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文|王璽

本文由:王璽心理空間



我常常想起一位女來訪者講述的事情。

她鄰居的兒子,20歲,上大二,某天晚上與父母如常吃飯、看電視、互道晚安,沒有絲毫異常與徵兆。凌晨3點,他從自己卧室窗口跳樓身亡。

18樓的墜落,暗夜裡一聲巨響,一個家破碎了。

即便是鄰居,她也嚇得不輕,很長時間緩不過勁來。

因為自家也有兒子,她和丈夫因此開始反省,夫妻倆一致認為過往的教育方式有失當之處,兒子學習刻苦,吃穿用度都不缺,但性格孤僻內向,很少與人交往。

鄰居兒子以他的決絕離世,喚起了其他父母的警醒

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男生,緣何悄無聲息縱身一躍?

是什麼樣的絕望,讓他連一個字也不曾留下。

1


10月14日,杭州錢江四橋附近的錢塘江水域出現一具浮屍,經家屬辨認,確認為浙江大學博士侯某某的遺體。

他朋友圈的最後一條寫道: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歡,也不太適合這個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裝,也不願再撒謊,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難。

同時致歉家人:要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對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對不住啊,媽,也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剩下愧疚,只願下輩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讓您受傷。

何其隱忍,至死也沒有抱怨、責怪誰。

26歲的他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失望,不想活下去,不想有來生。說他是反抗也好,脆弱也好,總之這個世界他不留戀了。

生前的他一定令父母家人驕傲,到目前為止,卻無人知曉他為何離世,這真是一種很深的悲傷,這可能意味著,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被真正的了解過、看到過。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很多孩子,用癥狀和自殘、自殺等行為來表達內心的痛苦與壓抑。

孩子出現癥狀或以死抗爭的時候,父母才驚覺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出了問題。

一些孩子的身體長大了,心理年齡還很小,小到遇到一些挫折或變故時,無法以堅強的心態、靈活變通的方式去應對和處理。

這往往與父母的過度保護、控制、情感匱乏有關。


經常有家長跟我抱怨:孩子怎麼就那麼依賴我呢?無論做什麼都要問我意見,讓他自己做什麼決定都很困難。

一位人到中年的媽媽,每次來諮詢都要無休止地抱怨女兒的懶散和依賴,直到有一天,我親眼看到一幕情景。

那天她和女兒在等候區休息,不一會兒,女兒起身去上洗手間,這個媽媽也即刻起身,亦步亦趨緊跟著女兒進了洗手間,並隨手反鎖上了門。

那個洗手間,只有一個廁位。

諮詢時,她又開始抱怨女兒,我忍不住問她:是女兒離不開你,還是你離不開女兒?

她愣一下:她離不開我呀。

我說:剛才她去洗手間,你也跟進去了。

她臉一紅,含混地支支吾吾:呃,這個......

我:洗手間里有什麼讓你擔心或可怕的東西嗎?

她臉一紅:沒有啊。就是,就是,我怕她自己弄不好。

她到底也沒說清楚怕女兒什麼弄不好。

後來她承認,的確是自己離不開女兒。

所以這個21歲的女兒,沒有辦法上大學(曾經上過半年大學,因適應不良最後退學回家),沒有辦法去工作(頻頻跳槽,工作一兩個月就辭職),沒有辦法談戀愛(一接觸異性就莫名緊張,容易受傷)......因為每次女兒要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她這個親媽總是要拖後腿,而且拖後腿的名義都是為了女兒好:你到底行不行啊,受不受得了啊,受不了你就回家吧,再苦再難還有媽媽養你。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女兒遇到校園環境無法適應的問題,遇到親密關係的問題,遇到職場壓力的問題,這個媽媽只有一種反應模式,永遠慫恿女兒以毫不利己的方式去對抗:遠離那些混蛋,咱不受那個氣。

等到女兒真的回家呆著,這個媽媽又各種看不順眼,時常氣不打一處來:看別人家孩子一個個多有出息呀,就你好吃懶做在家啃老,老娘要養你到何時?


我深信,父母都希望孩子過得好,都恨不得想給孩子全世界。什麼都想奉獻給孩子,卻惟獨不能教會孩子與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因為,父母自己也不具備(缺乏)與世界相處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以一個人的社會角色和地位來判斷其能力和成熟度,殊不知在看似強大的外表之下,很多父母自己的心理狀態還不夠成熟。

前不久網路熱議的一件事。一位在外企任高管的家長,開跑車接送自己的孩子,引發了老師和家長們的強烈不適,班主任老師直接在家長群里艾特他:你開跑車接送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思想教育。

家長回應:錢是我辛苦賺來的,不偷不搶,只想給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對?

其他家長很憤怒,群起而攻之:你這樣會讓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換輛普通的車接送孩子不好嗎,反正你們也不差錢。

家長再回應:如果開跑車就會引起攀比,你們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我憑什麼再買一輛普通的車來為你們服務呢?

發言完畢,他發現自己已被移出群聊。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這裡面真的是孩子們在攀比、在自卑嗎?

這分明是家長和老師在攀比、在自卑啊。

網友們的評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持跑車家長,有一位智慧的網友說:按照這個邏輯,那班裡成績最好的孩子也應該被踢出班級才對,一個學霸的存在也會讓同學們自卑的呀。

孩子出生伊始,宛如一張白紙,他(她)對世界的認知,對人對事對物的好惡與分別心,完全來自父母認知與教養的影響。


一個初三的男孩子因為厭學,一個月前被某醫院診斷為抑鬱症,當天他就被父母帶來做諮詢了。

起初他對諮詢很抵觸,總是神情木然,表情獃滯,一副不願配合的樣子。

建立信任關係之後,他慢慢敞開心扉:我討厭去學校,感覺沒意思,老師很嚴厲,跟同學關係也不好。

原來,他在學校感覺特別孤單,沒有朋友,沒有人願意跟他玩(他也不主動跟別人玩),尤其集體活動時會很難堪。於是他開始逃避,所有活動都拒絕參加,到最後逃避上學。一個孩子能往哪兒逃呢,當然是家裡了。躲在家裡安全又舒服,更不願去學校了。

交不到朋友,感覺孤獨隔離,是許多孩子厭學的原因之一。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我跟他探討:為何交不到朋友,怎樣才能交到朋友。

結果他的話讓我很震驚。他說在他的印象中,他的爸爸媽媽就沒有什麼朋友。

從小到大,他的家,永遠是三個人的廝守糾纏。

三口人仿如連體嬰,親密無間緊緊相連,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睡。

家就像一個嚴防死守的堡壘,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

初一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想在家搞一個生日聚會,邀請他參加。他特別開心,因為長這麼大他幾乎從未去過別人家裡,從未參加過同學的生日聚會。

他興奮地向父母報告這個消息,父母彼此對望一眼,然後爸爸說話了:

這個同學多大了,脾氣性格怎麼樣?

該同學成績怎麼樣,班裡排名多少?

這個同學平時待你如何,你倆關係好不好?

他的爸爸媽媽有無正當職業,具體做什麼?

這個同學家住在哪兒,晚上去安全嗎?

第二天還要上學,你上課會不會犯困啊?

要去人家家裡吃飯,你送什麼才得體恰當?

他正一臉茫然,媽媽說話了:你們聽說了吧,有個孩子就是去同學家玩,他爸爸還把他送到同學家小區門口的,沒想到就是在小區里,被一個變態的男鄰居騙到家裡,把他給殺死了。早知道有這事,當初他爸爸就應該把他送上樓,送到同學家裡去才好。

在爹娘的無限擔心和碎碎念里,這個生日聚會他愣是沒去成。

對於人際關係,他父母一直傳遞和灌輸給他的理念是這樣的:比我們家條件好的孩子,你跟人家玩,人家會不會以為你在討好巴結他們呀?比我們家條件差的孩子,你跟人家玩,人家會不會嫉妒你傷害你呀?

想像力豐富的媽媽,有時還會腦補恐怖畫面:你喝過的水杯吃過的東西,如果有人碰過,千萬別再吃再喝了啊,萬一有人往裡頭放點什麼。

如此驚恐、狹隘,完全呈現了父母自己在人際關係里的真實狀態。

當他拒絕上學,父母急得抓狂:你要去跟人交流啊,你要主動靠近別人啊。

他委屈地反擊:你們有朋友嗎,你們都沒有,憑什麼要求我?

給孩子金山銀山,也不如教他如何與世界相處


父母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孩子學習、認同、模仿的榜樣。

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自己做不到的,要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做不到。

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他穩定的生活狀態、開放的家庭氛圍,以及與世界連接、相處的能力。

炫耀孩子吃穿用度如何奢華,不如炫耀他讀了多少書,交了多少朋友。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從來就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敢於面對所有問題,及時去調整和成長的父母。

心理比較成熟、人格比較完善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學會整理,是孩子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打孩子之後,我還是不是好媽媽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