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當年是如何平定大理的?若繼續南下會是怎樣的場景?

忽必烈當年是如何平定大理的?若繼續南下會是怎樣的場景?

原標題:忽必烈當年是如何平定大理的?若繼續南下會是怎樣的場景?


1252年(蒙古憲宗二年、大理天定元年)九月,忽必烈奉命帶領將領兀良合台等率軍十萬人,誓師啟程。1253年(蒙古憲宗三年、大理天定二年)夏,忽必烈率大軍出蕭關(今寧夏同心南),經六盤山集結於 臨洮(今 甘肅),練兵備戰。同時,蒙哥命便宜都總帥汪德臣率軍入蜀,抵 嘉定(四川 樂山),配合忽必烈行動。


九月,忽必烈督軍至忒剌(今甘肅迭部縣達拉溝),分兵三路南進:兀良合台率西路沿晏當路(今四川 阿壩草原)而進;宗王抄合、也只烈率東路經 茂州(今茂汶)趨 會川(今 會理西)以作牽制;自率中路經滿陀城(今四川漢源北)渡大渡河,沿古青溪道南下,穿行山谷1000餘公里,於十一月初進抵 金沙江畔,遣使赴大理國招降。



大理國國王段興智拒絕招降,以丞相高泰祥率軍屯戍金沙江沿線,又遣將領高通率一部駐會川,抵進蒙古軍。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 遠征,忽必烈充分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揮軍直入數千里,沿途招撫吐蕃首領、喇嘛,深遠迂迴攻戰大理國,出奇制勝,形成了對南宋的南北夾擊,對滅亡南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中國戰爭史上遠程奔襲的著名戰役。但蒙古軍也損失慘重,士馬死者數十萬,師至湖南,進攻力量大大減弱。


大理段氏作為統治家族在雲南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忽必烈沒有對段氏趕盡殺絕,轉而安撫被俘的大理國王段興智,讓大理段氏來幫助蒙古人去收編深山裡的地方部族政權。後來,大理地區的總管仍然交給段氏世襲擔任,只是,忽必烈把雲南行省的政治中心從大理遷到了昆明。忽必烈征討南詔,不僅完成了歷代中央政權想做而沒有能做到的事,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與治國理念,獲得了一項彪炳史冊的功勛,能夠在蒙古黃金家族內部中樹立自己的威望,為以後爭奪大汗的道路積累政治資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聞趣史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晚年回憶若此人不死,日本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明朝被蒙古壓迫300年,為什麼清朝幾年就把蒙古搞定了?

TAG:奇聞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