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一提到 iPhone,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已經故去的喬幫主,是他設計並製造了 iPhone,把我們帶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但是,雖然可以說是喬布斯發明了 iPhone,但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 iPhone 不是喬布斯和蘋果公司設計生產的嗎?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iPhone 當然是蘋果公司設計生產的,喬布斯也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但是 iPhone 內部的那些關鍵性的技術,基本都和蘋果公司沒啥關係。經濟學家馬祖卡托做過一項研究,就是 iPhone 的誕生需要12個關鍵技術,分別是微處理器、存儲晶元、固態硬碟、液晶顯示、鋰電池、快速傅里葉變換演算法、互聯網、HTTP 協議、手機通訊網路、觸摸屏和 Siri。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這12項技術都不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發明的,也就是說,它們都不是專門為了 iPhone 發明的,很多技術在 iPhone 出現之前許多年就有了,它們才是 iPhone 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真正基礎。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喬布斯,移動互聯網時代肯定還是會出現,只不過可能不是從2006年開始而已。那麼好,在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們不禁要問,這些技術是怎麼出現的?是誰發明了它們,又是誰讓它們一點點成熟?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這算一個問題嗎?當然是一個問題。因為這些技術和 iPhone 不一樣,喬布斯研發 iPhone 是有明確的經濟利益驅動:我投入巨額資金,是因為我相信市場會買賬,我能把錢賺回來。可是,iPhone 背後的這12項發明,絕大多數不是某個企業研發出來的,因為這些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根本不賺錢,有些甚至到現在也不賺錢。也就是說,如果單靠市場機制,這些發明是大概率不會出現的,那麼究竟是誰在推動這些技術發展?答案是,政府。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比如,1969年的時候,美國政府出資,把十五個研究機構的內部網路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網路,叫「阿帕網」,這就是互聯網的前身。在當時的政府看來,這個成就很了不起,等於是修了個遍布全國的鐵路網。但是,這個鐵路網上並沒有火車,也沒有什麼要運輸的東西,所以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人知道互聯網到底能幹什麼,那就更不要提用它賺錢了。直到80年代左右的時候,互聯網的意義才逐漸顯露出來。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不僅互聯網,快速傅里葉變換演算法也是政府項目的成果。快速傅里葉變換演算法,簡單來說,就是把聲音和光這些模擬信號數字化,只有完成數字化,手機才能處理。這個演算法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63年,當時的肯尼迪政府搞了個項目,目的是要監視蘇聯的核武器試驗,這才有數學家發明了這個演算法。而觸摸屏則最早是由英國政府資助,由西歐核子中心研究出來的,後來這個技術被帶到美國,成立了一個私人公司,蘋果收購了這家公司,觸摸屏才在 iPhone 上出現。就連 Siri 最早也是美國軍方資助的,最開始是想讓軍事人員用上人工智慧助手,後來「流落民間」,各種風險投資才開始加入。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你看,在 iPhone 的背後,有一股關鍵的沉默力量,那就是各國政府。其實,不僅 iPhone 是這樣,埃隆·馬斯克的 SpaceX 之所以能風生水起,前台英雄是馬斯克,背後的沉默力量是美國國家航天局。SpaceX 的技術、人才甚至訂單,都是 NASA 給的。有個流行的看法是,經濟發展應該以自由市場為主,政府應該只做裁判員,公司具體怎麼折騰不管,只負責管理那些公司「負外部性」,比如環境污染、公地悲劇等等,其他的不要參與,只要做好行業規範和監管,必要的時候收拾爛攤子就行了。但通過我們剛才說的就可以說明,在很多時候,自由市場可能並不起作用,特別是在短期內不賺錢的事情,真正起作用的還是政府。

iPhone 的出現,並不完全是喬布斯或蘋果公司的功勞,這是啥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朱熹和他的理學,是怎麼興起的,其學說對後世影響深遠
讀《鞋狗》耐克創始人自傳,敢想的瘋子遇到敢幹的瘋子,化學反應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