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何須破萬卷,一本《千字文》就夠了

讀書何須破萬卷,一本《千字文》就夠了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智慧的結晶,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們的傳統文化教育。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其中,《千字文》被認為是「中國社會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問世最早、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流傳至今已有1500多年。

胡適從五歲時就念過"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兩句話,當了十年大學教授以後,還是不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

顧炎武說:「讀者苦《三蒼》之難,便《千文》之易,於是至今為小學家恆用之書。」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此書為「絕妙文章」。

《千字文》創作於南北朝的梁代,傳說是當時梁武帝消衍為了教諸王書法,所以就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後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興嗣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千字文》也就此誕生。

《千字文》全文共二百五十句,一千個漢字,單字不重複,四字可成句,兩組一韻,前後貫通,千字可成文,對仗工整,條理清晰,讀誦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是一部濃縮的識字百科。

它不光能識字,其中所包含的內容全面,將自然、生活、修養、道德、國家政事、理想抱負全都囊括其中。不僅如此,每句話,每個字中所蘊含的哲理和典故,更能引人深思。難怪著名作家、編劇、出版人野夫說道:「平生不識千字文,縱是英雄也枉然。」

正是因為《千字文》涵蓋的內容太過龐雜,所以大部分讀過它的人也難以讀懂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讀書何須破萬卷,

你只需掌握一本《千字文》就夠了

《赳赳說千字文》由著名媒體人、作家,喜馬拉雅「赳赳說字」主講人胡赳赳老師所著。它以《千字文》為範本,從字的字根延展開來,講述《千字文》中一千個漢字的前世今生,讓人們對《千字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千字文》全書內容可概述為四部分:生我之前的天地先王,我生之後的做人準則,我生之後的社會面目,我如何超脫處世。

作者在《赳赳說千字文》一書中對《千字文》的內容作出了詳細的解釋說明。

比如,《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是一個對仗,天地對宇宙,玄黃對洪荒,這是古人寫文章的一種方式。對仗能夠讓漢字、漢語特別地鏗鏘有力,產生對照和整齊的美感。這句話是說創世之初,天和地呈現的顏色分別是黑色和黃色的,整個宇宙在時間和空間的開端呈現出一片洪水汪洋的感覺。

「天地玄黃」最初來自於《易經》,意思是天地未分,玄黃交雜,無法分辨的樣子。

如今我們對漢字就處於「認」的階段。只是用它看書、讀報甚至寫作,但並不「識」它,對於它的過去以及本來意義根本一無所知。

我們想要了解一個漢字,不僅要知道這個字今天的引申義,更要知道它過去的本來義。這樣,我們對漢字才實現了從「認」到「識」的飛躍,才算得上是「認」「識」漢字。如果我們只知漢字的引申義,不知其本來義;只是「認」字而不「識」字,那又和不識字有什麼區別?

所以,要回到漢字的源頭,從字根意義上,重新梳理、解釋、印證漢字的流變。把字中包含的學問、智慧說清楚。與市面上其他解字書的串講形式不同,書中按照《千字文》的順序,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始,逐字講解。

從每個字的本義講起,到其演變過程中的衍生義,再到現如今的引申義一一為你講解。

同時,將漢字在演變過程中所體現出的生活哲理與廣泛影響,給現代人生活、工作以啟示,幫助現代人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和難題,從中悟出人生大智慧。讓人們在社會中不會上當受騙,不會變成無意識的烏合之眾。

書中更是圍繞每個字的考據(科學)、義理(哲學)和辭章(哲學)三個重要角度來解字,著重體現出「一字一智慧,字里有乾坤」對生命的偉大影響。

考據就是科學,考證一個字的來源和變遷,沒有定論的,給出各種合理的假說;

義理就是哲學,對一個字的字義,其中蘊藏的巨大信息量和智慧,生髮為形而上的探討,這其中就有傳統文化的內涵;

辭章可看作是美學,古人在詩詞典章中,如何創造性地運用這個字的,並帶給我們審美上的旨趣。

如「弔民伐罪,周發殷湯」中的「民」字,我們所認知的「民」,指代廣大老百姓。就好比現在的「人民」「公民」,都指地位平等且具有相同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但在最初,「民」的本義是把人的眼睛刺瞎,使他變為喪失人身自由,沒有權利,低人一等的奴隸。

知道了一個字的本義和引申義還不夠,還要懂得它是如何應用,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如何正確地反映我們的社會,這也是了解字的一部分。

《千字文》中的每句話都能反映出當時生活或社會中的現象,也能映射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其中每個字都蘊藏著它特有的深度和意義。

因此,只有知道《千字文》中一千個字的本義,掌握字里的乾坤和智慧,從而明了做人的準則和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樣才算讀懂了《千字文》,才算是識字,才能應用好漢字,才能和別人拉開差距。

為人不識千字文,

便稱英雄也枉然

《赳赳說千字文》不僅是一本適合成年人閱讀、具有文學價值和研究價值的讀物,也是一部適合孩子閱讀的蒙學教材和識字百科。

不少老師和家長將《千字文》作為孩子學習漢字的啟蒙讀物。但僅僅背誦《千字文》,知道一個字怎麼寫、怎麼念,未免枯燥又不容易理解,結合《赳赳說千字文》,讓孩子在識字之初,了解每個漢字的本義及其演變過程,讓孩子對文字學紮下根來,更好地親近國學,打下良好的文字學基礎,把漢字中的學問發揚光大,讓學習漢字更加有意義,從而對《千字文》有進一步的了解。

各界名人聯袂推薦,

識字如識人,要識就識那些受益一生的字

現在,很多作家以及文字工作者對於漢字的應用都比不上前輩大師,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文字的領會程度不夠,所以寫起來,其中未免少了很多味道。要知道,文字穿越古今而來,有古今之用、變化之道。

這個變化之道,我們完全是隔膜的。尤其是簡化字又擺了一道,就更加不知道其來有自了。而文字中有造型之源,有義理之源,這個源我們不去找,就相當於面對一個地下礦藏,有基礎能源而不去發掘。

認字我們都會認;識字可能得要從頭學,「識字」是為了回到常識,這一塊常識以前割掉了,現在要補回來——知道一個字的歷史、來源,將其轉化為常識。這樣在應用上,水平自然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想讀懂《千字文》,如果你想知道漢字的前世今生,如果你想找尋中國文化的「根」,如果你不想淪為烏合之眾,就讀《赳赳說千字文》。這本書帶你解讀《千字文》,走向漢字源頭,重識漢字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時的罕見照片
和珅貪了十億,臨死前下了一道密令,保全後代300年!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