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瘋狂的不可一世,侵佔大半個中國。1940年9月日本同德國、義大利結盟形成軸心國,中蘇美英等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12月7日,日本以偷襲珍珠港的方式對美國不宣而戰,美國人被激怒,對日宣戰。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大敗,日軍高層感到打敗美國沒有可能,企圖講和,美國人沒有理睬。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侵華日軍

1945年,以天皇為首的日本高層已經看清形勢,知道敗局已定,一方面準備本土作戰,另一面也積極尋求進行秘密談判。

美國為減少損失,派出杜勒斯為首的談判代表到中立國瑞士,同日本代表藤村義良密談。1945年春天,盟軍還未攻進日本本土,前首相近衛文麿向天皇建議,犧牲軍部一班人來結束戰爭,以保存元氣。

天皇要求設法讓還未參加對日作戰的蘇聯出來調停,並說明「無條件投降為實現和平的唯一障礙」,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可以有條件投降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羅斯福總統傾向於剷除日本法西斯,不贊成通融手段,但是他於1945年4月突然去世。以副國務卿格魯為首的一批官員馬上積極鼓吹可保留天皇和財團為美國服務,繼任總統杜魯門則稱讚格魯的觀點是「真知灼見」。

藤村義良說最大障礙是「無條件投降」,杜勒斯則表示在「無條件投降」的名義下,可以保留天皇制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公開發表了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裡面沒有談到天皇制的問題。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波斯坦會議

據戰後美方當事者回憶,杜魯門曾提議在《公告》中寫上可「保留天皇制」的字句,只是因他人認為這是示弱而放棄。此時日本最高層對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雖在報紙上發表了公告的刪節本,卻聲稱不予答覆。後來有人考證,日本政府所講的「不予答覆」帶有日後再考慮的意思,可是在外務省官員用英文表述時翻譯成了「不予理睬」的意思,這激怒了美國最高層。

美國人認為,日本已到垂死的地步,對已經留有寬大餘地的《波茨坦公告》還聲稱「不予理睬」,這完全是傲慢的拒絕。

1945年7月中旬,美國又成功試驗了原子彈,而且有兩枚是可以使用的,同時知道蘇聯馬上要參戰,便決定儘快使用核武器,不僅可以打擊日本也要向蘇聯顯示自己的超強實力。

揭秘:日本聲稱無條件投降,其實有一個條件

1945年8月6日,美軍向廣島投擲了第一枚原子彈。8月9日上午,蘇聯對日宣戰的消息傳到東京,日本當局著急了,在當夜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天皇否決了陸軍方面要求繼續作戰的要求,決定向同盟國表示可接受《波茨坦公告》,不過卻在最後加上一項要求─「附以一項諒解:上述宣言並不包含任何要求有損天皇陛下為至高統治者之皇權」。

日本的態度很明確,投降的前提是「不改變天皇統治大權」,這其實正是美國方面之前傳達的條件。戰後,日本進步史學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戰爭責任》一書中曾這樣概括說:「日本投降實際上是以天皇為首的上層,在人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同美國進行的一場交易。」

既然是「交易」,自然要討價還價,就不會是「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就是保留天皇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