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玩梗哪家強?我表示要被紀錄片《歷史那些事》笑死了!

玩梗哪家強?我表示要被紀錄片《歷史那些事》笑死了!

原標題:玩梗哪家強?我表示要被紀錄片《歷史那些事》笑死了!


在小妹兒的心裡,一直都感覺歷史解讀都是,冷冰冰硬邦邦的。



但是今天在熱搜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 ↓


雖然排名比較靠後,但是在眾多熱搜中,這個自帶喜感的標題還是很吸睛的。



於是小妹兒打開看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歷史解說可以這麼有趣。


這部紀錄片是由B站自己推出的全新歷史科普片《歷史那些事》。(宣傳海報就透露出一股非同尋常<逗比>的氣息。)



暫且不說劇情啥樣,先看看網友們的評價好提前做個心理準備。


「真的超級搞笑,我最近的快落源泉」↓



「從來沒想到紀錄片能這麼有意思」↓


「終於等到這個寶藏紀錄片上熱搜了」↓



難道真的有這麼神奇?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親眼看看吧。



這部實驗紀錄片的特色就是:用著正兒八經的配音、卻搭配著十分中二的文案來講述歷史。其中還穿插現代手法的小劇場演繹、製片人介紹。



而且它的主要受眾人群是95後、00後的大學新生和高中生,所以會使用很多他們所熟悉的語言方式。


比如說楊堅的時候還運用上了「真香警告」和「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講述「手法」。




再比如「皇上」盛行一夫一妻制,還是個「妻管嚴」。




還有第一集的這個標題就很皮——在下東坡,一個吃貨



這個很皮的標題neta了前兩年大火的動畫——《在下坂本,有何貴幹》。



話說歷史書上的蘇軾長這樣 ↓


可紀錄片里的蘇軾是這樣嬸兒的 ↓



你別說,還真頗有幾分文人大家儒雅清雋的氣質。


蘇軾這篇從「烏台詩案」說起,講述其因為作湖州謝上表被王安石手下的改革派借題發揮,指責他諷刺新政。最終蘇軾免於一死,但被貶謫至湖北黃州。



蘇軾被貶後,寫下千古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後赤壁賦》《前赤壁賦



然後紀錄片才剛開始3分鐘,文案就又開始皮了。



點贊?收藏?投幣?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違和感。

這還沒完,講完了《赤壁賦》的來歷,又講了蘇軾字型大小「東坡居士」的來歷。



劃重點:自此「東坡居士」成了北宋文學史上的大IP...


說完蘇軾的文學成就,就該重點說說蘇軾作為吃貨的成就了。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麼有笑梗的文案到底是怎麼搞事情的。



皮文第一彈:「向來喜歡吃甜食的蘇軾,麻利的扒開荔枝的紅衣,一顆接著一顆,就算此時的他犯了痔瘡也面無改色」



文案你這麼搞siao真的好嗎,你以為他在瞎掰?結果一查發現居然是真的。。。


皮文第二彈:「蘇軾之後再次被貶到了海南島,因為條件極其惡劣,沒有肉吃,最後,他把黑手伸向了島上的野生動物」


「震驚!大文豪蘇軾今年果然做出這種事」↓



皮文第三彈:「很快他又發現了海上的美味——生蚝,他寫信給兒子告訴他千萬不要公開生蚝的秘密,因為他怕那些朝中大士知道了以後會來海南跟他搶」......



原來東坡兄是這麼可愛的一個人嗎?



緊接著,苦中作樂的蘇軾不斷的解鎖美食新技能:摸魚、做餅、烤肉,一個都不落下


至於成品嘛,除了眾所周知的東坡肉


還有今日北方漢子(包括小妹本人)的最愛——羊蠍子!



打開視頻15分鐘,小妹兒好幾次以為自己走錯片場了。差點以為自己點開了《孤獨的美食家》,或是打開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視頻。



咽下幾口水的小妹兒,退出全屏,確認了下,沒錯,的確還是《歷史那些事》。



看東坡先生這駕輕就熟的架勢,放在現代,妥妥的就是個美食博主。



哪裡默默了?明明就是吃肉吃得很開心的樣子好嗎!


更扯的是,製作組不僅「還原」了美食家蘇東坡做菜的場景,還玩了一出穿越記。



視頻畫面上還採用虛實結合,變實景為黑白漫畫的方式,更添趣味,也顯示出了劇組想製作出討好年輕受眾的「誠意」。



順便又cue了《孤獨的美食家》一回...



讓蘇東坡去往現代,品嘗今人所做的東坡肉,點評二三。



最後,改良版的東坡肉自然是獲得了東坡先生的好評。


話說加了醬油和味精,能不好吃嗎?



熱衷玩梗的製作組,最後甚至還讓MC.東坡獻歌一曲,玩了一把來自蘇先生的rap。



彈幕大軍表示猝不及防,紛紛發出skr skr的聲音,劇組是魔鬼嗎???



「被趕出朝堂,我就去廚房。東坡酥、東坡肘子、東坡粥;東坡魚、東坡肉、東坡豆腐」......



而且無論韻腳還是flow拿個雙冠軍綽綽有餘,正兒八經的中國風。看看這句↓



可見這部紀錄片不僅「穩中帶皮」,還「花樣百出」。


相對比第一集從另類視角切入歷史人物,第二集敘述溥儀事件的《我在我家偷文物》從海報上玩起了「花樣」。



分集海報中,溥儀映在城牆上的影子是個盜賊 ▽



手繪版海報上這非常形象的「監守自盜」也是沒誰了,還有電動車的亂入,真是想不笑都不行。



這一集講述了自小在紫禁城(故宮)長大的溥儀,邂逅了英國老師庄士頓,萌生出走出深宮,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英國留學的想法,便想著偷自家文物攢學費。


還用了今日說法的風格講解並且玩梗到飛起,比如《名偵探柯南》 。



福爾摩斯 ↓



《fate》↓



接連不斷的梗真的是讓大家猝不及防...


但是節目有喜感,問題也來了,大部分用戶也只是當笑料看而已,從這個角度看,《歷史那些事》是成功的。


可還是有網友擔心萬一有蘇東坡或者溥儀的後人給告了呢?



還有的人覺得是在糟踐歷史,不尊重歷史...



而且「借鑒」了這麼多部作品,真的沒有風險嗎?



咦~一想到這小妹兒只覺得有一陣涼風從後背襲來,趁著這部紀錄片還「健在」,我還是趕緊去惡補一下先睹為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扒小妹兒 的精彩文章:

火速離婚張雨綺,連夜搬家毛曉彤!如今女星流行「果斷美」
不是baby楊紫不是關曉彤?2018金鷹女神憑什麼是她?

TAG:扒小妹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