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篇概括三本育兒書:教你怎麼和孩子說話

一篇概括三本育兒書:教你怎麼和孩子說話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不論跟孩子相處一周還是十年,成年人跟孩子對話的情境中,勸孩子、罵孩子、誇孩子時時發生,司空見慣。

所以,怎麼勸?怎麼罵?怎麼誇?三個話題牽扯出三本書。

第一本書,是一本美國育兒的經典書,出版到現在30多年了,其中的很多理論這麼多年來被反覆印證。兩位作者都是兒童教育專家,其中一位今年剛剛去世。這本書有中文版,書名也直白的很,就叫做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兩位作者

Adele Faber,Elaine Mazlish

第二本書的作者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心理學教授 Daniel Siegel,「全腦兒童」這本書從心理生理角度帶你重新認識家常問題。

第三本書的主要作者Jessica Alexander是個普通的美國媽媽,因為嫁給了丹麥籍的先生,從此學會北歐視野,對比之下,發現美國人教孩子還是不如人家丹麥靠譜。

三本書,三個視角,交織來看三種溝通。

勸孩子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場景。碰到這種情況,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勸孩子?請給你自己10秒鐘,想好了你最可能會有的反應再往下看。

場景1

你的孩子回來跟你抱怨,學校里分組做海報的時候,TA滿心歡喜地提議把海報底色做成藍色,大海的顏色嘛。而其他人堅持選擇橘黃色,都覺得藍色好沒品味啊。TA因此深受打擊,情緒低落,再也不想跟其他人一起合作了。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常見的反應大致會有這麼幾種,你的會是哪(幾)種呢?歡迎投票。

如果這裡的ABCD仍然框不住你清奇的思路,請你務必在最後留言,幫我們的想像力開疆拓土。

上面這幾種反應相當常見,溫和不極端。四種做法都深埋著一個心理動因,那就是:說到底,當我們看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覺得這種情緒不好,所以希望幫助改變它,修復它,最終消除它。

此情可憫,但是,以上四種對話方式,真的是此情此景下,孩子最想聽到的么?

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今天在公司莫名其妙受了老闆一肚子氣 (請自行腦補是哪種氣),然後受累不討好的加班到十點多。窩了一肚子火回到家,你跟家屬抱怨的時候,下面哪個選項是你喜聞樂見的呢?

A. TA批評你沒能建設性的領會老闆的意圖

B. TA質疑你反應過大,「至於么?」 「你冷靜點」

C. TA給你建議,以後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今天本應該如此這樣這般

D. TA分析你心理,為什麼這麼在乎你老闆看法,是不是有戀父情節?

E. 以上都招人煩。

你選哪個? 我肯定選E;但其中,B絕對是我的逆鱗。當我情緒激動地抱怨的時候,我最恨TA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別那麼激動。這其實就是一句輕描淡寫間便洋溢了惡意的批評,它不僅意味著,我的情緒是不合理的,也同時告訴我,我的這個激動讓人家心生厭煩。

當成年人受了委屈之後,我們不想被批評,被質疑,被建議,被分析;我們其實就想有個地方發泄情緒,借個耳朵聽我們把話說完。

孩子也是一樣。

在第一本書里,針對這個問題,兩位作者指出:孩子的感受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拒絕承認孩子感受的合理性會讓問題惡化。而剛才ABCD那幾種反應方式,扎心的原因恰好在於它們或多或少的都在否定我們情緒的合理性。那麼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書中給出了幾個建議。

認真傾聽

有時候,充滿同情的沉默都可以安慰一個孩子。所謂認真傾聽,是真的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設身處地的體會對於他來說,他經歷了什麼。

不要急於給建議

不要急於給建議。不要認為你的任務是去糾正或修復孩子的情緒,儘管這一點知易行難。「娘親做不到啊!」

而實際上,我們應該跟孩子一起做的,是讓他學會自己去面對和處理這種情緒。當我們急於幫助孩子分析、修復情緒的時候,我們給出一大堆建議,也往往會追問一大堆問題,甚至有時候會去批評指責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很難有機會去清楚地、有建設性地思考。

往往成年人需要做的,是真正關心TA的情緒,認真聽TA說,"Hmmm,我明白了"。這些話其實都在幫助孩子去慢慢感受自己的情緒,並且自己想出解決的方法。

給TA的情緒起一個名字

比如,「挫敗感」。給孩子的情緒一個名字,是對他們的內心感受的一個認可。而孩子會從你這種認可中得到很大的安慰。

少訴諸理性和邏輯

當孩子大吵大鬧想要一些他們不能得到的東西的時候,成年人的做法除了不理他、呵斥他之外,無非也就是跟他講道理、訴諸理性。但這麼做往往適得其反,我們越跟他們講道理,他們鬧得越厲害。這個時候,作者建議我們可以用一種奇異的幻想的方式來對話。

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大哭。與其說,下次努力,加油必勝!不如說,我知道這種感覺多不好,這讓你很有挫敗感對吧? 我真希望我有一個魔法棒能讓時光倒流。

當孩子看到你能夠了解體會他急切的心情,他們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也會變得容易一些。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這樣孩子也就不會把你當作他要面對的問題的一部分。

說到這裡,我們夾帶著來介紹一下第二本書 「全腦兒童」,主要作者Daniel Siegel是來自UCLA的心理學家。這本書從神經學和大腦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孩子的情緒和自控力,把孩子的大腦分為樓上和樓下。

樓下的大腦是用來管理孩子的情緒,本能和基本需求的部分。這部分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順利工作了,吃喝拉撒,哭笑,害怕,緊張。

而樓上,是用來管理理性、思考和意識的。這部分在孩子出生的時候還沒有完全發展好,會一直到20幾歲的時候還在發展。而我們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同時控制我們衝動的部分就是前額部分的pre-frontal cortex。

左上角所標註即為pre-frontal cortex | Medium

換句話說,為什麼你越老越不容易衝動了?就是因為你的樓上都裝修好了。

大腦的這個發展規律,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要對孩子先建立起感性上的共鳴,然後才有講道理的機會。尊重一個孩子情緒,這麼做說到底是有神經學的依據的。

罵孩子

請你先腦補10秒這個你生活中多發的梗,然後再用10秒回顧一下你通常的反應。

場景2

你下班很累回到家,發現孩子把客廳和房間弄得一團糟,到處堆滿了他的衣服,書和各種吃了一半的零食。TA安之若素的坐在那裡玩兒手機,對周遭一切視而不見。

來,我們看選項,對號入座。

A.苦情——「咱們家我就是個保姆!」 「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B.貼標籤直接指責—— 「你太自私了」 「你是眼瞎了看不到家裡亂么」 「懶死你算了」

C.客氣的請求——「你能幫我個忙把這裡收拾乾淨嗎?」

D.諷刺——「我就不明白了,這些東西難道是自己攤的到處都是的嗎?」

E.威脅——「如果讓我發現你再這樣,……」

F.命令——「你現在就給我把東西收拾好!」

G.比較——「你看人家XXX,人家的房間就永遠乾乾淨淨的!」

H.預言+警告——「你如果再這麼亂七八糟,其他人都不想跟你做朋友了!」

當然,很多時候,你的反應可能是以上幾種的排列組合。而以上這些回應方式,第一本書中都明確地指出,不!管!用!即使能管一時之用,長遠看來也會越來越不管用。

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招人煩? 在第一本書中,作者給出解釋的時候提到了一個概念——需求的衝突

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需要乾淨,整潔,秩序;而孩子完全不在乎。真的,他們這個物種是真的不在乎。他們是真實地看不到各種雜亂無章,眼裡壓根就沒有這個。

說白了,我們完全活在平行宇宙里。

這種平行宇宙感其實不僅僅出現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間,夫妻之間也是一樣。那種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少爺,也是因為需求和感受差異造成的吧。

孩子無法體會我們的難受,就像我們無法體會孩子的痛苦,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第一本書給出了幾種方法。

描述你看到了什麼而不是急於指責

我們自己可以想想看,當別人一上來就指責我們,告訴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的時候,你還聽的進去他說的話么? 你可以直接描述你看到房間里雜亂的樣子,比如,這條濕毛巾在沙發上。

提供信息,告訴TA這樣做的後果

「濕毛巾把沙發都弄濕了,等下別人就沒辦法坐了」,而不是 「你看你這個倒霉孩子就是不考慮別人……」

簡單說出問題

指著沙發說出「毛巾」兩個字,孩子往往就能意識到問題。

說出你的感受

這也有助於孩子從小開始學習換位思考,發展他們的同理心。「我不想坐在濕的沙發上。一下班看到濕毛巾在沙發上,我覺得很難受。」

在第二本書中,Siegel指出,不良行為是個問題,但它不是性格缺陷。而懲罰製造的問題遠遠多於它解決的問題

圖 | Pixabay

我們的大腦能夠在兩種基本模式之間進行切換:應激模式和吸收模式。

reactivity vs. receptivity

我們跟別人吵架、動手、逃跑的時候,開啟的都是應激模式;當大量動用懲罰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長久的應激模式。這些方法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是會讓孩子灰心;更重要的是,這個方法不能讓孩子從中得到正面的積極的信息。

先和孩子達成情感的共鳴是第一步,能夠幫助他們從應激模式走向吸收模式;感性上讓他們知道你理解他們;然後理性上才能更願意接受你的信息。

誇孩子

勸完了,罵完了,總算孩子身上還有值得誇讚的地方。靠著誇孩子,能讓TA更自信獨立嗎?這個答案是 yes and no.

關鍵看你會不會誇。

很多時候,家長的誇孩子實際上是在表揚孩子的智力因素。比如,85%的美國人認為應該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很聰明,這個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然而又一次,事與願違。

這裡不得不提到最近頗廣為人知的學者Carol Dweck。因為一個研究,她廣為中國的教育愛好者知曉。在10年中,她和研究人員通過紐約的12所學校,找到超過400個11歲左右的學生參與調查。研究人員每次會從教室中帶出來一個孩子,給TA單獨做一個書面的IQ。這個測試很簡單,每個孩子都可以做的不錯,得到不錯的成績。

然後,劇情變複雜了。

他們告訴其中50%的孩子:你一定在這方面很聰明;而告訴另外一半的孩子:你做這個測試的時候一定很努力。接著,研究人員給同樣的孩子提供了兩個選擇——

選擇1:你可以選一個更難的測試,但是從中你可以學到很多;

選擇2:你可以選擇跟第一個測試一樣容易的。

結果呢你猜?

聰明組: 大多數人選擇了容易的測試

努力組: 90% 選擇了更難的題目

劃重點:當孩子被表揚聰明的時候,我們實際在告訴他們,聰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聰明這東西,你或者有,或者沒有,靠努力是學不來的。聰明成為一個負擔,讓孩子不敢冒險,因為一旦錯了就會顯得笨。

所以應該怎麼誇孩子呢?在第三本書中,作者 Jessica Alexander 認為表揚一定要真誠。怎麼真誠?作者給出了幾條建議。

表揚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天生的特性。

表揚具體任務,而不是泛泛浮誇的表揚。

example 1:當孩子畫了一幅畫,與其誇張的表揚TA是未來藝術家好棒好棒,不如去具體評價他的顏色筆觸和構圖的想法。

example 2:不去評價好壞,而是重視描述你看到了什麼:家裡的地板很乾凈,床也鋪好了,書都整齊的放在書架上。

example 3:描述你的感受:走進這個房間讓人心情真愉快!

example 4:用一個詞來定義孩子的行為:你把房間整理的乾淨整齊,這就叫做「有條理」

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得到表揚。

不要讓孩子覺得,只有當他完美地、順利地、迅速地完成任務的時候,才會得到表揚。當孩子失敗的時候,要看到他是否為此付出努力。

說在最後

溝通和交流,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年人跟孩子如此,成年人之間也會如此。

我們就彷彿身處於無數的平行宇宙中。但是至少,我們還有語言,而語言是一種選擇。

Language is a choice.

語言定義了我們看這個世界的方式。通過語言,我們可以改變這些平行宇宙的關係。

所以,好好說話,不要放棄這個選擇。

作者:趙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成長合作社(ID:TrulyJustKids)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一粒灰塵可以長成六邊形的雪花?
想要輕鬆燃燒卡路里?玩會兒遊戲就能做到!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