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酸鹼體質理論」被「官宣」偽科學:《公眾識別與利用網路健康信息的建議》10個問題幫你識別不靠譜信息

「酸鹼體質理論」被「官宣」偽科學:《公眾識別與利用網路健康信息的建議》10個問題幫你識別不靠譜信息

「酸鹼體質理論」被「官宣」偽科學:《公眾識別與利用網路健康信息的建議》10個問題幫你識別不靠譜信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不少養生達人奉為真理的「酸鹼體質」理論,近日被「官宣」偽科學。

11月2日,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被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宣判,賠償一名癌症患者 1.05億美元(約人民幣7億元)。這名患者,便是因為「迷信」酸鹼體質理論而錯過了癌症治療時間。

撇開酸鹼體質理論不談,中國媒體圈裡的的流言泛濫,數不勝數。如何判斷?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專家編寫的《公眾識別與利用網路健康信息的建議》,還是一個判斷工具,可幫助我們對網路健康信息科普進行初步的識別和判斷。

《建議》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健康信息平台是否可靠?健康信息是否可信?以及如何利用好這種健康科普信息。

健康信息發布的平台是否可靠?

在平台判斷是否可靠性上有四個維度:

1、查看網站和社交媒體所屬的機構是否有信譽。比如可以在網站下面查到網站的版權所有方,也可以在新媒體平台中查到帳號的簡介。

2、查看網站信息是否有專業人士進行審核把關。比如網站是否功與他們合作的權威的醫療機構,再一個是他們是否聘請了權威的專業醫療衛生人員提供一些技術支持。

3、查看一些網站和社交媒體中的健康信息有沒有違背常理,比如能夠包治百病,這就明顯違背了醫學常識。

4、判斷網站和社交媒體有沒有推銷產品的傾向。

判斷網路健康信息是否可信

可從四個維度進行提示:

5、看信息的來源和出處、來源是否權威,機構是否是專業機構。

6、看信息作者,內容是否和他從事的專業領域相符合,如果符合,他的信息可信度就更高。

7、看信息發布的時間,十年前的觀點到今天可能不一定正確。

8、信息表達的觀點是否有一定的認同度,也就是說信息所涉及的觀點是否就這個領域專家或權威機構的普遍共識。

怎麼理解和利用這個信息

9、一方面,網路健康信息可以幫助大家掌握基於疾病防控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形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知曉與自己健康和疾病相關的衛生政策。

10、另一方面,網路健康信息不適宜、也不能用於自身的診斷和治療,因為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員,自己進行的治療可能是錯誤的,會延誤醫生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重病患者可能危及他的生命,不恰當的藥物治療還有一些副作用,影響健康,甚至會威脅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出生僅14天,還有致死性先心病,阜外醫院也能妙手回春
法國研究稱,皺紋增多變深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