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苔蘚,它們在裸地荒原上貼出第一張綠色的生命宣言。」

「苔蘚,它們在裸地荒原上貼出第一張綠色的生命宣言。」

《椰風裡俚語鄉音》陳永鏘

2008年,陳永鏘60歲了,這一年,他畫了60棵樹,舉辦了一個畫展叫「樹——陳永鏘花甲抒懷」。

那個時候,我還未認識陳永鏘,沒有看過他的這次畫展,但畫展後出版的畫冊,我認真地拜讀了。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幅是嶺南地區司空見慣的菠蘿蜜樹,畫面上碩果累累,畫名為《地義天恩》。第二幅畫名叫《春在山林雲水間》,畫面上是兩棵老樹,正在春風中泛綠。第三幅是一棵老樹與一棵老藤,畫名叫《草木同春》。接著是各種各樣嶺南亞熱帶地區常見的樹與花,瓜與果。

看得出,畫冊上頭幾幅畫,是精心挑選過的。樹無私地把各種果實獻給人間,沒有索取一點回報,當人們在品嘗嶺南各種佳果時,除了品味出生活的甜,是否能品味到地義天恩?

陳永鏘以他對自然的理解,畫出了樹的靈魂。因為樹的「不要」,人類在向它無止境地索取時,慢慢形成一種貪慾。

《初夏》陳永鏘

泰戈爾曾經寫過樹與樵夫的故事,樵夫斧頭把壞了,向樹要一枝樹丫做斧把。樹給他了,斧把修好之後,樵夫連那棵大樹也砍倒了。

倒下的是大樹,也是人類的良心。

陳永鏘並不把樹當作宇宙的唯一主體,在他眼裡,樹是大地中的一物,所以他又把樹放在一個初春的時節里,讓兩棵經歷滄桑的老樹,長出一枝又一枝的新綠,生命有了輪迴的感覺。

我不知道,陳永鏘在畫這幅畫時,是否想起過他已經在天堂里的父親與母親。在春天裡長出的葉子,在秋天裡也會飄落,這種一葉知秋的感悟,能使我們看到一個更大的生命體……

在陳永鏘的眼裡,不管是草還是木,都會在春天裡萌生。但陳永鏘始終在畫外音的文字里,把自己當作一棵小草。畫面上,小草沒有仰望大樹,大樹也沒有嘲笑這棵小草,這種平等的自然關係,可以看出陳永鏘「與眾生和唱」的人生哲學:平民,平等,平視。

《木棉落朵不飄英擲地聞其聲》陳永鏘

畫家是藝術的母體,他的作品會流淌著他的血。畫60幅八尺整張的樹來慶祝自己的花甲之年,讓人看到了春暖花開,瓜熟蒂落,葉落歸根的自然現象,對歲月的流逝會安然處之。

人也是自然中的一物,比樹幸福多了,因為人有雙腳和一雙眼,可以到處走走,到處看看,還因為有一個大腦,可以超越自然,進入思想與藝術的世界。

關於樹,陳永鏘在自己的詩歌與散文作品中有過大量的論述,他還寫了篇《樹賦》,認為樹是大地上最值得尊敬的生物。

它開花你可以免費欣賞,它結果了,你把果實賣掉,它不要你一分錢。它長成了棟樑之材,被人砍了,做成了脊樑,又默默無聞地盡職守,為人間遮擋風雨,自己被白蟻咬。

2005年陳永鏘在新疆,穿扮得像詩人

樹開花,但樹不花心,它長在一個地方,就在一個地方活幾百年,幾千年。世事滄桑,人間變幻無常,只要樹在,站在路邊的老屋前,守著家,遊子就能回到故鄉。

我與陳永鏘在他的畫室,多次談過樹這個話題。他說,他喜歡待在這個地方畫畫,是因為這裡有很多樹,自由自在地生長,讓他時刻感受到生命的蓬勃。

人生六十年,選擇樹隱喻生命。還在那年的植樹節,領著子孫在廣州的大地上種下了60棵樹。他說,樹無知於生命的意義,但樹,豎起了生命的尊嚴。

《依稀夢裡到家園》陳永鏘

在大自然的無言生命中,陳永鏘不僅仰慕樹,還敬重著小草,甚至小小的苔蘚。他寫道:「苔蘚渺小得連太陽都沒有留給它們顧影自憐的影子,但它們在裸地荒原上貼出第一張綠色的生命宣言。」

藝術不只是簡單地再現自然或表達自然物象,它是一種觀念的意象,使人可以在世俗生活中獲得精神的自由。

編輯 | 漁公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大量名人夫妻合照,實屬珍貴!
書法家不是單純寫字,而是進行藝術創造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