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傳家會:透過「圈層文化」解析財富管理與傳承

傳家會:透過「圈層文化」解析財富管理與傳承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董岩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一個人賺的錢, 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這裡所說的關係包含著非常複雜的一個概念集合,比如你與員工(老闆)的關係、與客戶的關係、與利益共同體合作夥伴的關係等等,當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人脈關係這一重要的分類。

人所天然存在的群居屬性,造就了無論是在社會進程的哪一階段,關係都是對自身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制約因素。在財富家族傳承過程所包含的四大傳承資本中,也有與人力資本、金融資本、文化資本相併列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這一項。而社會資本歸根結底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存在於人際關係的結構中。在社會資本構建的過程中,涉及到一個我們現今經常會看到的辭彙「圈層」。參與圈層活動或者說維護圈層關係的過程,也是個人社會資本的積累;而事實上,對於圈層的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圈層 ≠ 朋友圈

從春秋戰國諸侯會盟到魏晉名士曲水流觴,再到歐洲貴族的俱樂部文化,圈層是自然產生的相對中高端的特定社會群體的概括。圈層可以是廣義的一個具有相同社會屬性的階層,也可以是一個區域內本身具備很強的社會聯繫、社會屬性相近的群體。

有人曾討論,圈層是不是就是一個志同道合友人的小圈子,如同我們每天不能停止滑動的「朋友圈」。事實上這並不準確,「朋友圈」更多地體現在曾經共同的經歷,是切實發生的現實鏈接;而圈層更多的則可能是過去並無表象的交集,但存在背後的相似,包括文化、素養、生活方式、消費能力、社會地位等等,同時有未來交集的可能,或是對未來抱有相似的路徑規劃。簡單來說,圈子更多的重心是過去的關係,而圈層則注重未來的關係。

同時,「圈子」往往是個人的累積,或身邊關係的延展,而圈層具備天然屬性的劃分,且可以通過外部的搭建來完成。最早提出圈層搭建的行業應屬地產業,但更多的是借用了圈層的區域社會屬性,包裝推廣為圈層營銷策略。我們更樂於見到的具有商界介入的圈層搭建,是不具備銷售目的或盈利企圖的平台型方式。2018年11月21日,中信保誠人壽將在廣州舉行「傳家會」的發布活動,這是繼2014年推出「傳家」品牌後的又一次服務升級,即為「傳家」品牌的客戶搭建並維護一個可供交流共進的圈層平台。

圈層化是社會發展中必然的特徵,同一類人群具有相似的生活形態、藝術品位,很自然就會產生更多聯繫,雖然具有因生活條件、生活態度、生活方式不同引起的排他性,但也會產生同一階層的有機融合。這種圈層化和圈層運動最顯見的近代代表是歐洲曾盛行一時的「俱樂部文化」,作為一種外部搭建的社會性的圈層,它的穩定非常值得今人借鑒。

以家族為原點的

圈層搭建

華特·貝桑特爵士1909年出版的《十九世紀的倫敦》中曾記錄,19世紀末僅倫敦一地就有俱樂部約450家,幾乎各行各業或不同階層的人都有自己所屬的俱樂部,其中重要的約有150家,足見俱樂部風氣之盛。

事實上,直至今日英國仍保有數家傳承上百年的紳士俱樂部,其長久的「穩定」遠非現今的一些私人俱樂部可比。造就這一結果的重點在於,這些圈層的搭建,並不將財富、年齡、社會地位等元素作為顯性標準,而是將某一特質或是共同的願景作為衡量標準。比如成立於1891年的蘇格蘭人俱樂部,至今堅持其會員必須是蘇格蘭人或蘇格蘭人的後裔—父母至少一人具有蘇格蘭血統。

「傳家會」作為中信保誠「傳家」品牌的延伸服務,同樣保持了這種經典俱樂部結構的內核思想,所搭建圈層涵蓋的對象中,「傳家」客戶的身份是前提,但更多是注重客戶對於「家族傳承規劃制定」理念的認同,希望保有相近未來規劃的客戶能夠有更多話題上的探討,和知識的傳導。

為滿足高凈值人群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財富傳承領域個性化需求而誕生的「傳家」,以「傳締榮耀,信承致遠」為口號,寓意為高凈值人群提供穩固的金融保障,實現家族財智精神的榮耀傳遞,充分滿足了客戶生前和身後對家族財富的管理和安排,強調以家族為核心、傳承為目的的高凈值客戶的資產規劃。此外,「傳家」還創新性地將財富管理上升為「財智」管理,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以財富保全、累積和傳承為主的全面定製化、金融一體化解決方案。

而「傳家會」的打造,則是為了貫徹「傳家」理念的進一步深化,以圈層概念,聚合高凈值客戶需求的討論,從價值觀、生活方式、傳承模式構建等多維度打造的專屬定製化服務。

「傳家」品牌的

延伸服務

「傳家」從名稱上即契合了傳承和家族兩個概念,因此「傳家會」基於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有別於以單獨個人為基礎的圈層建設,其更多是希望以家族為單位提供交流分享的原點。

作為高凈值家族成員,在不同階段往往擔負著不同的責任。我國現階段正處於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財富家族交接班的節點,在財富家族中,20歲到30歲的家族成員可能正處於接班期,剛剛涉足家族事業的經營,擔負的是在新時代節奏下開拓、變革企業和財富的新一輪增長;30歲到40歲的家族成員,企業相對穩定,但可能會更多考慮家族成員的狀況,如子女教育、長輩奉養等,肩負的是家庭的責任;60歲以上的家族成員,在近兩年媒體及機構導向下,一般已經開始考慮家族財富和事業的永續問題,肩負的是傳承的責任。而以家族為支撐的圈層搭建,其優勢在於沒有年齡的限制,可以在高凈值家族的大框架下,進行更多的換位交流和思考,相互給予啟發和引導。如60歲的企業一代創始人,可以與年輕人交流領導力、傳承意願、創富與守富之間的平衡等經驗之談;20歲、30歲的年輕人,也可以用切身的想法與創一代溝通接班意願、創業設想、新時代的創新變革等未來的期許。同樣來自財富家族的非原生家族成員之間的交流,往往既帶有各自身份所賦予的問題,卻又沒有血緣桎梏的「難以溝通」。

同時,以高凈值人群為對象的,基於保險為核心的金融一體化解決方案中,家族化亦是必然的趨勢。以中信保誠的客戶數據分析顯示,高額保單的投保人中,有近70%為女性,這不排除女性天然的對於安全的敏感性,而作為家族的「首席情感官」和家族內部事務的「協調官」,女性對於家族成員多維度保障的意識增長迅速,與之匹配的知識傳導訴求、解決方案提供更是需求迫切。

王紹斌

中信保誠人壽總經理助理

中信保誠不僅希望通過「傳家」品牌為高凈值客戶持續提供專業系統的、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財富管理規劃,讓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事業更安心和稱心;更希望通過「傳家會」打造一個可供高凈值家族成員吸納專業知識、交流傳承經驗、碰撞創新思維、創造合作機會和分享生活方式的個性化私密圈層。

中信保誠「傳家」從2014年創建之初,定位的就是一個構架豐富的整體品牌,不僅包含客戶熟悉的相關個人保障、財富傳承的保險產品,還涵蓋了以保險為核心的財富傳承規劃、健康管理、法律諮詢、稅務籌劃等諸多專業服務。「傳家會」同樣是「傳家」品牌內核的另一具現化,是符合品牌DNA的一項延展服務;而不同的是,「傳家會」是中信保誠在「傳家」品牌推出後,醞釀近四年時間方推出的。這也是基於提供產品、專業服務與搭建圈層平台的不同之處,圈層更多是基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維繫,遠比人與產品、人與專業知識更難處理,中信保誠以更審慎的態度,持續深耕「傳家」業務,基於高凈值人群傳承需求與關係搭建需求的共同增長,決定於2018年11月末正式推出「傳家會」,以滿足高凈值家庭成員的多維度個性化需求。

(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8年11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這就是沃倫?巴菲特沒有家族辦公室的原因
協助智能還是被智能吞噬?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