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 年來,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20 年來,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2018 年 CSDN 軟體開發者大調查活動開始了!自 2004 年開始,我們通過對開發人員、開發技術以及開發工具、平台的狀況和發展趨勢等進行深入的調研,為開發者呈現了一幅幅真實的中國開發者畫像。十四年的歲月沉澱,萬餘人的濃墨重彩。相信有你的參與,會讓這幅開發者繪卷更加精彩。「Stay hungry, stay foolish」——Just join us now!

(繼續下滑,閱讀精彩內容吧 )

「很多人說我們(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中國的 IT 或 AI 界的「黃埔軍校」,也有很多人說我們留不住人才。可是後來我想通了,大家講我們是黃埔軍校這件事情,十年前就在講,五年前也講,三年前也講,今天還這麼講,我想用時態來講絕對不是過去時,至少是現在完成進行時。人才一定有他的選擇,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會選擇做不同的事情,這個事情絕對是無可厚非。人才有走,當然有進,微軟亞洲研究院依然始終不斷地會吸引一些新的年輕的優秀人才加入。」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上如是說道。

作者 | 唐小引

出品 | CSDN(ID:CSDNNews)

1998 - 2018 這段歲月里,一群擁有著閃光背景和豐碩成果的技術天才們在中國互聯網的舞台上如群星湧現,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那便是均出身自微軟亞洲研究院,這所享譽海內外的研究院培養出了大半中國的互聯網領軍人物。從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到今天,他們有的已是微軟集團的核心人物,有的依然在研究院里兢兢業業地從事學術研究,有的已成一方資本大佬創業導師,更多的則分布在了今日各個互聯網巨頭及各家 AI 企業中獨領一方。

作為記錄中國技術進程的我們,在見證著他們指點中國互聯網江山驅動著技術進步之時,總不由得想深入了解他們潛心在研究院從事著基礎研究的樣子,以及如何發現自己的使命以改變世界的夢想滋養成長為今天的模樣?

一切還要從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先生決定創立微軟亞洲研究院說起。

時針撥回 1998,為什麼比爾·蓋茨要在中國北京建立微軟亞洲研究院?

在 10 年前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集體著作《微軟的夢工場》一書中,比爾·蓋茨寫下了題為《在中國創新》的序言,說起了一段往事 —— 「當我在 1997 年訪問中國期間,中國學生(北大清華等的學子)身上所洋溢著的才智、激情和創造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緣於這次訪問,對我們於 1998 年在北京成立基礎研究院的決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爾·蓋茨對於在中國設立基礎研究機構的決定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我們所熟知的李開復、張亞勤、沈向洋、洪小文等互聯網領袖級人物莫不如是。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開復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前身 —— 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創辦者,百度總裁張亞勤、今日的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均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還有擔任 3 年副院長,從 2007 年開始便擔任院長至今的洪小文博士。

在剛剛落幕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建院 20 周年的慶典上,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在回憶緣起之時如此講道:「比爾的這個想法,改變了我後來的工作和生活聚焦的中心。那時,我從卡內基美隆大學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不久,剛剛加入微軟……至今仍然記得,當時的我專程飛到北京參加建院儀式,還為研究院面試了首批研究員。北京研究院一切從零開始,我專門從美國背回一套計算機頂尖演示設備,在機場搬運時還不慎扭傷了背部,跟候選人的電話面試是邊治療邊進行的。儘管行動不便甚至有些尷尬,但能參與研究院初建諸事項,還是倍感榮幸。」

洪小文博士與比爾·蓋茨先生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博士的回憶則顯得格外有趣:「我來到研究院的時候,研究院還在裝修,接到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挑選研究院地板的顏色,這是我對研究院最大的貢獻。因為從這之後研究院就非常成功,比如 2004 年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譽為『世界最火計算機實驗室』。」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博士

沈向洋博士還分享道:「27 年前,比爾·蓋茨先生創立微軟研究院時,提出了他對於創造通用人工智慧的想法 —— 讓計算機能聽會講,能看會想。而在過去的 20 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各個領域取得了超乎想像的豐碩成果,這些成績讓我感到無比自豪。比爾·蓋茨先生的一句話或許可以最貼切地表達我此時的感受 —— 『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在一年裡能做到的事情,卻又常常低估他們能在十年中取得的成就』。後面也許可以再加上半句:『人們完全無法想像他們在20年中能創造的奇蹟!』」

沈向洋博士將微軟亞洲研究院二十年來所取得的眾多成功歸結在了三個重要因素上:

開放的研究環境:微軟亞洲研究院從成立之初,便不斷地邀請全球最了不起的計算機科學家,如 John Hopcroft 教授等圖靈獎得主來到中國北京上海等分項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先進知識,這在二十年前的中國是前所未有的,而我們一直在堅持。

微軟從 CEO 開始對研究的信任及做科研的決心:眾所周知,微軟開設研究院最核心的關鍵起始於 27 年前比爾·蓋茨先生的決心。從蓋茨到鮑爾默再到薩提亞,對技術研究始終都在不斷加大投入。

科研文化:做研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What is new?即使前人已經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但你要有敢於質疑過去的精神。並不是有了牛頓三大定律之後,愛因斯坦就說這個世界解決問題了(作者註:指愛因斯坦以相對論推翻牛頓力學)。

微軟研究院創始人、前微軟首席研究官 Rick Rashid

同時,微軟研究院創始人、前微軟首席研究官 Rick Rashid 也回憶起了這段往事:「從 1991 年成立微軟研究院到 1996 年正式推出 Windows 95,微軟研究院在其中功不可沒。1996 年之時,在圖形領域的論文有四分之一來自於微軟,也是在那一年,比爾·蓋茨寫了一封 Email 給我,提出了三倍的增長要求。彼時微軟研究院大概有一百多人,我回復他目前可能做不到這一點,如果一定要這麼做,必須要向美國之外擴張,後來我們先後來到了英國劍橋和中國北京,在雷德蒙研究院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研究環境的發展,不僅僅是對微軟,更是對於全世界計算機科學做出貢獻。回首過去二十年的行業發展,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所做的貢獻,我們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

微軟亞洲研究院二十年基礎研究路

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與一群靠譜的人創造了優秀的學術環境,培育了有批判精神的科研文化,不斷地在推動創新和發展。微軟亞洲研究院在這二十年間發表了超過 5000 篇高質量的科研論文,這些科研成果不僅影響了微軟,更是影響了整個世界。

當前,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已經應用於微軟的各大產品,同時,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建院 20 周年的慶典上,沈向洋博士著重對研究院所聚焦的五個領域產出的貢獻進行了介紹:

互聯網和搜索

沈向洋博士表示,「微軟有全世界第二大搜索引擎 Bing,我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上已經有一個搜索引擎了,你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個?』,我的考慮是這樣的 —— 如果你去任何一個沒有 Bing 搜索的國家,用一用當地語言的搜索引擎,再用一下英文版的搜索引擎,你會發現,搜索質量有很大的問題。競爭對這個世界而言,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對行業領先者來說,這件事情會令你不斷提升質量,令消費者受惠。

「在搜索引擎的研發過程中,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貢獻是巨大的,不僅重新定義了搜索體驗,將從前簡單的關鍵詞搜索進化至排序、圖形、圖片、視頻搜索的智能體驗。並且還在機器閱讀理解上有著深度探索,這些技術將很快應用倒搜索產品中。」

聽及此處,筆者不禁想起了一個月前,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談到為什麼開發審查版搜索引擎時所提到的就是希望有競爭做出一些平衡,一如劉強東在自己的書中所言,「如果市場上沒有競爭的話,我相信企業的運營、流程、體系和創新都會缺失。」

網路和系統

當今社會,動不動就是 PB 量級的數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都變成了我們的口頭禪,其背後的關鍵技術是網路和系統。微軟亞洲研究院在存儲、計算、網路等關鍵技術的貢獻,使得微軟的旗艦產品 Microsoft Azure 、Visual Studio、Bing 等均可落地,造福互聯網。

機器學習和智能

在人人都談 AI 的年代,微軟亞洲研究院也深耕機器學習演算法,在深度強化學習、對偶學習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面。最重要的是,不僅僅是研究這些技術,微軟亞洲研究院已經讓很多這樣的技術融入到微軟的產品中。在 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Power BI 等產品中,都使用最新的 Machine Learning 技術,使得計算機更加智能。

語音和語言

許多年前,比爾·蓋茨在創立微軟研究院的時候,就希望計算機能聽會講,能看會想。在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語音和語言非常重要。在這方面,微軟亞洲研究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在語音方面,Switchboard 在一年前錯誤率就降到了 5.1%,媲美專業速記員。我們耳熟能詳的微軟小冰、Cortana 等產品語言語音領域上,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沈向洋表示:「雖然要真正到達人類的水平,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現在的成績,已經非常激動人心了。」

視覺和圖形

今天講到計算機視覺,都繞不開微軟亞洲研究院做的 ResNet(殘差網路)。三年前,在 ImageNet 上用了 152 層網路,識別準確率就達到了 96%,如今殘差網路已成為做計算機視覺的標配。不僅僅是在計算機視覺,在許多其他機器學習的問題上,殘差網路也能夠非常有效地解決問題。

致力於人才培養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撐起了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微軟亞洲研究院二十年的發展進程時,看到了一個個我們所熟知的行業領軍人物的身影,也是這點,中國 IT/AI 界「黃埔軍校」 這個名號一直被牢牢地掛上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身。這是它人才培養的勳章卻也是留不住人才的尬境。在 20 周年的慶典上,筆者還看到了研究院時期年輕的開復老師和王堅博士的照片,他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留下了佼佼的研究成果後轉身離開。

也就出現了本文開篇,洪小文博士的話語。

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今日的阿里雲之父王堅博士

年輕的開復老師

而今時今日「想通了」的他如此自豪地說道:「今天,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院友已逾 7000 名,遍布世界各地,活躍在科技創新的各個領域,成為引領人工智慧、雲和大數據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其中,200 多位院友在世界各地的頂尖高校執教;35 位院友是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或美國人工智慧學會(AAAI)會員;24 位院友為國家「千人計劃」獲獎者;超過 15 位院友在 500 強企業和中國互聯網企業如阿里、百度、小米、今日頭條、海爾、聯想擔任總裁或 CTO;眾多院友投身雙創大潮,成為如商湯、曠視、依圖等獨角獸公司的創始人或技術領導者。」

而洪小文博士也在現場開玩笑地立了一個 Flag —— 「二十年後我肯定也不能再在研究院了,當然很高興大家可以邀請我歸來參加四十周年的慶典(作者註:在 20 周年的慶典上,有著許多位或退休或已離開如上活躍在各領域的院友),依然衷心地期盼研究院未來二十年的發展。」

在 20 周年之際,洪小文博士寫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著這樣的話語:「『聚作一團火,散作滿天星』。二十年來,微軟亞洲研究院有很多人離開,更有更多的新人加入。讓我們欣慰的是,幾乎每一位同事,包括實習生,無論是仍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或是已經離開的人,都會為他們在這裡的職業生涯和成長經歷感到自豪。我很高興地看到,一批又一批有願景、有抱負、熱愛科學研究的人才源源不斷的加入,在這裡成長,出類拔萃,比預想的更強大。所以我說,黃埔軍校的比喻不是過去時,而是現在完成進行時。我們予力個人成長的環境和人才培養機制,多元包容、自由開放的文化,賦予研究院聚集頂尖人才的巨大磁場和恆久的生命力,這正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致力於人才培養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能夠撐起了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的原因。

今天與未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下一步

在談到微軟的今天與未來時,洪小文博士聊起了 AI,「AI 技術的興起是研究院、學術界所引領,但是還沒有達到普及化的程度,我們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從微軟總部的 AI 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匯、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分院到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都是最新的探索進展。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基礎科學是一切科技創新的源泉,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種舉措,能夠提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發展人工智慧融合生態,加速培養符合人工智慧時代需求的科技英才,以此來助力實現整個微軟研究院體系的共同心愿,即開創先進的計算技術,造福人類。」

而沈向洋博士表示,「我們用什麼技術迎接未來?我們看到的三個最令人期待的領域分別是混合現實、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利用 Kinect、HoloLens 這樣的產品,今天已經能夠體驗到混合現實帶來的震撼。對於量子計算,微軟的努力始於十幾年前創立的『Station Q』實驗室。我們相信量子計算有潛力解決很多今天無法應對的難題。微軟的目標是開發出拓撲量子比特——這種方案在技術上極具挑戰,但相比其它技術,可以更高效和連續地進行規模擴展。同時,我們也致力於將量子計算的驚人計算能力普及給每一個人,因此發布了免費的微軟量子計算開發套件和 Q# 程序語言。」

「微軟最擅長的,就是放眼未來的長期投資。我們在 20 年前的投入,正在反哺今天公司的發展。而我們今天所做的投入,則是為了解決 2038 年可能會遇到的問題。20 年彈指一揮間,我已經等不及在期待下一個 20 年了。」

參考資料:

微軟亞洲研究院建院 20 周年慶典演講實錄;

《微軟亞洲研究院 20 周年生日快樂!》,作者: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

《極智探索 創見未來 —— 寫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建院 20 周年之際》,作者: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

註:

文中除成長軌跡、慶典 Logo 之外的所有圖片均為作者攝自微軟亞洲研究院 20 周年慶典現場;

螞蟻金服高級工程師羅昭成對本文亦有貢獻。

-- END --

微信改版了,

想快速看到CSDN的熱乎文章,

趕快把CSDN公眾號設為星標吧,

打開公眾號,點擊「設為星標」就可以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螞蟻金服與電子標準院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推進數據安全行業的標準化
馬雲不當首富;ofo裁員?蘋果剔除iPhone Xs Max組件|極客頭條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