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3種舉動是孩子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再不糾正小心養出個白眼狼

這3種舉動是孩子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再不糾正小心養出個白眼狼

文|文兒

周末難得有時間,我去閨蜜蘭蘭家裡做客,正好遇到母子倆在鬧脾氣。問了後知道原來孩子不寫作業非鬧著看動畫片,蘭蘭一時生氣就訓了他幾句。誰知道孩子就開始不停哭鬧,嘴裡還嚷著討厭媽媽,讓蘭蘭非常傷心。把孩子哄去隔壁後,我對蘭蘭說你也太慣著孩子了,放我家早揍了。蘭蘭說家裡就這一個兒子,以後還指望他養老呢,不寵著可怎麼行。我聽後哭笑不得,只好告訴蘭蘭,這3種舉動是孩子不孝順的信號,家長再不糾正小心養出個白眼狼。

過度依賴家長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一句話:慈母多敗兒。意思是家長對孩子太過寵愛,反而養不出好孩子。就像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家長會過度照顧孩子,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上也不撒手,結果就是孩子長大了還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成了我們說的媽寶。而這些媽寶最擅長的就是推卸責任,喜歡把自己的失敗歸咎到他人身上,不僅工作上會如此,以後在對待父母方面也一樣,若父母遇到問題和困難,還是第一反應就是逃走。

自我為中心

比如說我閨蜜蘭蘭的兒子就是這樣,不光因為家長的寵愛,也因為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的過分重視,讓孩子以為自己是家庭中心。這樣長大的孩子特別自我,只更關注自己的需求,比起要求是否合理,更關注目的有沒有達成。比如之前新聞事件上,因為貧困母親無法支付自己的留學費用、就揮刀相向的那個男孩,就是自我為中心,從小不懂體貼他人想法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理解家長的辛苦,自然就難孝順。

拒絕分享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分享的義務,這沒錯,然而只有不負責任的家長才會縱容孩子這種現行為,因為自私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上的選擇,還是一種行為習慣。孩子一旦養成這種自私的行為模式後,父母的晚年生活就充滿了各種隱患。尤其在孩子物質生活不夠優渥時,就很可能把父母視為累贅,甚至拒絕供養父母,到時候再指責他是白眼狼怕是沒有任何用處。

你家孩子也是其中之一嗎?如果不是,恭喜你教育出了一個溫柔體貼的好孩子。如果有的話就要快點糾正了。既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孩子將來。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媽媽有這3種習慣,既傷老公又害孩子,真的是家庭不幸
不要彩禮你婚後幸福嗎?有這幾個問題在,你應該過得挺艱難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