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袁行霈《中國古代文學史.唐朝卷》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李白和杜甫。中國論詩歌而言,這兩位詩人絕對是兩座偉大的豐碑。文學愛好者和專家學者,也不會爭論到底他們倆誰是唐朝歷史上或者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好的人,因為他們兩個人走的是不同的風格:一個是浪漫主義、一個是現實主義風格。

清詩應該算是古典詩歌的最後一片陣地了,自然出現了很多中國古典詩歌史上著名詩人,黃宗羲、顧炎武、袁枚等等。在清代短短几百年的歷史上更出現了一位融匯李白、杜甫這兩位巨人級別詩人的詩人:黃景仁。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黃景仁其人

黃景仁(1749年-178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縣人,宋朝詩人黃庭堅後裔, 清代詩人。

黃景仁詩負盛名,和王曇並稱"二仲",和洪亮吉並稱"二俊",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集》、《西蠡印稿》。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黃景仁的矛盾詩體

上面我們提到黃景仁詩學李白,但是確實多寫的是窮愁的情懷。這個就是造成詩歌矛盾的原因:

性格疏狂,詩歌及其狂放

黃景仁住在京師的時候,不會交際,和眾人合不來,權貴也不能隨意召喚他。黃景仁每天跟著戲子要飯,甚至有時還在紅氍毹之上,以身說法,打扮得粉墨淋漓,又歌又哭,謔浪笑傲,旁若無人。黃景仁儀態優美,站在常人之中如同鶴立雞群,人們都爭著想和黃景仁交往,但他視而不見,因此人們都認為他是偉才,或說他是狂生。他的詩歌是這樣的:

少年行·男兒作健向

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台不望鄉。

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這樣的一首詩是因為他本身性格中具有與李白相似之處而可以寫成的。都是恃才傲物,狂放不羈,詩歌也總是大氣磅礴。還有這樣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紅霞一片海上來,照我樓上華筵開。傾觴綠酒忽復盡,樓中謫仙安在哉?他也被袁枚成為:"今李白"。黃景仁的詩歌和李白詩歌一樣具有一種天下捨我其誰,吞吐天地的氣勢與感受。"太白"雖然寫的是:"太白星"、"太白樓"其實隱隱就能看出來潛意識中他對李白的追慕與模仿。


現實打擊,收斂性情

在政治上,黃景仁屢試不中,一生窮困潦倒且多病。因此,窮愁困頓的生活實情也就成為他詩歌的主要內容,如"我生萬事多屯蹶,眄到將圓便成闕"(《中秋 夜雨》),"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別老母》),"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都門秋思》),表現的儘是寒士的悲酸。

他還常常表現出了一種對於人格尊嚴的珍視:典型的代表,如《圈虎行》,寫他在北京所見的一次馴虎表演,通過描繪這隻猛獸任人驅使而且做出各種貌似威風而實則"媚人"的架勢,抒發了在統治力量的壓迫下人性被扭曲而失去自然天性的無限悲哀,具有呼喚英雄人格回歸的潛在意義。

現實總是殘酷的,他不能像李白那樣永遠保持那種忘我,不在乎別人評價的氣質。黃景仁一下子從自己疏狂的夢中醒來,寫詩開始越來越像杜甫。沉鬱痛苦,一聲聲的悲聲寫也寫不盡。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融匯杜甫與李白,一篇曠世名篇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主題曲:《誰說書生百無一用》就是化用了這首詩歌,歌詞告訴我們讀書人並不是毫無用處可以為天下蒼生登高一呼的。可是這樣的抱負也是要機遇的,黃景仁也許就是沒有這個命。

這是詩歌的譯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凶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首詩第一句的前半部分調子之高,將自己比作是將要成仙成佛的修道之人,完全就是一股清高、孤傲的類似李白的狂放形象。後半句突然轉成凄苦之訴說。一、兩聯以高昂的起調和愁苦無奈的描寫來說明自己的悲慘經歷。第三聯也用了一個全局性的大視野調侃了天下落榜的讀書人,最後一句又落入了促狹的的悲涼訴說。整個一首詩中李白和杜甫的風格在不停的轉換。一個狂放性格的人被現實打敗,在現實無奈中還要進行以我心理建設,一種矛盾詩體就這麼誕生了!

這個詩人是李白、杜甫的合體,留下一篇曠世名篇

黃景仁那種自視甚高的兀傲,和堅持要在人世間發出自己聲音的固執,仍可以感受到他那種在輾轉不遇的處境下的頑強性格。這一類詩,反映著乾隆時代文學中個體意識的復甦和強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