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大山人的鳥,齊白石的鳥,畢加索的鳥:八大真是能頂八個大師

八大山人的鳥,齊白石的鳥,畢加索的鳥:八大真是能頂八個大師

2010年,葉永青的的《大鳥》拍出了25萬人民幣。喏,這就是它的「尊容」——

大肚子,小腦殼,亂長几根毛,這是什麼鬼?25萬?!25塊我都不買!

網民們快樂瘋了,終於又有機會開鍵盤狂歡節了。

「這尼瑪是只大跳蚤吧?還是吸飽血的蚊子?」「這是抽象派吧?我都看抽了也不懂」

「我3歲的兒子畫得都比這好。」「我用腳丫子都比他畫得好。」

還有被自個兒畫的小鳥25塊都沒人氣昏頭,把自個兒繞進去的——「這要也算只鳥,我就是只狗!」

當然少不了祝枝山的《小雞吃米圖》隆重出場——「祝爺這一隻也比它像只鳥啊。」

不到一個星期,總訪問量就達到了1000萬次,一隻胖丑呆的四不象小鳥,又一次的網路狂歡。

其實畫過小鳥的藝術家還真有很多,咱們來看看,誰最有引爆「鍵盤狂歡節」的資本。

畢加索的小鳥。

這是畢加索寄給好友艾呂雅的明信片,鳥是畢加索畫的,文字是「愛你的朋友們」,還有一堆人的簽名,包括畢加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2016年4月,這張明信片現身蘇富比巴黎達達與超現實主義專場拍賣會。

這個大肚子小鳥,跟葉永青那張像兄弟。不過說是「鳥」,其實四不象,肚子是條魚,腦袋不知道是啥,背上還一堆不知道是人還是什麼鬼。

科恩的小鳥

這隻小鳥做了科恩《渴望之書》詩集的封面。

科恩是詩人、作家、歌手、畫家、和尚,出版過9本詩集、2本小說、17張音樂專輯,36歲開始修禪,62歲剃度出家,法號「自閑」,三年後還俗。

科恩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修禪,《渴望之書》中的詩歌是科恩在南加州身心山禪修中心等處寫下的。

「我沿那路程,從混亂到藝術。慾望為馬,抑鬱為車。

我像天鵝航行,我像石頭下沉。而時光遠去,不理我的笑柄。

我的紙太白,我的墨太淡。白晝不肯寫下,夜用鉛筆塗鴉。」

齊白石的小鳥。

1919年,為了躲避戰亂,57歲的齊白石離開湖南老家湘潭定居北京。這是齊白石最艱難的一年,畫在北京不受歡迎,居無定所,生活艱難,不停的搬家。

7月15日,借住在法源寺的齊白石和門人張伯任閑聊時、,忽然看到地磚上有個印子很像一隻小鳥,於是立馬拿來一張紙,趴在地上將這隻「小鳥」勾畫了下來,名「真有天然之趣」。,並題跋:「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閑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余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

從1919年到1957年去世,近40年,齊白石一直保存著這個長只有20.5cm、高只有28cm的小稿。

2010年,北京畫院美術館及齊白石紀念館成立五周年,準備搞一個 「首屆齊白石藝術國際論壇」及齊白石精品展。

齊白石一生創作極豐,如何找到一個突破點,來貫穿他90餘載的藝術歷程。北京畫院翻遍院藏的2000餘件齊白石作品,正是這張小小的圖稿啟發了大家——「真有天然之趣」,這隻輪廓簡略、形態呆萌的小鳥,豈不正像一生飽經世事滄桑,卻依然保持童心的白石老人?

展覽名遂定為「真有天然之趣」,這幅小畫也被放在了展廳最重要的位置。

和八大相比,齊白石作品中沒有太多的冷逸孤絕,滿溢的是對日常生活的熱情,他筆下的蘿蔔白菜雛雞水鴨楓葉鳴蟬蝌蚪螞蚱牽牛荷花,還有他那著名的蝦,除了鮮活的鄉土氣、生活的情致,更妙的就是那份童心。一眼望去,滿紙生機,處處趣意,讓人心生歡喜。

沒有雄偉宏大的場景,只於細微處見真情,鮮艷的濃墨重彩,借鑒也提升了民間大紅大綠的鄉情,為文人畫的意境吹入鄉村的清新之風。白石老人自言「世間事,貴痛快」,觀其作,得八大、徐渭之魂,而又童心未泯,歡喜直接躍然於紙上,痛快之極矣。

能做到這樣,藝術的作用已足夠,不需要再有什麼「偉大意義」。

八大山人的小鳥。

齊白石說自己剛定居北京時,「我那時的畫,學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為北京人所喜愛。」其實只能說他們的畫法有相似,畫意則全然不同。

看看八大山人的鴨子,再看看齊白石仿八大的,就很清楚了。

八大山人行徐渭一脈大寫意,而他的一腔憤懣,又遠在徐渭之上,那不是文人所謂的傲骨,而是奇寒至骨的絕望。徐渭的狂是自找的,是對境遇不滿的發泄;而八大的癲是時代給予的,是對人生慘痛的無奈塗抹。

八大山人作畫有個特點,無論飛鳥、野鴨還是游魚,都瞪著大大的眼白,幾乎不見眼珠,其意或是「白眼看人」,怪異中含著幾分憤怒,幾分嘲笑,「天地間為之一寒」。

總感覺八大筆下的動物是活的,倔,頑,冷,固守著那一方天地,誰也奪不去。

「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這是鄭板橋在八大畫卷上的題詩,劉鄂《老殘遊記》序亦言:「《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後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

這個「淚」和「哭」,不是受了委屈掉眼淚,而是「泣血」。

「八大山人」是朱耷還俗後所取,從59歲一直用到80歲去世,所以凡畫面標「八大山人」者皆朱耷晚年之作。苦痛的人生經歷讓朱耷瘋傻癲狂,孤憤狂塗,他常把「八大山人」連寫在一起,看上去像「哭之」,又像「笑之」。

哭家國之淪喪,笑世人之痴忙,人生至此,方知哭笑不得之慘痛。

畢加索說過,「我14歲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一樣畫畫。」

對於不常接觸藝術的人來說,這些「鳥」可能都不夠好看,似乎跟自家小孩子畫的差不多,看多了你會發現為什麼他們會成名成家,不只是大師光環,還有人生的很多東西。

你看看八大山人的鳥,才知道什麼是大師中的大師,即便是這些名家,也是高不可攀。

余秋雨《青雲譜隨想》說招研究生時出過道「略談你對八大山人的了解」的題,「一位考生的答案是:『中國歷史上八位潛跡山林的隱士,通詩文,有傲骨,姓名待考。』把八大山人說成是八位隱士我倒是有所預料的,這道題目的『圈套』也在這裡。把中國所有的隱士一併概括為『通詩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於在考卷上寫『待考』,我不禁啞然失笑了。」

余秋雨說把所有隱士概括為「通詩文,有傲骨」十分有趣,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有趣」,而是「有效」。咱們國家書中的隱士大多這德性。說起來只能怪這位考生運氣不好,要給他撞到晉代的「八達」,就憑這「大小通吃」的答案,怎麼著也能弄個及格。

而八大山人的筆墨,真的是能頂八個業內頂級的大師。

再回到開頭的葉永青,他畫過100多幅鳥,看幾幅,不服的也可以試試,你能不能畫成他這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蓋茨百萬收藏,林志玲掛在閨房,楊麗萍猛讚揚,他的畫一般人不懂
學長們看新生軍訓很享受嗎?是的!都想過拿著冰可樂西瓜慢慢走過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