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超歸順劉備,與打不贏張飛無關,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的計策

馬超歸順劉備,與打不贏張飛無關,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的計策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發生在馬超與劉備交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孫乾、張魯、楊松和馬超。原文如下:

張魯大喜,便差人教馬超罷兵。孫乾只在楊松家聽回信。不一日,使者回報:「馬超言:未成功,不可退兵。」張魯又遣人去喚,又不肯回。一連三次不至。楊松曰:「此人素無信行,不肯罷兵,其意必反。」遂使人流言云:「馬超意欲奪西川,自為蜀主,與父報仇,不肯臣於漢中。」

張魯聞之,問計於楊松。松曰:「一面差人去說與馬超:汝既欲成功,與汝一月限,要依我三件事。若依得,便有賞;否則必誅: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三件事不成,可獻頭來。一面教張衛點軍守把關隘,防馬超兵變。」魯從之,差人到馬超寨中,說這三件事。超大驚曰:「如何變得恁的!」乃與馬岱商議:「不如罷兵。」楊松又流言曰:「馬超回兵,必懷異心。」於是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馬超主動請纓攻打劉備,並在葭萌關前與張飛展開激戰。劉備想收服馬超,諸葛亮便獻策讓孫乾前去漢中離間張魯和楊松。為達到目的,孫乾用重金賄賂張魯的謀士楊松,最終令馬超對張魯徹底絕望,後來歸順了劉備。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張魯中了諸葛亮的離間之計後,馬超所面臨的窘境,叫做「無計可施」, 意為沒有什麼計謀可以施展,比喻沒有辦法可用。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無名氏雜劇無名氏《施仁義劉弘嫁婢》第三折:「使小聖展轉彷徨;無計可施。」

馬超遭曹操重創逃出關中並投靠張魯,後來又離開張魯歸順劉備,這些都是歷史的真實。不過,馬超為何要離開張魯,小說的描述與歷史的記載卻有著很大的差異。按照上面小說的描述,馬超是由於諸葛亮的計策而不得不歸順劉備。而在真實的歷史中,情況卻並不是這樣。

據《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典略》中提到:「後奔漢中,張魯以為都講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諫魯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魯乃止。……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發現,馬超並沒有在葭萌關與劉備交戰,而張魯也沒有因為中了諸葛亮的計策而與馬超反目並導致其歸順劉備,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馬超與張魯之間的矛盾而起。

馬超與張魯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矛盾呢?這一點在史料中並無明確的記載。不過,有一段史料卻非常值得關注。該記載出自《三國志·馬超傳》:「(張)魯不足以計事,(馬超)內懷放邑,聞先主(劉備)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將這段記載與《典略》中的說法相對應可以得知,馬超認為的張魯「不足以計事」,其實就是經過馬超幾次不成功的進攻後,張魯對馬超的「欲北取涼州」失去了信心,這才導致了馬超與張魯出現分歧。加上張魯的部下對馬超的不信任,進一步加劇了馬超與張魯之間的矛盾。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馬超不得不背叛張魯而歸順劉備。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明知諸葛亮有埋伏,司馬懿為何偏偏下令追擊,最終導致一名將陣亡
身為託孤重臣,諸葛恪的心態如何,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