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經常有病人和家屬問中藥如何煎服?有沒有什麼講究,需要注意哪些?葯煎服法看似簡單,實際上中醫對煎煮法很講究,失之毫釐藥效就會差之千里。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中藥的煎煮法

煎藥用具有講究:在煎藥時,應注意盡量使用砂鍋、搪瓷、玻璃、不鏽鋼用具為佳,忌用鐵、銅器。因為前者理化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與藥物中的成分發生反應,保證藥物的療效。而鐵銅類成分性質較為活潑,易與藥物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影響療效。

控制火候先武后文:煎藥的火量大小、溫度高低,中醫稱為火候,一般藥物先武火後文火,簡稱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急火將鍋燒開後,再用小火、慢火慢慢煎熬,保持微沸狀態即可。這樣既可使葯鍋內保持適度溫度,將有效成分煎出,又可避免將葯熬焦、熬糊。【注意:熬焦、熬糊的藥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煎藥方法需注意:煎藥前,應將藥物放入葯鍋內,加冷水浸泡藥物,泡透以後再行煎煮,由腫瘤病人臨床用藥的特殊性,一般煎煮的時間比普通煎藥時間長,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情況下,煎藥時注意不宜頻頻打開鍋蓋,否則氣味易失,藥效降低。

適量用水:除處方有特殊規定用水以外,一般藥物要用潔凈水,以自來水、甜井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屬離子含量高的礦泉水,因為個別金屬離子可以和生物鹼、苷類、鞣酸發生化學反應。煎藥用水量根據藥物的重量、體積、吸水能力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而異,傳統認為一般以浸泡藥物後水面超過藥物3~5厘米為宜。

掌握好煎藥時間:一般藥物煎煮一次,根據臨床腫瘤用藥的特點和情況,藥物煎煮時間要長,煮開後,須文火煎煮約60分鐘,這樣即可保證藥物有效成分的充分析出,又可減少服用藥量,提高臨床療效。

服用藥量合適:由於腫瘤病人胃腸功能較差,所以服用藥量不宜過大,一般以1小碗(150一200毫升)為宜。

特殊煎法要切記:腫瘤臨床中,醫生常使用一些性質特別的藥物,所以根據病情煎煮前需要特殊處理,醫師一般都在處方上註明,負責調配處方的藥師要特別囑咐病家,並予以單包,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先煎:對於礦石類、動物角甲、貝殼藥物、有毒類藥物,如生石膏、龜甲、烏頭等,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他藥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鐘;如附片超過I5~30克時最好煎30分鐘,而超過30克時,最好先煎1小時,在煎藥前放足夠冷水,煎藥過程中不能加冷水,附子煎好後不能放入冰箱等冷凍地方,服用前要加熱,超過60克要分3~6次服用。

後下:對於含揮發性成分如薄荷、青篙、藿香、細辛等,還有不宜長時間煎煮的如鉤藤、杏仁等葯,應該在其他藥物煎好前10~15分鐘再放入鍋內煎煮。

包煎:對於一些花粉種子類如松花粉、蒲黃、葶藶子等,含黏液汁較多的如車前子等,含細小絨毛的如旋覆花等,煎煮前須用紗布包好後與其他藥物同時煎煮。

烊化:對於阿膠、鹿角膠、蜂蜜等膠類或糖類黏性大的藥物要用適量開水溶化,待其他藥物煎好後兌入藥液中服用。

中藥如何煎?煎具,火候,水量,時間,先煎後下講究多

溶化:對於芒硝等易溶化的藥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藥液中溶化。

另煎兌入:對於人蔘、西洋參、·鹿茸等貴重藥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兌入其他藥液中服用。

沖服:對於牛黃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湯藥衝下。大家千萬要注意醫生給開的煎煮法,煎煮法不對不僅僅是影響療效的問題,更可怕的是錯誤的煎煮法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

本文由「御方堂中醫」整理,如果您有關於中醫治癌,防癌的問題,可以私信我們。或百度搜索御方堂中醫,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御方堂中醫 的精彩文章:

腸癌患者就喜歡這麼吃,你也是嗎?
專家談:中西醫怎樣結合才能治好癌症

TAG:御方堂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