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古代戰爭頻發,城池久攻不下為啥不選擇繞行?這點很關鍵

古代戰爭頻發,城池久攻不下為啥不選擇繞行?這點很關鍵

通常我們在看有戰爭題材的古裝劇時,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將領率大批軍馬對著一個城池進攻,儘管久攻不下,在城池周圍同城池中的敵人斡旋數月也要發誓將其城池拿下,否則按照軍令狀出自,到時提頭來見。為此,許多人都會認為古人對打仗這件事十分有耐心,並且對自己也相當狠,動不動就立軍令狀提頭來見。

而之所以會對一個久攻不下的城池斡旋數月就是怕食言,到時候按照軍法處置,或者是礙於情面下不來台,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即便是立下軍令狀,沒有完成任務,作為一個明君也必然不會給自己將領太大的懲罰,不但如此還會安慰其將領,這其實就是作為人上人的一種御人之術,畢竟如果這樣下去的話,以後誰還敢奔赴戰場立軍令狀。

這個時候便有人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古代攻打城池多數情況下是對外進行侵略,那麼在攻不下這座城池的情況下為何不繞過這座城池,攻打下一個目標呢?這個時候,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在二戰時,德國開始展開侵略戰爭,幾乎是橫掃歐洲大陸。然而在遇到瑞士這個國家的時候,由於遭到瑞士的極力抗衡,德軍沒招只能繞過瑞士攻打下一個國家。為此,便會有人覺得難道在那個年代人們就不懂得變通嗎?

其實,並不是古人不懂得變通,是那個時候的古人太過聰明了,許多時候想得比較多才會出現這種現象。當然,客觀來說在實戰中多個心眼還是比較重要的。對此,專家表示:古人之所以不用二戰時期德國的做法是因為其有所顧慮。

首先,在古代由於條件有限想要行軍打仗就必須準備足夠多的糧食,不同我們現在,想要補給報個經緯度就可以按照你給的位置進行準確投放。也就是說,當時行軍準備的糧草只夠攻打一座城池所需要的。如果一旦繞過這座城池,可能離下座城池又是數百里,如此下來士兵疲憊不堪糧草短缺,還沒發起攻擊士兵便各個面黃肌瘦,遇到這種情況,還沒打就會餓死。

其次,如果兩座城池相隔並不是太遠,一旦繞過一座城池,向另一座城池進攻,便會導致軍隊腹背受敵,畢竟即便是不相干的兩座城池遇到同樣的敵人必然會齊心協力共同抵抗。而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可謂是相當的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軍武庫 的精彩文章:

又一新機試飛成功,舉國歡呼,但飛行員表示:這飛機我不敢開
實戰中,特種兵真的可以一腳把人踢死嗎?原來我們都想錯了

TAG:新軍武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