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少女畸戀弒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於現實

少女畸戀弒母,最可怕的是它源自於現實

《罪孽天使》是一部很有名的女同電影,基於紐西蘭上世紀50年代發生的真實案件,由《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

兩位女主角都是首次觸電,凱特·溫絲萊特當時年僅19歲,飾演了一個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的女孩,而她與另一個問題少女的友誼最終將她們引上了謀殺之路。

其成熟的表演令人驚訝,受到評論人士一致好評。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紐西蘭,主角是青春期的兩個女學生寶玲和朱莉。

寶玲總是顯得與周圍的同學格格不入,而朱莉剛剛轉學到這個學校,她的父親是一位博士,也是大學的校長,看起來落落大方,老師對朱莉也是一陣吹捧。

第一堂課上朱莉就指出了老師板書的錯誤,引起了寶玲的注意。

第二天同學們都在上體育課,而寶玲和朱莉坐在一邊,寶玲因為小時候骨髓炎導致骨骼脆弱,朱莉有肺病,所以兩個人沒有參加體育鍛煉。

放學後寶玲帶著喜歡的歌手的唱片,路過朱莉家門口,看著朱莉扮演成公主在橋上拋灑花瓣,寶玲看的如痴如醉。

後來朱莉頑皮的弟弟弄壞了寶玲的唱片,朱莉對此感到很抱歉,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唱片賠給寶玲。

兩個女生雖然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卻同樣喜歡文學和馬里奧·蘭沙渾厚迷人的歌聲,兩人越來越熟悉,一起在喜歡的歌手的海報下嬉笑打鬧,一起在夕陽下嬉戲追逐。

她們癲狂的扔掉衣服在林中奔跑.....

有天寶玲去朱莉家玩,兩人把喜歡明星的照片一張張放在燭台上,幻想著他們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寶玲提到人死後都會去天堂,而朱莉卻說自己會去第四世界。第四世界是朱莉幻想的地方,那裡充滿了她一切喜歡的東西。

朱莉來到寶玲家拜訪,看著朱莉雍容華貴的樣子,寶玲的家人略顯局促。寶玲對於父母的粗俗感到有些自卑,明顯面露不悅,而朱莉安慰的笑容看著寶玲。

假期寶玲和朱莉一家外出旅遊,感受到了與原生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朱莉家中能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更喜歡與朱莉的父母親近,而不是和自己毫無學識讓自己深感自卑的父母。

朱莉的母親也很喜歡寶玲,表示會像對待養女一樣照顧寶玲。

朱莉的父親要去參加學術會議母親會一起前往,而朱莉剛剛轉到這所學校,父母決定把她一個人留在學校。

被父母拋棄的朱莉十分悲傷,進入了第四世界尋求安慰,在她的帶領下,寶玲也第一次領略到了第四世界,兩人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逃避現實的痛苦。

好景不長,朱莉的肺病複發,在課堂上口吐鮮血。

寶玲難過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能得病去陪伴朱莉,哀求自己的母親收留照顧朱莉。母親說朱莉病了,她的父母不會這麼離開她的。

事實上,朱莉的父母沒有改變出國的計劃,而是把朱莉一個人留在了醫院。

住宿在寶玲家的學生約翰某天借口借書來到寶玲的房間,說自己太冷,想到寶玲的床上取暖,未經人事的寶玲答應了約翰的請求。

熄燈後約翰對寶玲深情表白,寶玲把約翰當做自己幻想中小說里的人物,沒有排斥約翰的舉動。

此時寶玲的父親突然打開燈出現在門口,約翰躲在被子里瑟瑟發抖,寶玲反而一臉不以為然。

寶玲的父親讓約翰回自己的房間,沒有指責他反而指責寶玲不知羞恥。

第二天約翰搬離寶玲家,寶玲的母親沒有弄清事實的經過就一直指責寶玲,寶玲忍不住出口頂撞,傷了母親的痛處,母親眼含熱淚震驚不語。

寶玲與朱莉朝昔相處,似乎超越了友誼的關係,這一切被朱莉的父親看在眼裡。

他告訴了寶玲的父母,反映寶玲存在同性戀的傾向,並介紹給他們一位心理醫生。

醫生對寶玲的診斷是同性戀,建議父母把二人的感情扼殺在搖籃里不要進一步發展。

與朱莉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寶玲極度悲傷,甚至有了自殺的傾向。

寶玲母親十分關心寶玲,寶玲卻並不領情,只想著朱莉,兩人關係越發惡劣,經常發生爭吵。

寶玲偷偷的去見朱莉,朱莉安慰寶玲說,其他人都瘋了,容不下他們這樣思想獨特的人。

此時的寶玲和朱莉有一起離開的想法。而朱莉的母親在此時出軌,父親又被派往外地工作,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碎。

朱莉不願留在美國和出軌的母親一起,更不願意離開寶玲去往英國。父親自顧自的安排讓朱莉去南非一個人生活。

寶玲一廂情願的認為朱莉的父母是願意接受她的,請求母親讓自己跟隨朱莉一起去南非。

寶玲的母親當然是拒絕的,試圖安慰寶玲卻被寶玲推開。寶玲對母親的恨意與日俱增,激發了寶玲心中對母親的殺意。

寶玲變得偏執陰鬱,她把這一切的不幸都歸結於自己母親的頭上,她剋制了悲傷的情緒,在心理醞釀更為詳細的計劃。

朱莉的母親為了朱莉的身體著想,希望寶玲可以去家中住幾日,緩解朱莉悲傷的情緒。

寶玲的母親儘管十分不願意,為了寶玲不得不做出妥協。寶玲來到朱莉家,把自己的弒母的計劃告訴了朱莉,只要製造一起意外,每天都有人死亡不用十分難過。

看著眼前鎮定的寶玲朱莉深受震撼,不自覺的留下眼淚。

寶玲回到家中假裝乖巧,但心裡對母親的恨意越發濃烈,決定用磚塊在森林裡製造意外砸死母親。

計劃實施的當天,兩個女孩在寶玲的房間冷靜的計劃一切。餐桌上依舊談笑風生,飯後邀請寶玲的母親一同出遊。

母親看著寶玲的情緒好轉也十分高興,打扮的十分漂亮一同出遊。

下了車母親想先吃點下午茶,看著盤子里最後一塊蛋糕有些猶豫,她怕破壞身材。而寶玲看著母親像是看著將死之人一樣,勸她吃下這最後一塊蛋糕。

下午茶後,三人向密林深處走去,朱莉丟下一塊寶石,吸引寶玲的母親低頭去撿。

寶玲在身後用絲襪包起的磚頭狠狠的砸向母親的頭,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兩個女孩將寶玲的母親活活打死。

在殺害了寶玲母親後,兩個女孩因為年齡均未成年所以未獲刑,但是法律規定:她們今生不得再見,再見之日即是被捕之時。

這個結局有些殘酷而諷刺,寶玲殺害母親的動機恰恰是為了和茱莉在一起,結果她們一生遠隔千里,再也未能相見。

影片對兩個女孩的性格刻畫得十分鮮明,細緻而豐滿。

十幾歲的寶玲和茱莉關係親密無間,但比起普通的「閨蜜」,她們的關係似乎更曖昧。很難界定兩人是否是同性戀,還是在當時的年代兩人彼此都不滿世俗的禁錮做出反抗。

電影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二人偏戀人般的彼此迷戀,但又可歸結為她們對幻想世界的沉迷以至不可自拔。

我們無法猜測幾十年前的那個遙遠國度中兩個陌生女孩的關係,也無法知道她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

電影上映之後,塵封的檔案被翻出,記者憑著敏感的職業嗅覺急著挖掘這兩個女孩的消息。

結果他們發現茱莉已成為英國暢銷的犯罪小說作家,即擁有百萬讀者的紐西蘭籍作家安·佩里(Anne Perry),曾出版歌德式神秘小說《海倫公園劊子手》、《獸醫法則》等作品。

1994年,英國小說家安·佩里在《今天》的節目訪談里直率地談到40年前發生的事件。

在1997年,才終於找到寶玲的蹤跡,她在一座農場辦了一所教授孩子學習馬術的學校,並改名為希拉里·內森(Hilary Nathan),仍然單身,並成為一句虔誠的天主教徒,致力於幫助殘疾兒童。

每個成年人在回首青春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有叛逆的心理,讓人付出不一樣的代價。

我們也許曾經反感父母的管制,曾經偷偷做些自認為很酷的事,曾經傷害與被傷害。甚至現在的我偷偷想,如果以後我的女兒和我當年一樣,我一定會整晚擔心的睡不著,就像是寶玲的母親一樣。

如今,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越來越寬容,然而弒母這個沉重的話題無可迴避,現實中的兩個女孩在人生幾十年的歲月中,不知是否有過真心的懺悔。青春的血和淚成為了抹殺不掉的記憶,更成為了一輩子的噩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解電影 的精彩文章:

我們只看到世界的4%,剩下的96%全是駭人的罪惡
免費送票丨10月26日《鐵血戰士》宇宙獵手百變姿勢虐人類

TAG:圖解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