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大人壽3億加碼債權投資,專家提醒「量身定製」風險預案

英大人壽3億加碼債權投資,專家提醒「量身定製」風險預案

來源:原創藍鯨保險

藍鯨保險注意到,近期,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人壽」)認購「英大-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計劃」3億元,並表示,該舉助力國有企業去槓桿,支持實體經濟建設,同時為企業年金提供了優質投資標的。

事實上,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為業內「主流」投資方式,但潛在風險不可小覷,「營口債」幾近違約的警示在前,專家提醒稱,險企應加強風險防範,避免激進投資,發揮險資價值投資的作用,「量身定製」風險應對預案。

英大人壽加碼債權投資,3億申購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計劃

近期,英大人壽公告稱,申購「英大-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計劃」,交易金額為3億元,藍鯨保險查看發現,該計劃由英大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資產」)於今年8月發行,償債主體為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國際」,600011.SH),資金主要用於雲南滇東電廠和雲南滇東雨汪電廠的債務置換、營運資金補充。

公開信息顯示,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為永續權益性融資工具,投資期限為8+N年,投資規模不超過50億元,無固定投資期限,資金結算方式為按日計息,半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還本。投資收益率方面,投資滿8年收益率最高為5.9%,滿10年及12年,利率相應增加。

從股權關係來看,英大人壽、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財產」)、國網英大集團共同發起設立英大資產,其中,英大人壽持有英大資產50%股權,故此次交易構成重大關聯交易。

該項投資中,交易雙方也各有所謀,從英大人壽角度來看,該計劃將保險資金與電力行業對接,是支持實體經濟、助力國有企業去槓桿、推動產融結合的重要成果,同時為企業年金提供了投資標的。

華能國際則表示,該債權投資計劃有利於擴寬融資渠道,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將在有效增加公司運營資金總規模的基礎上,降低公司負債水平」。

事實上,除該筆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外,英大人壽今年還投資了四川鐵投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據藍鯨保險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英大人壽共投資7項資管產品,去年投資3項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投資規模6.5億元;今年,除「英大-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外,還認購「英大-四川鐵投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1億元,同時認購2項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投資規模2億元,截至目前,累計投資規模6億元。

近兩年英大人壽資管產品投資計劃

對比來看,不難發現,英大人壽今年在基礎設施債權投資投入上略有「加碼」。對此,英大人壽也對藍鯨保險回應表示,「公司2017年至2018年均進行過多筆債權計劃投資,相關投資項目均符合公司自身的風險偏好」。

基建債權計劃如何「防雷」?科學決策避免激進投資

事實上,險資通過各類投資計劃對接實體經濟已是行業常態,其中又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為「主流」。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2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共註冊140項資產管理產品,累計註冊規模2754.0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75項,註冊規模1811.64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63項,註冊規模887.40億元;股權投資計劃2項,註冊規模55.00億元。

從投資規模佔比來看,前10月,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佔比65.78%,同比上漲約16個百分點,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規模佔比分別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10.7個百分點。綜合來看,今年前10月,無論是產品數量還是投資規模,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均占首位。

2017年、2018年前10月資管產品註冊規模分布(單位:億元)

由於保險行業存有大量長期沉澱資金,投資期限、規模均與基礎設施資金需求相匹配,且基礎設施債權投資基礎以固定收益為主,資金成本相對穩定,不少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背後更有地方政府「身影」,但不可忽視的是,亦潛藏風險。

英大人壽就曾險些「踩雷」,據了解,2012年末,光大永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資管」)註冊「光大永明—營口港債權投資計劃」,募集資金20億元,投資期限為7年,償債主體為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資金用於營口港鮁魚圈港區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等8個基礎設施項目,英大人壽認購該產品1.5億元。

據了解,該債權計劃按季度付息,需在第6年及第7年償還相應本金,今年6月,臨近償還本息時,卻因港口資金短缺,或無力償還引起業內討論,好在「虛驚一場」,後應期償付。

華能國際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是英大人壽在「風波」後進行的首筆基礎設施類投資,項目風控程度是否加強?「是經過充分的項目調研的前提下做出的決定,確保項目風險可控且符合公司對投資收益的預期」,英大人壽對藍鯨保險說道。

事實上,除險企加強風控外,監管部門也在嚴格把關險企投資端風險,去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即強調險企要做好投資後續的風險管理。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藍鯨保險分析道,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地方融資平台信用風險上升情況下,險企需慎重選擇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同時加強後續風險管控,「科學決策、周密計劃,制定出與之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

宋清輝也提醒稱,當前經濟環境下,險企在參與各類投資計劃時應加強風險防範,避免激進投資,發揮險資價值投資的作用。(藍鯨保險 熊一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推特稱發現可導致用戶信息泄露漏洞 股價跌幅擴大至4%
聯合醫務就潛在收購與第三方進行討論 尚未訂立具體協議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