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用了15年,重建歷史名鎮,如今年賺10億,商界大佬年年來訪

他用了15年,重建歷史名鎮,如今年賺10億,商界大佬年年來訪

他用了15年,重建歷史名鎮,如今年賺10億,商界大佬年年來訪

作者/長河

黃磊老師曾經說過一段話,讓人記憶猶新:「我從小沒有過故鄉的概念,因為我在北京長大,後來還在北京上學,我特別羨慕那些寒暑假放假回家的同學。如果非要說我有故此鄉,那烏鎮就是我的故鄉,那裡是我的精神家園,我也把自己當做烏鎮人。」烏鎮,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為何讓黃磊如痴如醉?作為中國的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烏鎮有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更有著一千多年的建城歷史,還培育出了許多文學大家,比如矛盾、魯迅、木心等等。

隨著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我們已經從最初的「局外人」逐漸成為了世界互聯網領域的「領軍者」。2014年,在我們國家相關部門的倡導下,開辦了世界互聯網大會。而「獨具氣質」的浙江烏鎮成為了該大會的永久會址。

隨著一年一度互聯網大會的舉辦,烏鎮的名氣也越來越響,它以古樸典雅的氛圍穿越到現代科技社會,從中國大地走向了世界舞台。然而,烏鎮之所以能夠像今日這般繁華,全都離不開一個男人背後的默默努力。

這個不為人知的男人,名叫陳向宏,作為土生土長的烏鎮人,他對於烏鎮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在改革開放後,烏鎮雖然貴為古鎮,但當時的人們對於文化遺址的保護觀念並不重視,許多古建築要麼因時間悠久自然倒塌,要麼因為地產建設進行了拆遷。

陳向宏當時還是留洋學生,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就讀。因為對故鄉愛得深沉,所以在之後重返故鄉,開始了對烏鎮的保護和旅遊業的開發。從1999年開始,陳向宏將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進了讓「烏鎮重生」的夢想之中。

陳向宏親手繪製了20萬平方米的景區規劃圖,為了復原烏鎮的舊址文物,他將那些被拆掉的房屋磚瓦木材轉移,進行二次改造,將那些瀕臨倒塌的古建築進行修繕。他事事親力親為,一步步地打造世界名鎮的典範。

為了讓烏鎮的知名度更響,2003年,陳向宏和劇組進行了合作,由黃磊和劉若英主演了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講述了一段烏鎮和台北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劇放映後火遍了大江南北,烏鎮也進入了許多人的視野之中。

也正是因為這段拍攝經歷,讓黃磊愛上了這座古鎮,甚至將它奉為自己的「精神故鄉」。陳向宏為了讓烏鎮的文化性更強,他從海外接回了木心先生,並且承擔了木心所有的生活費用,直到晚年去世。

此外,他和陳丹青、賴聲川等諸位藝術圈大咖也是親密好友,陳丹青曾經誇獎過他:「賊聰明的能吏,善周旋的官員,會盈利的老總,有理想的士子,所在多多,集一身者,眼前就是向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局面》中,也提到過陳向宏的功績。

從2014年,烏鎮被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後,烏鎮迎來了大量的遊客,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好奇著這個小小的地方,為何能成為世界性大會的會址。不過,來訪過的人們無不稱讚這裡的古樸與典雅。

2014年到2016年,烏鎮的全年旅遊營收連年增長,已經突破13億大關,並且隨著後續設施的建立,還會有更強的後勁。烏鎮也從一個觀光小鎮逐步過渡為度假小鎮,許多人都會前來休假許久。

總之,烏鎮已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一個無法剝離的代名詞,它背後所蘊含的是中國智慧和經商哲學。陳向宏說過:「烏鎮,就像是一座圖書館,很大的圖書館,我自己就是這座圖書館中的管理員,一邊修補著『殘本與破本』,一邊發現著『善本和孤本』」。

我們都相信,未來的烏鎮將會綻放出更多的光彩。2018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依然在烏鎮進行,有興趣的朋友們順著熱潮趕緊前去感受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幸運的大臣,被兩個皇帝三次處斬,卻平安無事,全因兩個字
唐朝失傳了兩件兵器,全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如今在日本卻還有蹤影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