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早於華為三星發布摺疊屏手機 柔宇搶跑但價值不大

早於華為三星發布摺疊屏手機 柔宇搶跑但價值不大

[釘科技述評]在水滴、劉海、雙屏、滑蓋等設計之後,智能手機下一個被廣為看好的設計是摺疊屏。

三星一直被認為是這項技術的引領者,畢竟三星本身就具備極強的顯示屏幕研發和生產能力。特別是在AMOLED屏領域,三星是全球的霸主。

在京東方的支持下,華為最新的Mate 20 Pro也搭載了國產柔性AMOLED屏幕,華為方面也表示將在明年推出摺疊屏手機。

當外界認為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將在三星和華為之間產生的時候,意外出現了。一家名為柔宇科技的公司,在2018年10月底宣布發布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柔派(flex pai)。

即便是熟悉手機行業的人,對這家企業恐怕也知之甚少。至少在終端層面,這家企業從來都不會出現在IDC、賽諾等知名市場調查分析機構銷量、出貨量榜單中。

早於三星、華為發布摺疊屏手機,如「掃地僧」般隱秘在行業中,柔宇科技有點「一鳴驚人」的感覺。

不過,釘科技分析發現,搶跑摺疊屏手機市場的柔宇科技,並不會因為一個「首發」就奠定市場優勢,而由於技術、生態、市場都不夠成熟,柔派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公開信息顯示,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並在2014年就發布了首款柔性屏,2018年E+輪融資後,估值達50億美元。

在柔宇科技的發展歷程中,釘科技注意到,2018年6月,柔宇科技的全球首條類6代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正式點亮投產是一大關鍵節點。正是這條產線的投產,才支撐了柔宇科技摺疊屏手機的搶先面市。

不過,與另一家中國顯示產業巨頭京東方相比,這條產線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耀眼。因為,早在2017年10月,京東方(BOE)成都的6代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就已經量產,這是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量產的6代柔性OLED面板線。而如果放眼到國際,三星早在2015年就量產全球第一條6代柔性OLED生產線。

對比柔宇科技來看,其2018年才量產類6代柔性產線(5.5代線),無論是時間上還是技術上,都不及京東方和三星。所謂的「全球首條類6代線」,意義不知何在?

可以看出,在顯示屏領域,三星、華為(有京東方支持)只會比柔宇科技更強,而不會更弱,但為何三星、華為在摺疊屏手機的發布上卻落後於柔宇科技呢?

在釘科技看來,這是巨頭們基於對手機整體體驗的考慮,當然也是基於對用戶負責的考慮。畢竟,除了顯示屏技術需要不斷打磨之外,軟體生態方面至少今年還不具備完善的條件。

在剛剛舉辦的三星SDC(開發者大會)上,三星方面展示了摺疊屏技術,還有One UI。據了解,三星One UI是和谷歌進行合作研發的,這套UI可以同時運行在摺疊屏產品上和非摺疊屏產品上,而且通過交互的改進讓兩種不同形態的產品都有相近的操作體驗。

而谷歌方面也宣布,開始對摺疊屏設備提供系統支持,未來將會提供各種開發平台供開發者針對摺疊屏設備進行開發和適配。

也就是說,谷歌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較為成熟的系統來全面支持摺疊屏設備和應用,因此當下就匆忙推出的摺疊屏手機,其軟硬體的整體體驗,會好到哪去?

而就產品來看,雖然柔宇科技的柔派已經正式發布,但消費者並不能馬上買到。在柔宇科技官網上,釘科技注意到,FlexPai柔派消費者版6GB+128GB售價高達8999元,且需要支付1000元定金才能預約購買,而定金不接受退款。至於發貨時間,是要到12月底才會陸續發貨。

另外,釘科技注意到,柔宇科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柔宇的產線規模保證了柔派能實現大規模量產。但就市場規模來看,專業產業諮詢機構群智諮詢(Sigmaintell)預計,2019年全球摺疊手機規模預計只有約90萬台,且主要來自三星和華為。

柔性產線不是最先進的,軟體生態還不夠成熟,價格高昂且沒有現貨,柔宇科技摺疊屏手機的這次搶跑,除了再次博得一個「全球首發」的頭銜外,並沒有太大的價值。(本文由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聯想手機的守望與進擊:堅持高性價比,用AI四攝再掀普及風暴
液晶警鐘敲響 海信激光電視將下探到70英寸 全色技術呼之欲出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