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磅|第十七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 暨「中國歷史上的職業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重磅|第十七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 暨「中國歷史上的職業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原標題:重磅|第十七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 暨「中國歷史上的職業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感謝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及組委會授權發布議程。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初建於1932年,前身為歷史系,為安徽省高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科之一。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汪治蓀、光仁洪、陳正飛、胡澱咸、萬繩楠、張海鵬等先生先後在歷史與社會學院執教。歷史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首批教改示範專業,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立足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能夠勝任在中等學校從事歷史學教學、教學研究和其他相關工作者,以及具備從事高等教育、學術研究潛力的後備人才。歷史學專業體系完備,具有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徽學研究、太平天國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國古代環境史研究、古希臘研究、美國史研究等均為特色研究方向。


會議議程

開幕式111008:30-09:50

主持人:(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院長、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

08:30-08:40

李琳琦(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安徽省歷史學會會長)致辭

08:40-08:50

常建華(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致辭

08:50-09:00

山本英史(南開大學講座教授)致辭

09:00-09:10

朱誠如(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致辭

09:10-09:30

會員選舉大會

09:30-09:50

合影留念

第一場大會主題發言111009:50-11:00

主持人:黃國信(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點評人:王日根(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09:50-09:58

(武漢大學教授)古人的生活品味:養生、起居與賞玩——《遵生八

箋》解讀

09:58-10:06

梁洪生(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客卒」與「請旌」背後:

疏溪吳氏與西南地區的往返故事

10:06-10:14

余新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融通內

外:跨學科視野下的中醫知識史研究芻議

10:14-10:22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院教授)論徽州本土和域外

徽商形象認同的差異及其原因

10:22-10:3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從「立案」看明代「老人理訟」

的性質——以明代徽州訴訟文書為中心

10:30-10:45

專家點評

10:45-11:00

第二場大會主題發言111011:00-11:55

主持人:劉道勝(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

點評人:張佩國(上海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教授)

11:00-11:08

李長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社會

史研究:反省與尋求突破

11:08-11:16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歷史學會會長)模範引

領:山西農業集體化的一根紅線

11:16-11:24

肖紅松(河北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嚴重侵蝕與有限應付:1933-1937

華北走私與反走私鬥爭中的津秦海關探析

11:24-11:32

(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教授)清代至民國東昌刻書業中的人與社會

11:32-11:40

庄華峰(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新安江流域生態環境變遷及其

啟示

11:40-11:55

專家點評

分組討論·第一小組

主題:職業與生計

地點:國際樓三樓301會議室

第一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4:30—16: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陳新立

清代川江縴夫淺探

蔣 威

清代的女塾師現象初探

董乾坤

晚清塾師的土地經營實態研究——以胡廷卿賬簿為核心

呂志茹

超強負荷:根治海河運動中民工的體力勞動考察

馮國林

理想與現實之間:國民政府主計處人事管理制度研究

晏雪平

國民政府時期江西新式測繪人員與耕地清丈——兼及耕地數字的評價

董根明

近代中國專業社會工作的發軔

賴玉芹

晚明醫生遭遇的醫療社會環境與應對——以鄂東名醫萬密齋為例

中場休息 16:00-16:15

第二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6:15——17:45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雷 平

張澤成

萍礦檔案所見職員管理研究(1938-1949)

劉會軍

朱東北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合法工會會務拓展與城市職業人群互動

羅檢秋

職業之魂:清代漢學家的學術精神片論

梁仁志

農民的生存邏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新論

吳仁安

明清江南重邑蕪湖百姓的主要職業與社會經濟述略

謝 羽

民國時期甘肅中醫職業的變遷

楊 洋

中國近代企業職員管理的現代化趨向研究(1890—1938)——以漢冶萍公司職員的招收和退出管理為中心

尹陽碩

用鏡頭觀察社會變遷:近代中國攝影師群體初探

第三場 時 間:11月11日上午8:30—10: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董家魁

明清徽州家譜治生觀與徽商發展

郭睿君

求名還是圖利?——明清徽州中人報酬與作中動因

洪 煜

權力文化背景下的近代上海報販組織研究

劉希洋

清代江南的醫生與地方慈善事業探論——以地方志資料為中心

馬勇虎

晚清鄉村秀才的多重角色與多樣收入

劉芳正

職業教育與近代徽州地方經濟

馬陵合

近代人力車業治理的理念與制度困境——從推行救助到戰後取締

丁修真

開口之爭:明清時期里下河地區的水利社會史

自由討論階段·10:00—11:30

分組討論·第二小組

主題:宗族家族、婚姻女性

地點:國際樓三樓302會議室

第一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4:30—16: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王小健

戰國女性的工作和職業

胡 寧

從西施傳說看古代社會中的女性政治作用

王雅娟

吳芙蓉

女性身體與社會變革——民國時期「禁束胸」權力話語解析

李成生

畸形之花:民國時期廣西娼妓業論析——以梧州、桂林、南寧為中心的考察

宋曲霞

王晴晴

1950年《婚姻法》與徽州婚姻制度的變革

陳青松

吳中經學宗陳氏:元明之際廬山陳氏在吳中的經營

張淑賢

社會變遷與江南望族的科舉策略——以清代吳縣潘氏為中心的研究

黃春燕

略談清代桐城文化世家的學術文化傳承

中場休息 16:00-16:15

第二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6:15——17:45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黃志繁

科舉、商業與宗族:宋明以來地方家族的轉型——以江西寧都廖、孫兩姓為例

林生海

杏雨書屋藏敦煌文書羽53號研究

劉萃峰

從地方到中央:漢晉時期的東海繆氏家族

王道鵬

從邊緣走向中心:兩宋國勢變動與蕃官保安軍劉氏家族的發展

李靈玢

羊樓洞雷氏宗族與族譜敘事

杜 靖

社區紐帶和宗族結構的同化現象——對宗族血緣與地緣疊合程度的再思考

王 浩

清代徽州佃仆宗族芻議——以祁門三四都汪家坦黃氏為中心

徐 斌

變成土地與「同業」:民國湖北樊湖水域中的產權糾紛、宗族與跨宗族聯合

第三場 時 間:11月11日上午8:30—10: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李學如

溫情的枷鎖:清代江南宗族義莊的賑濟與管控

劉 平

肖 斐

苦難與曙光:抗戰時期的上海流浪兒童

魏國棟

清末民初失依兒童社會救助探究——以保定育嬰堂為中心

范鐵權

民間社團對傳統文化的守護與研究——以中華學藝社為例

王潞偉

王星榮

山陝梆子及蒲劇科班考述

馬長偉

近代閩南富僑的習俗家庭制度研究

自由討論階段·10:00—11:30

分組討論·第三小組

主題:地方社會

地點:國際樓三樓303會議室

第一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4:30—16: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王 康

生逢鼎革:辛亥之際的山鄉士子與民國認同——以黔江縣溫朝鐘、彭阜成為例

康 健

乾隆五十三年徽州水災與社會應對——以官方檔案資料為中心的考察

朱海嘉

抗戰時期雲南省直接稅的實施與社會反響

羅衍軍

苦難的言說——以一項抗戰口述訪談為中心

朱德軍

唐蕃博弈與高宗咸亨四鎮棄守問題再探討——兼及白州的地理方位

趙 華

民國浙江涉毒案所見越軌行為與管控研究

房 利

近代淮河流域自然災害與人口的變動

李曉溪

民國晚期保甲制度的重建與運行——以湖北黃梅民國縣政檔案為中心

中場休息 16:00-16:15

第二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6:15——17:45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任建敏

從撫瑤到設州:明代廣東嶺西地區治理策略的演變

熊帝兵

論清前期的耕牛盜宰之風與行政治理——以陳宏謀所撫的江西、湖南、江蘇為中心

李曉龍

貢賦體制下明代兩廣的鹽政、鹽商與市場流動

黃忠鑫

清代徽州圖甲運作機制的分異與趨同——以《祁門修改城垣簿》為中心

李 斌

從碑刻看清代清水江流域鄉賢與苗疆鄉村社會生活—以天柱地坌彭氏為中心的考察

李俊領

北洋時期的社會治理與都市道教——以北京東嶽廟為中心

李 嘎

明山東顏神鎮城的創築——一項地域歷史的長程研究

洪慶明

18世紀法國的書籍與社會研究

第三場 時 間:11月11日上午8:30—10: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歲有生

清末民初河南的縣級農業機構、農業政策與農民生活

王日根

明清徽州儒、商對揚泰文化的影響

吳雪梅

清末民初湖北的鄉鎮商人與地方權力結構的變遷:以鄂南羊樓洞為個案

徐靖捷

明代兩淮鹽場灶戶「多籍多役」研究

徐文彬

晚清閩南慈善家群體的興起—以林瑞崗為分析中心

葉錦花

明初鹽場制度運作與福建食鹽產銷狀況

余華林

新式婦女甘心作妾?——民國時期婚外同居現象論析

張佩國

清代嘉定縣的善堂經營

沈世培

近代口岸與腹地城鄉經濟互動關係下農村自然經濟解體問題探討——以近代蕪湖與皖江地區為例

自由討論階段·10:00—11:30

分組討論·第四小組

主題:民間信仰、文化及其他

地點:國際樓三樓309會議室

第一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4:30—16: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劉道勝

徽州方誌中的人物書寫芻議

游歡孫

從景祐宮到振英祠:明清宿松石氏祖先與張巡崇拜故事的創造與演變

王 健

教化之外:明代毀淫祠的多重面相

巫能昌

真武崇拜與宋元以來的常熟社會

張俊峰

階級成分登記表所見二十世紀前半期絳縣山東村移民問題

劉 揚

從動物神到行業保護神的轉變——試論近代東北胡仙信仰的傳播與妓女行業的關係

張秀玉

清代束修與廩餼考述——以桐城派為中心

張 超

南京國民政府查禁一貫道活動考論

中場休息 16:00-16:15

第二場 時 間:11月10日下午16:15—17:45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李曉方

明清南贛方誌王陽明歷史書寫的時空形態及其變遷

姚春敏

黃 華

清代至民國初期馬戲的概念演變及發展

張田生

知識社會史視野下的清代溫補文化

丁希勤

唐宋徽州程靈洗神話故事考

羅艷春

從田野地圖到空間模式:重讀施堅雅

李 軍

平民教育與鄉村動員:1940年代平教會華西實驗區的導生傳習教育

任雲仙

新政權與舊學校:江西基礎教育改造研究

郝 平

廟宇與村莊:關帝廟在明清鄉村社會的性質與作用

第三場 時 間:11月11日上午8:30—10:00

主持人

報告人

報告題目

評議人

王 毅

權力網路中的灰色地帶:從戰前上海租界到「孤島」的《大美晚報》

王文鋒

1945年偽滿皇宮中國寶大劫難

宋燕鵬

神緣和地緣的交織——1957年馬來亞獨立前馬六甲廣東社群的形塑途徑

朱小陽

從近代報刊資料看旅滬徽館業的發展

黃永昌

正軍余丁與明代武當山常川修山研究

徐紫林孫 爽

靖康初期北宋朝堂輿論爭鬥與影響——以「堅守汴京」「三鎮割讓」問題為中心

劉 猛

公心與私利:康熙《湘鄉縣誌》纂修研究

張志一

1950年代少數民族文字的的創製與改進

黃阿明

論武定侯郭勛案

自由討論階段·10:00—11:30

第三場大會主題發言111114:30-15:30

主持人:黃志繁(南昌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教授)

點評人:朱小田(蘇州大學歷史系教授)

14:30-14:38

王善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從「尚閥閱」到「貴人物」——唐宋官宦

世家婚姻價值取向的比較

14:38-14:46

郝祥滿(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日本對晚清的茶業調查及中日茶葉在

國際市場上的競爭

14:46-14:54

潘洪鋼(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辛亥革命後駐防旗人族群社

會生活及其變遷(論文綱要)

14:54-15:02

汪效駟(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鄂豫皖「剿共」時期國民政府

地方治理的困境——基於1933年皖北學潮的考察

15:02-15:10

張芳霖(南昌大學歷史系教授)「贛政十年」江西百業教育研究(1931-1941

15:10-15:18

張笑川(蘇州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同里宣卷社會文化內涵試探

15:18-15:30

專家點評

中場休息15:30-15:40

圓桌會議111115:40-16:40

題:新時期中國社會史學

主持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范立君(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李平亮(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

陳時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傳勇(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蔡勤禹(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所)

趙思淵(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趙曉陽(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小坡(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楊國安(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胡英澤(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

中場休息16:40-16:50

閉幕式111116:50-18:00

主持人:李琳琦(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安徽省歷史學會會長)

16:50-17:00

第一小組討論總結髮言

17:00-17:10

第二小組討論總結髮言

17:10-17:20

第三小組討論總結髮言

17:20-17:30

第四小組討論總結髮言

17:30-17:50

常建華(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作大會學術總結

17:50-18:00

下屆會議承辦方代表致辭

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初建於1932年,前身為歷史系,為安徽省高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科之一。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汪治蓀、光仁洪、陳正飛、胡澱咸、萬繩楠、張海鵬等先生先後在歷史與社會學院執教。歷史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首批教改示範專業,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立足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能夠勝任在中等學校從事歷史學教學、教學研究和其他相關工作者,以及具備從事高等教育、學術研究潛力的後備人才。歷史學專業體系完備,具有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徽學研究、太平天國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國古代環境史研究、古希臘研究、美國史研究等均為特色研究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姜建芳: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包產到戶夭折原因再探

TAG: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