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虛雲禪師的一首詩,好事竟從閑里過,故鄉多在夢中游

虛雲禪師的一首詩,好事竟從閑里過,故鄉多在夢中游

轉眼之間,秋去冬來,一場冬雨告別了深秋的挽留,一陣寒風讓人領略到寒冬即將來臨。山林里的冬天卻似乎來得稍晚,彷彿秋的風景還沒有看夠。但住在山林里的一位禪師卻無心賞景,到底是何緣故,下面這首詩會告訴你。

贈一全上人

虛雲

一卧溪山數十秋,不知白髮已盈頭,

詩能入骨情應碎,話到離群淚自流,

好事竟從閑里過,故鄉多在夢中游,

那堪更聽檐前雨,點點聲聲滴未休。

虛雲(1840—1959),俗姓肖,名古岩,字德清,自號虛雲,祖籍湖南湘鄉,出生於福建泉州,曾主持真如寺的修復工作。虛雲出生仕宦之家,父親肖玉堂官至泉州知府,望子成龍,要他學八股文,以求仕進。

但虛雲自幼性情恬淡,愛讀儒籍佛典,其志不在功名。父親利用種種辦法都未能逼他就範,後來他至鼓山湧泉寺剃度,隨即隱居岩洞,持頭陀行,靜心觀坐三年。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鍾,行遍天下,學經參禪。後來經肅親王善耆等發起奏請,賜虛云為「佛慈洪法大師」,從此虛雲大師身價百倍,聲譽大振。

大師修行不僅自己多看書,也經常與禪師們討論、切磋。有一次虛雲正在講道,聽者雲集,不僅廳堂里坐滿了人,連過道上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香客。雖然人很多,卻秩序井然,大家都默默地聽著,細細地體會著。

聽完後,眾人都陸續散了,只留下幾位德高望重的禪師在一起喝茶、討論。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虛雲大師都一一解答,禪師們都覺得受益匪淺。其中有一位一全上人,與虛雲大師相識很久,卻因為他路途遙遠卻很難相聚,這次多年未見,一全上人便留詩一首,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談談自己修行的感悟。臨別時,虛雲大師有些傷感,也題詩一首作為回贈。

大師動情地說,上山修行多年,春風秋雨,不知不覺幾十個年頭匆匆而過,少年時曾血氣方剛,如今也是鬚髮皆白。雖然平時大家很少見面,但是彼此有詩書往來,情誼深厚。這次難得相聚,又要依依惜別,真是「話到離群淚自流」。您的贈詩深深地打動了我,那些鼓勵我的話,真讓我情何以堪。

虛雲大師又回憶起很多往事,曾經年少輕狂,曾經懵懂無知,如今雖然小有感悟,卻深感肩上的擔子實在太重。「好事竟從閑里過,故鄉多在夢中游」,這些年也虛度了很多寶貴年華,許多故鄉的親朋也慢慢地在記憶中開始模糊,經常在夢中回想起那些快樂的團聚。

虛雲法師一生精進修行,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而感之自然,處之泰然。為光大佛法,護惜眾生,法師曾經九死一生,歷盡辛勞,而不曾有絲毫自得之意。其所籌措善款甚巨,所興工程甚大,而無一絲一毫據己獨享。

每每想到這些,大師內心就覺得很安然。不過他還是覺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太多,「那堪更聽檐前雨,點點聲聲滴未休」,自己也已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聽見檐前雨點點滴滴,更感到要繼續努力,活到老、學到老,就像那雨滴堅持不懈。

其實虛雲大師實在是自謙,不過也反映了這些修行者的內在品性。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過後,不過一捧黃沙。大師們感悟到這些,既有責任宣傳禪理,也感到歲月匆匆,能力有限。人生如薔薇,棄世者鄙其刺,樂世者樂其芬。虛雲大師卧聽檐前雨聲,便知塵世更是躁動不安,難以清凈,於是心有所慮,詩能入骨情應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朱熹飽含哲理的一首詩,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賀鑄這首詩聯想奇特,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