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詞,相反相成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詞,相反相成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

蘇軾一貫比較關心和同情百姓的疾苦,他主張輕徭薄賦,認為民富才能國強,可惜最後卻被貶黃州。他在黃州時生活窘迫,不得不開墾東坡上的荒地。可是這塊土地荒蕪了很久,早已變為瓦礫堆了,又正值大旱天氣,蘇軾費盡心力,才收拾出一塊有點像樣的農田。此時他更感到百姓種田的辛苦,於是寫下這首詞,表達內心深處的憂慮。

浣溪沙

宋代:蘇軾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

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

尊前呵手鑷霜須。

這首詞創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冬,蘇軾被貶黃州時毫無田產,雖然在黃州日子比較苦悶,但是有詩酒相伴,蘇軾慢慢地就開始習慣、並有點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黃州太守徐君猷經常來看望他,有一次他來拜訪蘇軾,蘇軾一高興就酒喝多了,第二天酒醒之後,蘇軾見大雪紛飛時,於是詩興大發。

詞的上片描寫雪景,並由此聯想到來年豐收的景象。詞人酒醉之後依稀聽見風聲大作,卻記不清何時醒來,天亮時已是一片銀裝素裹的雪白世界。瑞雪兆豐年,先生想像著明年稻麥千車的豐收景象,為百姓們能夠飽食感到慶幸,心裡念叨著,只要百姓能吃飽我就不愁了。

不過這只是先生的一廂情願,「雪晴江上麥千車」,看似美好的前景,可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豐年也不一定能吃飽飯,所以這只是一種美好期待,其實先生內心卻增加了更多的憂慮。蘇軾的這種「愁」 是對國計民生的憂念,由喜到愁的轉變,展示的是特定環境下的思想變化過程。

下片回敘前一天徐君猷過訪時酒筵間的情景。歌女臨風而立,身邊飛舞的雪花如柳絮,她那紅潤的嘴唇酒後顯得更加鮮艷,如櫻桃般絢爛,我卻在酒杯前吁氣搓手,捋著已經變白了的鬍鬚,思緒萬端。

詞人攝取「呵手鑷霜須」這一典型的動作,增強了形象性和含蓄性,揭示了詞人被謫貶後特定環境中的憂思,再襯以白雪縈繞翠袖,以及鮮艷的絳唇進行對比,更加蘊含深刻。

這首詞先是比較明快,然後又顯得深婉,上下兩片彼此呼應,互為表裡,表現了詞人一個晝夜的活動和心境。作者以樂景表憂思,以艷麗襯愁情,巧妙地運用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揭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蘇軾曾這樣描述他在黃州的生活,「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鬚。」先生說,飢餓的肚子里只有詩詞,衣服上編織成結,潮濕的柴火像桂木一樣寶貴,難見的米粒就像珍珠一樣珍貴,誰能和我在寒天里捻著鬍鬚吟詠詩句?

讀完這首詞,我們一方面為蘇軾在黃州的艱難處境而嘆息,另一方面也為他為百姓而愁而讚美。先生不為自己的生活窘迫而焦急,「但令人飽我愁無」,這是多麼博大的胸懷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描寫病的古詩詞,時節薄寒人病酒,樂事回頭一笑空
徐再思描寫秋雨感情真摯,枕上十年羈旅愁,江南二老讓人憂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