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無暇也要讀書

無暇也要讀書

無暇也要讀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無暇也要讀書

羅志田

學界也是一種江湖,一入其中,每每身不由己。當記取清儒所說:「人雖至促迫之時,亦必有一二刻之閑,可以安坐讀書。」

每到年終的時候,總有些報刊讀書版的朋友來問問今年讀到什麼好書。至少近幾年來,這是我最覺尷尬的時候。號稱讀書人,居然說不出一年讀了什麼書,怎一個羞字了得!

書不是沒有讀,可都是為專業而讀,或讀的都是與研究直接相關的書。長此下去,也就會淪落到工具性地讀書;說得高雅一點,最多也就是知識性地讀書。目不斜視日久,漸漸就會目光如豆,與匠人漸近,而與真正的讀書人相去日遠,甚至可能淡出其行列了。

無暇也要讀書

似乎傅斯年曾說,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那剩下的三小時不能計入「一天」之中,要留出來思考。學而不思,不成其為學者。我想,讀書人也不能將全副精力都用於讀專業書,否則只會成為讀書匠,而不再是讀書人。即使退至研究的層面,學術不能沒有積累,而學術積累不能只是專業的,更不能只是與研究題目直接相關的,否則又從何觸類旁通、說什麼左右逢源?

然而如今的中年人,家裡不說,在學術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尊老愛幼的同時,還擔負著學術生產主力軍的任務。即使那些正在步入老年的中年人,看起來似乎已可不受各種功令性指標的束縛,實際卻遠沒有那樣輕鬆。昔人常說的江湖,其實就是一種社會。任何人只要成了社會人,都不能不對社會有所妥協。學界也是一種江湖,一入其中,每每身不由己。面對各種與時相偕的任務和邀約,即使頻繁「說不」,依然應接不暇。

無暇也要讀書

有一篇很想寫的論文,幾年前材料搜集就大體完備,自信超過他人不少;也已完成了兩萬字的詳細提綱,曾用以開會。大約只要再有兩三個星期的完整時間,就可以成稿。但幾年來就是沒有這樣的兩三個星期,該文迄今仍處於引而不發的狀態。我曾因此借了一位學生的書,總未歸還。幸好那位學生頗有同情心,且又讀了本系的研究生,可以容我「續借」。但我猜若說就差兩三個星期的時間而不得,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

然而這確實是我這個年齡的學人所面臨的實際狀況,表面上看著「成果」數量似乎不少,卻大多是趕出來的。史學最講究「言有物」,要見之於行事,非空言可了。若非尚有些微積累,絕對無法應付。且因都要限時完成,往往文章寫大了,還只能換個小些的題目。這樣題目越做越小,總試圖在小中見大,其所能見之大,怕也有限。根本的問題是,治學若不從容,焉能寫出言有物而有深度又能見其大的文字?

無暇也要讀書

清儒龍啟瑞曾說:「人雖至促迫之時,亦必有一二刻之閑,可以安坐讀書。」這是很多古人追求並實踐的取向:關羽流傳的形象,便是於陣中讀《春秋》;曾國藩打仗之時,亦不輟讀。他們在殺人與被殺之際,還能不忘讀書。我們如今再緊張,至少還不是要命的事,實在應當好好反省。

而且,生命真是相當脆弱的。前年的四川大地震,感觸至深。以前有時也寫點半學術的評論,卻都用譜名發表,以區別於學術論文。眼見十萬生命瞬間逝去,想想自己還在進行這樣的區分,似乎細膩到近於奢侈。震撼之餘,乃受邀給報紙寫點小文字,署名也不再區分。從此又多一事,實不知能持續多久。

無暇也要讀書

人過中年,不僅長輩駕歸道山,同齡人也開始離去,實際已漸入告別的年代了。過去的一年,就是這樣的一年。中國的傳統,親友之情,不必表之於公眾。而心緒不寧,總不能免。以前胡適的辦法,遇有不平靜事,便專心於治學。惟史學若不能心平氣和,最多做到勉強好,永遠不可能真正好。所以我不敢有那樣的境界,只能抄史料度日;排遣之餘,也算是一種積累。

且隨著年齡增長,對人生稍有所悟,生活境界也要略有提高。前人所謂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即佛家所說的「執著」。今日我輩最多不過是爭名於野,但也曾自我反省,並請教得道高人,似這般「勤於著述」,是否也算執著?答曰:若不到非怎樣不可,便可算敬業,而尚非執著。或許這只是高人的安慰,無論如何,從新的一年開始,我希望能緩和下來,一是靜下心來多讀幾本與目前研究關聯不那麼密切的書,二是寫幾本自己早就想要寫也一直在準備的書。

借公眾的篇幅,表一己之私衷,本不合適。但我不僅想與同齡人分享自己的反省,也希望更年少的學人看到一個過來人的感悟,笑其淺陋,而思有所更易,有所振作,則幸甚。

(作者為歷史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沙孟海書法特徵分析
評定近現代十大書法家 此十人入選 你可有異議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