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龍門陣|四十多歲的陳幺嬸是個粘火柴盒的高手

龍門陣|四十多歲的陳幺嬸是個粘火柴盒的高手

原標題:龍門陣|四十多歲的陳幺嬸是個粘火柴盒的高手



○張浩明

粘火柴盒,這活兒簡單,一看就會,拼的是眼快手快。好像粘一個一厘錢,十個一分錢,根本不掙錢,但窮家小戶,那時也不允許有其它方式生財。九眼橋附近的蓮花村有一粘火柴盒的高手姓陳,人稱幺嬸。幺嬸四十多歲,短髮微胖,愛穿大襟衫,成天還愛拴一藍布圍腰在身上,顯得做事乾淨利落。她家門前搭一長形木板,木板上置一漿糊盆盆,邊上擱一小刷子。木板的前半截堆放的是從廠家領來的三樣部件,兩種長條形,一種長方形,這些部件皆有機器壓好的稜線,粘時刷好漿糊,對準稜線摺疊即成型。幺嬸的竅門是漿糊熬得過關,稠稠的粘性好,流走隨人意。並且用小刷子蘸漿糊也得講究,少了粘不牢易脫落,多了到處亂流,反而把部件浸濕,造成變形報廢,超出了廠家規定的損耗要扣工錢。


幺嬸幹活時聚精會神,只見她左手捏拿一摞部件,呈恰到好處的傾斜狀,每張都露出火柴棍那樣細的邊線。她一次可捏二十多張,像摸了一手「好牌」,她用刷子輕輕一抹,漿糊聽話地跑上去,接著左右手四個指頭一捻,輕滑出一張「牌」,又用兩個指頭對準稜線一摺疊,這動作在一秒內完成,靈巧快捷,無異於魔術之手。這一手「好牌」出完了,在圍腰上揩揩手又來二次三次……從早到晚反覆多次。火柴盒是她的作品,方方正正,規規矩矩,只見一個個成型,一筐筐裝滿。這時又弄到街邊的太陽下晾曬。可有些粘火柴盒的老老小小,一支手只能捏三五條部件,更笨的甚至只好捏一條,一條條一張張的刷抹,慢工不出細活,手指頭像豬腳,磕磕絆絆拖泥帶水。幹不了多久,手上身上都掉有漿糊,摺疊的稜線又不端正,有的人還罵罵咧咧,怨天尤人。其中有個唐太婆還背地裡罵幺嬸是妖精轉世,不然手咋個那麼快!


幺嬸一人幹活可頂好幾個,難免會引起小心眼人的不滿和嫉妒。有幾次幺嬸傍晚清理晒乾的成品時,發現數量少了二三十個,有的火柴盒還故意被捏扁變形造成報廢。她把這事告訴了丈夫,也報告了居委會。丈夫說先不要聲張,由他來抓「破壞分子」。一天中午眾人都吃飯了,他丈夫躲在樹蔭下悄無聲息地觀察,果然那個唐太婆帶著孫子鬼鬼祟祟地走到幺嬸晾晒成品的大竹篩邊,見四周無人,抓起一把火柴盒往圍腰兜里塞,他孫子又捏扁好幾個。這時幺嬸的丈夫大喝一聲,幾步跑出樹蔭,把祖孫二人抓了個「現形」。唐太婆的孫子嚇得哇哇大哭,這時幺嬸也出現了,好多人端著飯碗看鬧熱,居委會主任也被人叫來了。主任一陣批評指責,唐太婆不斷認錯,說自己只是氣不過幺嬸一天能粘上千個盒盒,她一半都達不到。主任一聽這話越來越冒火,說到最後要取消唐太婆干這活兒的資格!這下唐太婆哭起來了,表示自己要悔改,請求千萬別取消她的資格。此時唐太婆的兒子媳婦也來了,說她母親丟人現眼,老昏了,老得不「胎害」了!並繞著彎子說,幺嬸人大面大肚量大,請求原諒他母親。幺嬸見狀也於心不忍,就說算了算了,唐婆婆粘得慢,主要是方法不對,她可以傳經驗,慢慢來嘛!唐太婆馬上不哭了,給幺嬸打躬作揖,說幺嬸是活菩薩。居委會主任見此情況,立即表揚幺嬸「階級覺悟」高,這時四周響起了掌聲……

成都晚報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晚報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隨筆|山溝溝里走出的「倉山大樂」

TAG:成都晚報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