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10位候選人作品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10位候選人作品


作者:集美·阿爾勒

第四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將於2018年11月23日-2019年1月2日在廈門舉辦。最令人矚目的單元,便是一年一度的「集美·阿爾勒發現獎」的最終大獎作品了。按照慣例,本屆「集美·阿爾勒發現獎」同樣由5位策展人進行提名,推選出10位有才華的中國攝影師,並參加到本年度的展覽中,在展覽開幕周由評委進行審核討論,並最終評選出年度大獎得主。「集美·阿爾勒發現獎」獲獎者,將得到2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將在次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上展示作品。 往屆獲獎者為:馮立(2017年發現獎),劉思麟(2016年發現獎)和朱嵐清(2015年發現獎)。那麼下面我們就一睹本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的參展攝影師吧!

·《朱鳳娟》:戴建勇,策展人:容思玉

上海藝術家戴建勇的系列《朱鳳娟》(又名《茱迪·朱》)起源於日常對女友的抓拍,後來演變成長達8年的對當代女性的私密描述。迄今為止彙編了的七百多張照片(僅選取部分展覽),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藝術家和他愛人的關係,包括他們發現彼此、體驗孕育、信奉天主,還有在當代的上海邁入成年,從年輕愛侶成長為年輕父母。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10位候選人作品

戴建勇,《20130823》,2013年,選自《朱鳳娟(2008-2015)》系列。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這個系列幾乎只包括朱鳳娟的人像,親密、憤怒、歡喜、厭倦累積起來,在每一頁都躍然紙上,一個接一個,毫無隱喻的純粹,好像都是活生生的。在這個作品中,我們得以一觀那些不那麼「攝影藝術」的瞬間,比如鳳娟吃晚飯、乘電梯、嘔吐、睡覺或是通宵後回到家。在所有例子中,藝術家本人是參與者,但一直也是旁觀者。他抓拍風格的圖像繼承了那些有著不容商量的耿直的藝術家的傳統,比如南·戈丁,再比如沃爾夫岡·提爾曼斯,他們作品無比真實,可能有時是有些殘酷,但是都充滿了目的性和激情。這些看起來像是不得不抓拍的瞬間對拍攝對象使用了短焦推進,彷彿是渴望的眼睛盯緊心愛之物那樣。接近拍攝對象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藝術家可以在這個作品中既可以講述中國當代社會中朱鳳娟的故事,也可以在更廣的意義上展現中國當代社會女性的困苦、狂喜和少許憂鬱,在此之中,傳統、家庭、社會交際、性、母性都是有影響的。

·《為公共集會(邂逅)的提案》 胡偉,策展人: 劉倩兮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胡偉,來自《為公共集會(邂逅)的提案》系列, 2018年 (進行中)。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如果說黃永生的創作關乎圖像製造和觀看的時間性生命,那胡偉的《為公共集會(邂逅)的提案》則是以一個地點範本——廣場——為原型,來探究一種介於政治嚴肅性、大眾娛樂和消費功能的「中間地帶」的圖像(形象)的製造與書寫方式。他聚焦在自己的出生地大連的一處地標性城市景觀——大連斯大林廣場(即現在的人民廣場),以一部論文式電影為核心、同時延伸出一系列豐富的文獻、圖片和裝置,從多種維度將其承載的歷史敘述,以及隨著國家政治氣候的變化導致的公民身份的不斷轉變勾勒出來。常常僅作為某種「裝飾物」的廣場雕塑(蘇軍烈士紀念碑)和音樂噴泉同樣引發了多重的象徵意義和符號性指向。它們彷彿一種古老又倔強的身體,以某種表演性的姿態連接了作為景觀的地點和個人或集體的記憶檔案。

·《明日記憶》劉衛,策展人:董冰峰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劉衛,《Walking to Nam Kok Hotel》, 2018年。視頻由藝術家提供。

Lau Wai,Walking to Nam Kok Hotel, 2018.Courtesy of the artist.

single channel video ,03" 24", (單頻道錄像)

在當前世界的狀態中,不可否認圍繞系統或概念的所指爭議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攝影(photography)自誕生起就和大眾傳媒、包括與藝術史的進程及其體制、場域的關係緊密且不可分割。想想今天的攝影每日驚人生產的數量,或也可以換句話說,攝影並不意圖製造神話,相反它在不斷的折射出藝術及其圖像神話的制度裝置的某種癥結所在。

因此,這些與攝影有關的問題引發了對圖像的更多質疑。 香港藝術家劉衛在他的《明日記憶》項目中探討了個人身份問題,而他的注意力已不再集中於藝術懷舊。

《二手時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的著作。在書中,作者以口述訪問的形式,事無巨細地記述了前蘇聯「耳語時代」中洋洋洒洒的私人生活史。劉衛的作品傳達出這種既清晰又虛幻的經由私人回訪形成的「二手時間」。同時這些拾得圖像,像一個個充滿誘惑的歷史幽靈的鏡像,我們觀視這些圖像的同時,身體與面容又彷彿可以同步的折返和穿越於這些圖像在空間表達的形式中的深層意識之中,由此形成一種富有韻律的思維躍動和交流場域。明顯的是,藝術家引發的這種記憶過程和懷舊情緒與理想生活的形式無關,和大寫歷史的宏大敘事策略無關,而是如德國學者阿斯曼(Aleida Assmann)所說的:「它是一種由空間和時間組成的奇特織物,把在場與缺席、感性的當下與歷史的過去交織在一起。」

·《周末》雷磊,策展人:董冰峰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雷磊,《盆景藝術展覽》,盆景藝術展覽辦公室,1979年

藝術作品(art works)重要,還是藝術文獻(art archive)重要?圖片(picture)重要,還是關於圖片生產的制度及其觀看方式與立場重要?

今天的攝影的問題正式讓位於圖像的問題。《周末》是居住在北京/洛杉磯的雷磊一直在進行的項目,其主題中始終貫穿的某種「懷舊」意識,並不僅說明藝術家對於歷史、家庭與個人身份的不斷尋找和確定性的過程,而可視為藝術家將這一主題進行一種「創造性的思考」,一種關乎未來想像的藝術性的策略,以及今天不可能返鄉的情感之間的矛盾立場。如哲學家和藝評家Boris Groys指出的:「生命可以被記錄,但不可以被展示。」 也正因為這種矛盾的複雜性,和藝術家作品中表現出不同的圖像在靜態與運動關係之間的視覺轉換和辯證形式,才使得這種「懷舊」真正成為一種在圖像藝術實踐的當代性媒介。

·《實驗性關係》,廖逸君,策展人:容思玉

廖逸君的長期項目《實驗性關係》仍在進行中,最初啟動於2007年。在這個作品裡,她呈現出她和日本男友Moro的照片,用以探索民族文化是如何影響並支配戀愛關係中的交流的。她常常把自己刻畫成一個主導的角色,而她的男友處於服從的地位。對於這個仍在創作的作品,廖逸君靈感的來源歸功於比自己小五歲的Moro,在一次採訪中有所解釋:「Moro使我意識到異性戀關係不必是標準化的。每一對情侶都有不同類型的關係,這取決於個人。此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固有的戀愛關係模式,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廖逸君設計自己的形象常常處於男朋友的上方,低頭俯視男友,或者在男朋友全裸的時候她自己還穿著衣服。這些細小的設計選擇被用以扭轉畫面中按照人們「預期」所設定的性別角色。這個作品讓觀眾在觀察這對情侶的互動時會不由得懷疑自己的眼睛。這對情侶的表演中哪怕在照片拍攝之後都還延綿不絕了很久,這個作品也讓觀眾可以參與到表演中來。每一個場景都精心擺設,參考了出自視覺文化或者中日兩國男女文化潮流的手勢範式,當我們這些觀眾與作品互動且將個人偏好、私人偏好、文化偏好以及性別偏好注入到作品中時,這些場景就獲得了意義了。

·《不要害怕》邵睿璐,策展人: 王岩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邵睿璐,《不要害怕生或死,你早已見過許多》,2018年。互動性延時靜物攝影+靜物陳列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邵睿璐的作品融合攝影、繪畫、動畫、錄像、裝置等多種創作手法。她的作品常常有對於「現成品」藝術的揚棄與批判。在她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會隱藏藝術家自己作為主體的個人經驗,並常常帶有對「現成品」的選擇這一過程。於是她的藝術作品中便充分體現了其對於傳統藝術以及傳統美學提出的挑戰。與此同時,她對於某些顯而易見的事實,而集體又保持沉默。

·《已經想念你》沈瑋,策展人:王岩

沈瑋常常把攝影創作作為一種自我探索和解讀的寄託。他常常將自己放入各種環境中,迫使自己對不同的環境作出反饋。多元化的環境不僅僅局限於安靜、柔美的場域內,同時也在向各種維度拓展。

·《早晨的風暴》蘇傑浩,策展人:李傑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蘇傑浩,影片截圖 ,出自《早晨的風暴》,2017-18年。單頻數字電影(高清彩色立體聲)時長:17分鐘45秒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蘇傑浩和大多數生長在中國的年輕人一樣,成長於高速的城市化的背景下,他的早期攝影作品主要探索個人認知,文化記憶,以及歸屬感等概念。獨生一代的大時代背景,引發了自傳性的記憶和自我感知性的體驗在他的藝術實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藝術家蘇傑浩通過一系列攝影、文本、影像、聲音為我們挖掘出了久違的安靜,淡然而不失驚喜的影像力量。

蘇傑浩近期作品將工作起點回歸個人歷程——探尋關於感知、轉譯、以及再現的交叉地帶。藝術家試圖在個體文化身份的焦慮之外喚起一種「更高的意識——一種關於日常情境(生活本身)的詩性」,藉以建立起自身連接內部與外部世界的通路。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蘇傑浩,影片截圖 ,出自《早晨的風暴》,2017-18年。單頻數字電影(高清彩色立體聲)時長:17分鐘45秒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蘇傑浩影像新作《早晨的風暴》(2017-2018)是一部自傳性的作品。作品中的素材包含許多來源不同的材料,融合了數字,自然和文化的世界。藝術家將14段記憶中的影像,自我的獨白和挪移的關於地圖、電影與畫卷的圖像交織在一起,構建了一種獨立成章又相互依存的綜合敘事,詩意化的鏡頭不動聲色地模糊了空間和時間的界限。藉此蘇傑浩從個體記憶中抽離出一種微妙的歸屬感,同時「回應了中國古典文學中關於追憶的傳統:在經驗和感知,文本和圖像,現在和過去之間形成某種對話和聯繫」。

·《刺眼的黑色》黃永生,策展人:劉倩兮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黃永生,《近況》 ,選自《刺眼的黑色》系列,2018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相較於拍攝圖像,黃永生更加感興趣的是如今我們以何種方式獲取、閱讀和分享圖像。對周遭世界極度敏感的觀看,飽含情感又萬分克制的表達,貫穿在他每一件作品中。不論是 以一種「考現學」的方式捕捉新聞主播一年中每一天的標準形象的微觀差異;還是尋找朋友自殺當天留存於網路世界中毫不相關的人上傳的圖像;不論是用相片記錄下同一棵樹上的每一片落葉——一種不在場的「缺失物」;還是將他人在不同時空拍攝的日落的相片重新剪接成一段無限時長的影片,他始終在試圖捕捉時間——這種稍縱即逝的存在,以及拍攝動作背後的那些企圖抓取或留下某樣事物的冥冥慾望。然而現實又彷彿印證了這一切的徒勞,就像你永遠無法知道朋友選擇自殺當天在想什麼一樣,你也永遠無法穿透屏幕去理解作為一種「演員」的主播在看到每一條新聞時的真實處境和她專業性的扮演之間的分別。觀看圖像的人,是否與那個製造圖像的人之間永遠隔著一道無法跨越也無法填補的空隙?

·《灰鏡》楊文彬 策展人:李傑

2018年度集美·阿爾勒發現獎 10位候選人作品

楊文彬,《歡愉之鏡29》,2016

而在藝術家楊文彬的系列作品《歡愉之鏡》中,則為我們展開了一個來自消費社會慾望結構下的亦真亦幻的深刻現實。藝術家通過有關人類「癮」、「性」以及「形象徵服主體」的現代商品——電子煙,情趣用品以及VR眼鏡的生產,消費以及相關的群體研究與創作,聚焦那些能滿足人類需求並釋放其慾望的現代科技,同時揭示了這種現代生產背後被社會慾望表象所遮蔽的影像。

而在這些持續新奇酷炫的視覺大生產背後,卻隱藏著無休止的慾望累述,重複勞作,以及無窮盡的垃圾營銷。而這些生產鏈條背後的附加產能成倍數地反彈到慾望的主體——消費主體的頭上,以至於形成了一個永動而疲勞的供需生產關係。這樣的關係成為了今天中國這樣的消費和生產大國的日常悖論——借用2012年藝術家宋冬參展作品中《白做園》的名句,就是「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藝術家希望通過透過這場虛妄戰役中親歷者的影像,來透析不同生產與消費慾望下的人的狀態,並通過不同線索的互文關係構成一面剖析今日中國非理性發展動能的鏡子。

而展覽的現場也將透過一種更具情景化的體驗空間來構成行動與參與之後的反思——除了展出與計劃相關的大量影像作品外,藝術家通過一系列消費空間的設計(商品與圖像的堆積),人機互動(設備體驗與現場拍攝),虛擬現場(網路參與與VR遊戲)來實現一個移植到現實中的「商店,工廠與遊戲房間」。此時,影像成為了見證者也是轉譯者,它構成了我們在持續的慾望消費的歡愉之下「清醒的片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推出新款Oculus頭盔:明年開售
23歲姑娘失戀喝酒療情傷 毆打民警被拘留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