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一缺氧就變成黃色,長得像黃骨魚又像鯰魚,野生的一斤賣30 元

一缺氧就變成黃色,長得像黃骨魚又像鯰魚,野生的一斤賣30 元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生物,就拿魚類來說,人們更習慣吃有鱗的魚,而無鱗的魚在有些地區被認為是不能吃的物種,比如我國的藏區幾乎不吃無鱗魚,像青海湖的湟魚(保護動物)就是無鱗魚,當地人不吃。不過現在市場上也有很多無鱗的魚,比如鯰魚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種。還有黃骨魚,也叫黃辣丁,通體黃色帶著三根小刺,用來燉湯味道很是鮮美。其實在野外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無鱗魚,其中有一種就和黃骨魚、鯰魚長得很像,外行人根本就分不清。這種魚的名字也很特別,叫做牛尾巴。

牛尾巴的學名是烏蘇里擬鱨,這個名字比較繞口,一般人都不知道。像牛尾巴這種魚現在只有野生的,市場上很少見到養殖的,它的味道不輸給黃骨魚。在市場上野生的一斤能賣到三十元,而且很不容易買到。如果運氣好的話,能在野外釣魚的時候釣到它。牛尾巴比較喜歡生活在靜水中,而且會成群出現,能在一個釣魚點釣到好幾條。牛尾巴的外形是黃色的,其實它本身的顏色並不是黃色,而是一種花黑色的魚。為什麼會變成黃色呢?因為它有個特點就是一旦遇到缺氧的天氣,外表顏色就會變成黃色,所以很多人分不清它和黃骨魚的區別。

通常個頭比較小的牛尾巴魚不好和黃骨魚區分,如果是個頭比較大的牛尾巴就很容易看出來。因為它的尾巴那裡特別長,所以這種魚的俗名還是很貼切的,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太會起名字了。牛尾巴魚在我國的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魚。只是近些年來,由於人們過度的捕撈,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捕撈方式,比如電魚、絕戶網等方式,導致現在能看到的野生牛尾巴已經非常少了。

牛尾巴的吃法和黃骨魚差不多,都是洗乾淨之後紅燒或者燉湯,特別是用它和老豆腐一起燉湯最誘人了,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它的鮮美。這種魚只有一根主刺,肉又很鮮嫩,比較適合老人和小孩吃。現在在市面上售價比較高,如果能實現人工養殖的話,說不定會比黃骨魚賣的還好,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木報告 的精彩文章:

十幾年前賣種苗發財,現在成新型養殖騙局,投入幾萬元卻無人回收
這種糞堆上的蘑菇,在巴西泛濫一地沒人吃,賣到日本成了名貴食品

TAG:禾木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