的統計,2000年我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為2萬例,而到了2011年竟達到了40.8萬例,增長20倍。因少數醫生對放置支架的適應症把握不嚴,確實存在一定的濫用現象。(本段摘自《生命時報》)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胡大一教授表示,我國心臟支架使用量連續三年每年增加6萬個,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卻逐年上升,放進不該放的支架,對患者來說,是終身性的、最嚴重的過度醫療之一。要降低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關鍵還在於預防。

芬蘭一名心臟病醫生和他的團隊,在與當地政府、企業的合作下,用了35年時間倡導民眾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先倡導人們吃麵包時逐漸減少塗黃油的量,接著通過立法,反對反式脂肪酸物質進入食品,最後提倡民眾吃植物油。35年後,人們的期望壽命延長了十幾年,冠心病患者減少了80%。他們發現,對壽命延長貢獻最大的不是心臟支架,不是更多的藥物,而是發動社會各種資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晚期腫瘤患者別開刀---開一個死一個

放療、化療、介入治療等,現在腫瘤治療的方法越來越多,從療效評估的角度看,很多費用高昂的療法,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腫瘤患者求生慾望強烈,為延續生命也願意嘗試各種昂貴的診療手段。有數據顯示,國內15%的晚期腫瘤病人在過度和不合理的治療中加速死亡。(本段摘自《生命時報》)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上海瑞金醫院原副院長、胃腸外科帶頭人朱正綱。


上海瑞金醫院原副院長、胃腸外科帶頭人朱正綱就曾在不同的學術場合跟醫生們說:「不要再開刀了,開一個,死一個。」從去年起,朱正綱開始去「攔刀」。

「我們對中晚期胃癌的認識已經落後了。我們現在得了腫瘤肯定首選開刀,之後,再化療、放療。這就像先把大山(腫瘤主體)搬掉,再用化療、放療等把周圍的小土塊清理掉。」

「走到今天,這種治療觀念已深植於全國大小醫院,晚期病人跑到醫院裡,來一個,就開(刀)一個。恐怖的是,就隨訪一年發現,晚期病人開刀後沒多久就複發了,生存期很短。因此,不要再開刀了,開一個,死一個。而且開刀對醫生來說,收入更高些!



4招讓你少進醫院

進了醫院,是否過度治療基本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但是我們可以盡量避免少進醫院,只需做到下面4點,能使高血壓減少55%,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三分之一,平均壽命延長十年以上。

吃:

一葷、一素、一菇

營養是互補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滿足人的各種需要。什麼都吃,飲食多樣化,什麼營養都有了,營養也就最均衡了。但一定要記住:適可而止。什麼都不要過度,別變胖了。吃飯七、八分飽。

每天飲食保證一葷、一素、一菇。一葷,蛋白質有了,脂肪有了;一素,也就是水果、蔬菜,維生素和礦物質有了;一菇,也就是各種蘑菇,包括香菇、平菇、金針菇、雞腿菇,也包括黑木耳,海帶。



動:

每天步行八千步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古往今來,多少人夢寐以求地追求健康和長壽,卻總是與之失之交臂。原因就是他們花費高昂的代價追求奢侈豪華,卻忘記了「生命在於運動」這一身邊最樸素的真理。

「運動可以代替藥物,而沒有一樣藥物可以代替運動。運動不僅可以提高人的壽命,並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預防高血壓,慣性硬化性心臟病,腦卒中,糖尿病,骨質疏鬆,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它能使你的血液「富有」,血管富有彈性,肺活量增加,心率降低,血壓降低,骨骼密度增加,控制體重,控制體重,激發和增將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緒等。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運動是:每天步行三公里,每星期運動五次。三公里,大約是八千步。



戒:

煙別抽,酒少喝

吸煙的害處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戒煙很難,有人說難於上青天。有的人診斷出肺癌了,馬上就戒了煙,可惜,有時已經太晚了。從人群的角度,控制吸煙的根本出路在於教育兒童,使煙民後繼無人。

適量飲酒能緩解緊張情緒,有助人際交往。但是,就是一把雙刃劍。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就是罪魁禍首。會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臟病,帕金森症等疾病。



心:

跟自己過意不去,死得最快

在人生健康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佔25%,適量運動和戒煙限酒佔25%,而心理平衡一項就佔50%。誰能掌握心理平衡,誰就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得了病沒關係,什麼病都有很好的預防方法和葯,但如果心態不好,愛著急,愛生氣,沒事找事,沒氣找氣,整天跟自己過意不去,這樣的人死得最快。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很多百歲老人長壽秘訣各有不同,有人不吃肉,有的卻愛吃肉,而且專吃肥肉;他們生活方式和習慣五花八門。但有一條,百歲老人都性格開朗,心胸開闊,為人隨和,不會生悶氣,也不會著急上火。

心血管專家: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避免過度醫療,需要很多醫生的共同努力,不過為了自己的健康,大家不妨改變生活方式,能少進醫院總是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悅讀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緊急提醒:小孩早餐喝完後身亡,家人後悔痛哭!你也常喝
身體3個外在表現,說明體內已有癌變趨勢!請馬上檢查,以免後悔

TAG:老年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