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元代王蒙的山水畫《太白山圖》手卷與明洪武胡惟庸案的故事

元代王蒙的山水畫《太白山圖》手卷與明洪武胡惟庸案的故事

山水畫真正獨立成為一種畫種,是從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開始的。從五代到北宋,中國山水畫才開始大放光彩。之後,成為中國畫中的王者榮耀。

在元代有四個人,因為山水畫得特別好,在畫壇上並稱「元四家」,他們就是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

王蒙山水非常彪悍,打眼一看,密不透風,恨不得宣紙上每一塊空白都要填滿。

他的牛毛皴、解索皴,細密繁複,一層一層的彎彎繞繞,密恐患者看了可能會引起不適,但什麼都阻止不了他非常努力的炫技。他雖然畫的也是青山秀水,但畫里掩蓋不住他那顆不甘寂寞的心。

王蒙出身非常牛叉,跟著外祖父趙孟頫學畫。40歲左右,王蒙隱居在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這段時間,他時常和朋友黃公望、倪瓚一起畫畫,創作了不少精品。

一次,他到寧波城外的天童寺做客,並住了一段時間,此間便畫了一卷《太白山圖》,非常細緻地描繪了天童寺前的二十里夾徑松林,送給天童寺住持方丈,當做紀念。

王蒙的《太白山圖》畫浙江太白山天童寺及其周圍景物,著重描繪天童寺前二十里夾徑松林。畫面上松林蒼鬱茂密,蕭寺殿閣、草堂茅屋掩隱其間,騎者僧侶各行其道。樹木不下數十種,青紅間施,曲盡山林幽致。章法嚴謹,結構深邃。筆法尖細,別具一格。畫上卷首作小篆書「太白山圖」四字,卷末鈐白文「王蒙印」一印(史家疑為後添)。此畫原為天童寺所有,後一度由明代沈周收藏,明後期入項元汴之手,清初則由梁清標、安儀周先後收藏,後入清宮。

《太白山圖》密但是不難受,很舒服,很醒目,很吸睛。

題跋書法

翻轉手機,看高清全圖。

畫面上松林蒼鬱茂密,蕭寺殿閣、草堂茅屋掩隱其間,騎者僧侶各行其道。樹木不下數十種,青紅間施,曲盡山林幽致。章法嚴謹,結構深邃。筆法尖細,別具一格。

畫最後有一段清晰的裁割痕迹,據說這背後還隱藏著一段傳奇歷史。

原來王蒙70歲時,元朝滅亡,明朝建立。經常和明朝達官貴人們來往,王蒙的畫名遠揚。但命運和他開了大玩笑,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時,王蒙曾經到左丞相胡惟庸相府,去欣賞古今名畫。

胡惟庸案,明洪武四大案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王蒙啥壞事也沒幹,就因為去胡府看了字畫,被當成了胡惟庸的同黨,可憐80歲的王蒙,哪兒受得了大牢里的折磨,不就就死在獄中,令人唏噓。

王蒙入獄的消息,傳到了浙江天童寺僧人的耳中,為了避過這場大禍,僧人們便趕緊將《太白山圖》最後部分的王蒙印章,裁割下來,秘密收藏。這卷畫表面看上去,就是一幅無名畫,因為得以保全。

直到胡惟庸案逐漸平息,僧人們才又小心翼翼地把它補接回去,使它恢復了原來的面目,就是我們如今看到這幅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馮錯草書《范冰冰帖》
兒童學書法培養興趣比寫好字更重要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