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方山村柿子2毛一斤無人要,寧爛樹上無人摘:村民道出隱情!

北方山村柿子2毛一斤無人要,寧爛樹上無人摘:村民道出隱情!

這裡是河北東北部燕山腳下的一些村莊,這裡的村民居住在半山之中,靠山吃山。這裡農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果樹,幾乎每家都有不下十餘種,多板栗,核桃,還有大棗,蘋果,山楂樹等,但產量最多的是柿子。每年冬天來臨,漫山遍野長在樹上像黃燈籠一樣的柿子十分耀眼,家家能摘上千斤,甚至更多。

這裡人家的庭院里,房前屋後大多也都有柿子樹。老一輩人說,過去每家栽它,意味柿柿如意,所以不管愛不愛吃它,每家院里都有一到幾棵。

不光院子里有柿子樹,在地邊的柿子樹更多,少的人家有幾棵,多的達幾十棵,老樹已有幾十年歷史。

問當地人為何地里也栽這些柿子樹,他們說,這些樹都是早年老人們栽的,一是平時不用管它,好管理;二是柿子高產,個頭大的4個都有一斤;三是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過去生活困難時喜歡吃它,尤其冬天放在雪堆里拿出來帶冰碴吃,口感非常好。不過一位老人說,現在年輕人不喜歡吃它也沒人栽它了。

這裡的柿子不是摘下來就能吃的那種水果柿,要硬著摘下來放軟了才可以吃,甜中帶澀。不過走在村中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就是樹上的柿子大多無人摘,任憑它長熟爛在樹上。村中一位小夥子正在房上給柿子削皮。小伙說,家裡還有好多棵柿子沒摘,實在不值錢。

他說,每年摘柿子季節有外地收購商來收,年年2毛錢一斤左右還要挑挑揀揀,摘一天柿子連本都賣不上50元,所以人們寧可爛在樹上,出去打工。

小伙還說,村中過去外人很少來,所以柿子成熟時,河邊扔的到處是賣不出的爛柿子,污染環境。近年村中發展旅遊,常有外地遊客來此,於是一些村民開始把摘來的柿子削皮晾曬,這樣柿子晒成柿餅就好存放了,冬天沒事時有時去景區門口賣。

於是十一月份村民們的房前屋後,又多了一道景觀,那就是小村莊滿院都是橙黃的晾曬場景,十分壯觀。如果遊客喜歡吃,還可以自己親自去體驗摘柿子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故事520 的精彩文章:

這個被傳說121次目擊「野人」出沒的地方,遊客稱:天黑了害怕
一座用官名命名城市,史上出現2個同名卻相隔千里,魯迅都搞錯了

TAG:圖說故事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