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報告披露歐洲常用化學品危險性,歐洲資料庫卻不清楚,荷蘭情況如何?

德國報告披露歐洲常用化學品危險性,歐洲資料庫卻不清楚,荷蘭情況如何?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在歐洲21000種最常用化學品的大部分,尚不清楚它們是否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製造商為歐洲中央資料庫提供有關的數據,如它們是否含有致癌物質、或有毒程度的重要信息等不夠充分。因此,這些化學公司違反了歐洲和國家的環境立法,因為信息的提供是強制性的。一份德國的調查報告今天稱。

所謂歐洲REACH資料庫(關於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的成立,是為了迅速讓每個人都清楚某些化學物質可能有什麼樣的風險。然後,可以使用此信息來保護消費者和使用它的人,例如,通過標籤上的明確標註。

這涉及包括著色劑、清潔劑、粘合劑和塗料等化學品,但也在許多工業應用,如製造塑料、傢具和建築材料中。而這些有害物質,最終也會出現在消費品中,例如日用化妝品。

今年2月份,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報告中已經描述了資料庫中的不足。德國環境保護局和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最近的發現,問題就更大了。他們檢查了歐洲最常用化學物質的6000份檔案,並得出結論認為,69%的註冊物質缺少應該具備的信息。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RIVM)認為,缺少信息的物質數量之多令人非常不安,因為缺乏信息可能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RIVM的Martijn Beekman表示,他代表RIVM監控REACH資料庫。

2016年對荷蘭GenX這種有毒物質的報告,是REACH資料庫可能做得最好的一次。當年這種有毒物質由多德雷赫特(Dordrecht)的Chemours公司排放了幾個小時後,政府當局幾乎獲得了所有相關信息。

昂貴的測試似乎是缺乏信息的原因。 Beekman說,這些是化學品製造商必須支付更多的成本。他研究了德國的報告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根據歐洲議會2006年通過的REACH法規,製造商必須提供有關其產品的信息。然而,缺少重要安全信息的化學品也被製造商推向市場。

Beekman說:「這是因為在化學用品進入市場之前,政府不會根據內容評估所提供的信息進行評估。如果公司有什麼不足,也並沒有馬上禁止該公司提供商品。」

當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注意到資料庫中缺少信息時,d會向製造商發送信息,但該機構本身也可能不會立刻採取行動,這工作應該由會員國來做。

不受歡迎的情況

在荷蘭,這是由環境和運輸監察局的督察完成的。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荷蘭提供的商品檢查,有90%向REACH資料庫提供了的化學數據。這聽起來像一個不錯的成績,但荷蘭環境督察對媒體NOS稱,這個數字隻字未提註冊數據的質量。

只有在歐洲的機構提示時,荷蘭的督察才會檢查這些文件。在過去的十年中,這僅僅篩選了成千上萬個文件中的7%。

該歐洲機構發現,在歐洲,有70%的文件存在缺陷。荷蘭監察機構表示,這樣的百分比可能也適用於荷蘭。「沒有理由認為荷蘭的情況與歐盟的平均水平不同。」 根據檢查,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就存在不負責任或不安全的情況。然而,一名發言人說,一種物質的錯誤註冊,會導致「不良情況」。

重刑

荷蘭督察表示,如果公司不遵從歐盟REACH的法規,他們也違反了荷蘭環境管理法。在這種情況下,監察機構可以處以嚴厲的處罰,從罰款到刑事起訴。

到目前為止,在荷蘭還沒有發生這種狀況。監察機構說,每年與10至30個有疏忽的公司聯繫。這似乎是有效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監察機構的行動在所有情況下都會導致有關公司的改善。

德國報告和ECHA未提及具體物質和製造商名稱。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歐洲化學工業中最大的公司,如帝斯曼(DSM)、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伊士曼(Eastman)、殼牌(Shell)、杜邦(DuPont)、拜耳(Bayer )和巴斯夫(BASF)是否出現在報告中。荷蘭兩家最大的化學公司AkzoNobel和DSM向NOS媒體表示,他們完全遵守REACH法規並提供有關其物質的所有信息。

歐洲的現狀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化學物質都缺少信息。在歐洲議會中,綠色聯盟(GroenLinks)的Bas Eickhout 一直提出迫切需要改進的想法。

他認為,應該儘早對公司產生制約。 「目前只是剛剛採取行動。我認為這是令人擔憂的。在歐洲,涉及到化工行業的產品應該採取『沒有數據,就沒有市場』的原則,這意味著沒有明確信息的產品不應該進入市場。」

然而,荷蘭環境監察局表示,雖然發現產品缺少信息,但是不會做任何額外的研究。發言人稱這是歐洲機構(ECHA)的任務。 「荷蘭的檢查主要是檢查企業是否有在REACH註冊,而ECHA檢查提交的註冊是否完整、正確。例如,荷蘭環境督察不會檢查註冊檔案中的毒性數據,否則ECHA的任務會產生重複。」

提倡環保的綠色左黨在歐洲議會的力量正在認真對待此事。綠黨人現在將有關缺失信息的案例與汽車品牌進行比較,這些品牌汽車的廢氣排放值有作弊嫌疑,並談到「化學柴油醜聞」。

Eickhout說:「我想聽聽成員國如何敦促其國家監管機構採取行動。如果公司根本不遵守法律,我想知道監管者如何看待這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網荷蘭 的精彩文章:

金融傳銷平台刀子伸向荷蘭,華人同胞不要成了被割的韭菜
海牙海灘鼓樂喧天,2000敲擊樂齊鳴破鹿特丹海港節紀錄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