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蘭州丨17公里「殺人坡」,不應再用人命來剎車。

蘭州丨17公里「殺人坡」,不應再用人命來剎車。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

1151

個城市故事





11月3日晚上7點,蘭州,G75高速的蘭州出口。


 


太陽已經下山,天色陰沉,許多車在收費站外排隊等候繳費,準備進城。


 


一個大貨車拉著一個架子,完全沒有剎車減速,高速直奔收費站來。


 


Bong-bong-bong……一連串巨大的撞擊聲。這輛失控的貨車,與31輛車連續相撞,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傷,一地狼藉。






昨天,事故原因公布。貨車司機李某,第一次開上這條路。當他從南邊的山坡上開始下來時,他不知道,這個下坡有17公里長。


 


而且盡頭還是個收費站。


 


在這段長下坡的路途,李某頻繁踩剎車。他記不清自己踩了多少下剎車,也不知道剎車片何時從原本的灰黃色,被高溫燒灼成了黑色。





收費站前的中間車道是失控車道。




當發現剎車片失靈後,李某慌張失措,連沿途的避險車道也找不到了。


 


「蘭州南」的紅色大字飛速逼近,一切都太遲了。


 


他如果看點新聞,就會知道這是個「連環奪命坡」。







蘭州是黃河邊上的小平地,城區外幾乎都是黃土高坡。這意味著進入蘭州的高速,只能是下坡路。






蘭海高速新七道梁隧道至蘭州南收費站,就是這段超級長的下坡路。


 


新七道梁隧道為全路段最高點,海拔2612米,隧道出口以北至蘭州南收費站,為連續17公里的下坡,海拔落差約500米,平均坡度約2.9%。





紅色線路為蘭州南收費站往南的17公里長坡。




這17公里的長下坡,早已是個「連環奪命坡」:


 


2005年6月13日晚,蘭州南收費站出口約200米處,一輛冷藏車失控連續撞上5輛車,最後衝進附近飯館門前吃飯人群,4死7傷。






2010年10月30日晚,事發收費站以南500米處,一輛加長挂車逆向行車,與一輛小轎車和一輛摩托車相撞,之後掉入路邊大坑中,致7人死亡,1人受傷。


 


自2004年12月底開通至2013年6月15日,這段長下坡路段共有240輛車輛失控,造成42人死亡,55人受傷。


 


其中有18次是失控車輛直接衝進了蘭州市區,造成31人死亡,36人受傷。






交警早就有所行動。從2005年8月起,交警長期駐守在這個路段,對途經的重型大型貨車、客運車輛和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進行逐車登記、檢查和發放警示卡。


 


今年春運期間,當地交警還發布一份出行提醒,裡面提到這段長下坡易剎車失控,過往車輛應低擋低速,減速慢行。





知乎網友李雷發現,距離蘭州南收費站2公里開始,密密麻麻全是減速帶。




然而,有多少司機會乖乖地按規範下坡呢?


 


很多司機到了高速,習慣掛著高速擋,一路狂飆。即使是貨車司機,一些人也為了省油,習慣用正常速度往下跑,而不是換低檔減速。






如果下坡路只是幾百米,踩兩腳剎車就過去了。但如果是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數噸的重量經過長時間加速,有著巨大的慣性。


 


長時間剎車後,在車開到下坡路段盡頭時,剎車片因溫度過高而失去了制動功能,他就只能眼睜睜地衝上去……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隱患,交警在坡路沿途安裝了路況警示牌,還建了4處緊急避險車道。蘭州南收費站前約1.5公里處,有該路段最後一個避險車道。





避險車道,實際上是一段上坡路段,失去剎車的車輛可以衝進避險車道,通過上坡路段消耗掉能量而停下來。但是17公里上只有4處避險車道,這個數量還是少,失控車輛引發的事故依然高發。




這條路上所有的預防措施,只對想要預防的人起效。

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李某「忽略」了所有安全的可能性。







除了蘭州,在廣東,有一條更嚴重的「死亡高速」。


 


京港澳高速粵北段,連接著韶關和廣州。這條只有109公里長的路,從2003年開通到2005年底,總共發生交通事故355起,造成250人死亡,522人受傷。





京珠高速粵境北段。




2003年4月3日,高速通車。就在當天下午,三輛貨車追尾。不到半個小時,又一起貨車事故。


 


到第二天早上7點,這條高速上就發生了5起事故,1人死亡。


 


一個月後,事故達到28起,9人死亡。無一例外,都是大貨車追尾。





2012年10月5日,京港澳高速韶關乳源段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9輛車連環相撞,其中兩輛車起火,致7人當場死亡。




這條高速當然也有避險車道。但眾所周知,中國貨車超載嚴重,哪怕進了避險車道,超載的貨車根本停不下來,而是一頭撞向盡頭的山坡。


 


兩年內,前後共有14人死在了避險車道里,避險車道變成了死亡車道。





《走近科學》「死亡高速調查」。




交警們終於發現,所有的事故都發生在沿途的3個下坡路段,其中大多都集中在一個大下坡下,這個下坡長達13公里。


 


2005年4月,公路管理部門終於開始改造這條「死亡高速」:增加大量警示牌;鋪設更好的防滑材料,增加摩擦係數;修建加水站,讓貨車可以用冷卻水箱為剎車片降溫;改造避險車道……但這一切,背後是2年總共210條人命的代價。






改造過後,這條路的惡性事故是少了許多,但直到現在,依然有超載的司機經歷了13公里的下坡後,剎車失靈,永遠留在了這條公路上。


 


往往每一處被忽視的細節,卻真正影響了生死。





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北段路線,客貨車混行,貨車超載嚴重,這路段被稱為「貨車殺手」。







在蘭新高速上,警示牌、避險車道也都有,但一個莫名其妙的設計出現了:


 


你設想一下,如果在下坡的盡頭,出現了一個收費站呢?


 


對於不熟路的司機來說,這哪是收費站,分明就是鬼門關!






從2013年9月起,蘭州城區實行貨車限行。臨近凌晨,大貨車成群結隊,等候經過這裡進城。天越晚,收費站前越忙碌。


 


事故現場目擊者回憶,當時進入蘭州城區的車輛特別多,大約距離收費站約100米左右出現堵車。失控而來的貨車,正好又碰上等待進城的大貨車……






如果沒有這個下坡,


 


如果司機早點看到了警示牌,


 


如果司機按規矩掛低檔下坡,


 


哪怕他發現後開進了避險車道,


 


如果沒有這個收費站……


 


所有事情的原因,不會只有一個。貨車超載、不合理的駕駛習慣、知道事故頻發仍毅然挺立的收費站,共同構成了最現實的中國公路境況。


 


每一輛超載的大貨車,就像一個巨大的炸藥包。

而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個導火索。






那麼多車出事故,那麼多人傷亡,如果發生在煤礦上,就是轟動全國的安全事故。


 


但是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發生在這些卡車上,只是一次爆炸新聞而已,不算是安全事故,也沒有人追究監管部門責任,更沒有人追究道路設計方的責任。


 


這和前文的13公里長坡、突然變窄的秦嶺隧道等一樣。

我們不能依賴每個人的自發自覺性,所以我們依賴規則和制度的設計,哪知設計出了問題。





去年8月,秦嶺隧道外發生一起嚴重車禍,造成至少36人死亡。事故原因是道路設置問題,加速車道與貨車道間分界線比規定少25厘米,影響司機視認。西漢高速從2007年9月至2017年8月,10年間已造成139人喪命。其中不少是在秦嶺隧道群內發生。




貨車怎樣才能更容易看到警示?避險車道能不能改進?收費站有沒有更好的選址?這些細節,必須得到重視,不然「炸藥包」隨時還會再來。


 


城市的細節設計,應預防或減少駕駛危險,使任何人犯下的錯誤都不足以致命。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凌晨12點,6萬男女鑽進玉米地,只為一夜暴富
匠心?千萬別被這些人騙了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