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今年九月,當四級颶風「佛羅倫斯」準備在美國東岸的卡羅萊納海岸登陸時,距離最近的北卡羅納州、南卡羅萊納州與維吉尼亞州嚴陣以待。

這裡居民很早就從不同的氣象報導當中,聽到關於此颶風會帶來的問題——三十年最強、強烈颶風、威脅生命、大規模撤離——但真正來臨時依然超出預期。

佛羅倫斯颶風造成不少災害,像是北卡羅萊納州的威爾明頓市淹水,成了整個州里的孤島。州長羅伊·庫珀(Roy Cooper)於 9 月 17 日的記者會上說:「災難性的洪水和龍捲風正在奪走我們整個州的財產及民眾性命。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許多地區來說,佛羅倫斯帶來的危險仍迫在眉睫。」 此外,這個颶風奪走了超過 30 條人民。

然而,這次的災害純然是由風雨帶來的嗎?一些跡象顯示人們應該多關注海平面上升的問題。以佛羅倫斯颶風為例,由於海平面上升,導致不少河口出現了近 20 英尺高的風暴潮(storm surges )

過去 20 年當中,海平面每年都上升 3 毫米,造成不少沿海出現洪水暴漲。但未來幾十年,海平面會持續上升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正想盡辦法解答這個疑問。

就在佛羅倫斯颶風襲擊卡羅萊納海岸的同時,NASA 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個名為 「ICESat-2」 的衛星到外太空,打算利用激光裝置(高級地形測量激光高度系統,ATLAS)更準確測量出冰融化的確切位置和速度的數據。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ICESat-2」 運作狀態模擬

「ICESat-2」 的全名是 「冰、雲和陸地高程 2 號衛星「,花費數 10 年時間設計、製造,耗資十億美元。

當「ICESat-2」上升到距離地球約 499 千米的位置,ATLAS 會使用六個綠色激光束掃描整個地球表面,藉此測量冰川、海冰和冰河的高度。他們相信,有了這些數據,NASA 的科學家們可以更準確掌握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衛星會從北極走到南極,同時測量森林與其他地面的高度。

兩極確實是尋找答案的好地方,畢竟格陵蘭島與南極洲的冰層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格陵蘭島有足夠的冰可以讓海平面上升 21 英尺,而北極冰層的減少則會導致墨西哥灣流停止,使北歐和斯堪的納維亞陷入深深的冰凍狀態——以上是 2004 年科幻電影《後天》中所描繪的場景。

「沒有像電影里那麼戲劇化。」 NASA 里研究極冰的物理學家托爾斯滕·馬庫斯(Thorsten Markus,)解釋 「 但這的確是基本的道理,一旦原本的循環停滯,就會帶來劇烈的改變。」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今年十月,《新聞周刊》採訪了托爾斯滕·馬庫斯,他是負責 「ICESat-2」 項目的科學家之一,談談現在極冰的情況與新衛星將帶來什麼改變。

托爾斯滕·馬庫斯表示 「ICESat-2」 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持續監測海洋上的浮冰,以及格陵蘭島與南極洲冰蓋的高度。大量的數據是准測預測的前提。

此前,也有一號衛星 「ICESat」 進行監測,但效果沒有二號好,主要差異在於激光發射激光脈衝的次數。前者每秒發射 40 個激光脈衝,後者每秒發射 10000 個激光脈衝,每 0.7 米的距離就能繪製一幅地球冰層的激光景觀。「這是非常非常高密度的數據,我們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高解析度。」托爾斯滕·馬庫斯說。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ICESat-2」 解說視頻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豐富的數據讓托爾斯滕·馬庫斯發現了南北極的實時變化。

托爾斯滕·馬庫斯將覆蓋在南極洲與格陵島的冰蓋(ICee Sheets)形容為「野獸」。南極冰蓋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冰蓋,覆蓋面積超過 1400萬 km2,包括 3000 萬 km3 的冰。

「幾十年下來,冰蓋持續往下游緩慢移動,最終碎裂成冰山。如果一切穩定的話,降雪量將等同於融冰量。」托爾斯滕·馬庫斯補充說道,「現在冰蓋一點都不穩定。光是格陵蘭島每年就多損失了 250 億噸的冰。這給像佛羅里達州的沿海帶來了麻煩。」

托爾斯滕·馬庫斯強調,海上融冰的本身對海平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本來就在海中,但改變氣候與天氣模式的力道遠遠超過兩極,「海冰是白色的,意味著它會反射太陽,當他融化之後,黑暗的海洋就會吸收更多陽光的能量,導致全球溫度提高,接著再使得冰蓋、冰川融化。無論在極地發生了什麼事,都緊緊攸關我們的城市,以及我們的 GDP。」

目前「ICESat-2」正持續在外太空運行,監測極冰與地球表面的各種變化。

實際上,NASA 對極地的監測幾乎沒有停過,「ICESat」於 2009 年結束任務兩年之後,NASA 隨即發表「冰橋行動」(OperationIce Bridge)——一個為期六年,有史以來調查地球極冰的最大飛行任務,研究人員往返北極和南極地區,飛行特別裝備的 P-3B 和 DC-8 飛機。

Topic:NASA 發射新衛星,監測海平面上升作為氣候預警

冰橋計劃的副執行長查理斯?維伯(Charles Webb)表示:「加拿大的冰帽明顯比格陵蘭和南極的冰川小得多,但對於未來幾十年的海平面變遷仍會帶來關鍵性的重要影響。」

至於「ICESat-2」可以帶來哪些更多的發現,NASA 說這次 ATLAS 的改進使得他們可以更深入過往難以到達的區域「我們不知道正在如何變化的地區,比如南極洲深處和一些沿海地區」。

除了美國,歐洲的衛星目前也在地球的軌道上進行測試,加入監測地球的行列。

題圖與內文圖片皆來自 NAS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下村脩去世,他最早發現了綠色熒光蛋白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