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女兵喜歡中國軍人,只問了他一個問題就嫁給了他

日本女兵喜歡中國軍人,只問了他一個問題就嫁給了他

東北,一個日本在大陸侵略時間最長的地方,在戰敗後留下太多人和事。

(電影配圖)

一、3個月的女兵

背景:

1936年,日本召開第二次移民會議,在7月最終確定「20年向滿洲移民百萬戶500萬人的計劃」

1945年初,已經向中國派遣開拓團移民14批約27萬人,當年4月還在向中國移1056個農民。

二戰中,日本紅十字會培養的護士被派遣到亞洲各地,共約有3.5萬人。

1925年10月,伊藤郁子出生在一個日本岩手縣的普通職工之家,20年後從當地護士學校畢業,被強征入伍來到中國。

熟料,這一來,就在中國紮下了根。

(電影配圖)

在東北第一陸軍野戰醫院,她當了一名戰地護士。

然而女兵當的時間並不長,3個月後日本就宣布了投降。

史料載,當時東北的日俘日僑韓俘和台胞共320萬人。

蘇聯參戰,日本要投降,留東北的日人,一下亂了套。伊藤所在的醫院下令全員撤退,包括日本傷員、醫務人員。

兵荒馬亂,這正常人走都困難,傷員怎麼帶他們走?還有老人小孩,拖家帶口的,怎麼也逃不過軍隊的追擊啊。

絕望中,醫院院長下令自決。

(電影配圖)

在大家逃到牡丹江邊後,令醫生護士給30多名傷員注射了空氣和酒精,先送傷病員上西天。

然後是老人和孩子,院長下令給他們服下毒藥丸。

最後逼迫醫務人員和1500名輕傷人員集體跳江。

有人自己開槍,有人江邊自刎,有人身上系著石頭跳進江里,現場橫屍一片,血染江面,慘不忍睹。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在伊藤所在的醫院。

史料載,被棄的日本僑民在投降前後那段時間裡,饑寒交迫、退路斷絕,哭號於荒野,生存極其困難,「因戰敗而死的日僑有17.6萬人」。

(等待遣返的日人)

此時,20歲的護士伊藤也不得不跳江自盡。

她抱一塊捆著行李的木頭一起跳下水。

驚濤駭浪中,她本能地掙扎,自己才20歲,這樣就死了嗎?

為啥要自盡?是部隊長官太殘忍,自己犯了什麼錯?他在江中嗆了幾口水,立馬醒悟過來,絕不能死!

她開始游泳自救。

幸好小時候自己常在海邊游,這江水對水性極好的她來說不算什麼,何況還有塊木頭。

就這樣,她在牡丹江里遊了3個多小時,終於游到岸邊,趁天色已黑悄悄上岸。

(滿洲影像)

她一路裝啞巴乞討,遇到山裡好心人給了她吃的。

然後她繼續逃命,爬過一座山,看到了一所綠色的房子,上面飄著紅十字旗。

那是一支蘇聯紅軍的抗日救護隊。

在那裡,她表示自己有護理專長,能救死扶傷,願意留下來幫忙。

蘇聯紅軍給了她開水、黑麵包和乾淨的衣服。

(電影配圖)

二、中國軍人送她的禮物

背景:

8月15日,日本投降。

盟軍佔領日本,開始了對遺留國外日俘日僑遣返問題的研究。

根據之前的《波茨坦公告》,日軍解除武裝後「將被允許返回家鄉」。

對中國境內的日本戰俘問題,由中美兩國研究制定遣返計劃,大體思路是,美國提供船,中國管理人。

1945年9月底和1946年1月,中美兩次召開會議研究具體遣返日人問題。

此時的伊藤認真考慮後,決定留在中國。

(配圖)

「我眼前浮現了日軍揮舞大刀屠殺中國百姓的凄慘場面。」伊藤後來說,想起院長逼大家自殺,想起在中國經歷的起死回生,她覺得:

「中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好的軍隊。」

這年秋天,她加入了中國軍隊,並成為牡丹江野戰醫院的一名護士。

在這裡,她悉心傳授護理技術,一心一意救助中國軍人。

一名雙腿截肢的中國戰士生活不能自理,她幫他喂飯喂葯,倒大小便。

後來,這名戰士在轉移中再受重傷,臨終前把身邊僅有的一個蘋果送給了伊藤,感動得她熱淚奪眶而出。

這不是蘋果,她說,這是一顆滾燙燙的中國心。是中國軍人送給最信賴的她的最珍貴的禮物。

此後,她待中國軍人更像親人了。

(伊藤郁子,1925-2016)

由於自己是O型血,醫院救傷員急需血液時,她一個弱女子就一挽袖子,300CC的血就流進了中國軍人體內。

4年來,她共為107名中國軍人獻血。

上級軍官來看望傷員,了解到她的事迹後,稱讚她是「日本的女中豪傑!」

其實,她早忘記了自己是日本人。

三、衝破國界,與中國軍人結婚

背景:

1948年11月,東北全境解放。

1950年夏,伊藤調任山西康復醫院,任手術室的代理護士長。

這裡,有一個從公安部中央縱隊第1師第3團政治處來的年輕軍官,因為肺結核來看病養傷。

他總是喜歡在病房看書,還常協助護士們打掃衛生。

有時候,醫院和傷員互動,搞點文藝節目活躍氣氛,會拉二胡的他就和能歌善舞的伊藤搭檔。

兩人時間長了情投意合,最終發展到戀人關係。

他就是她後來的丈夫宗序定。

(真實的郁子與丈夫的合影)

然而真正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人都面對不小的壓力。

對宗序定來說,他要結婚的人是一個曾當過國家仇寇的女兵,當時兩國還未建交,搞不好這叫立場不清,影響前途……

而對她來說,此君雖可,但畢竟是重病之人,而且能否真正接納自己,時間久了也難說……

「我曾是個日本兵,你不怕我跑了?」她只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不會跑,要跑早跑了。」他說。

兩人心意已決,決定衝破國別、藩籬和未來種種不可預料的風雨險阻。

翌年春,伊藤先加入中國國籍。

之後就與宗辦了結婚登記。

從這一刻起,註定了她一生將不會再離開中國。

結婚第二年,他們迎來了可愛的女兒,歡聲笑語,生活幸福。

1954年,丈夫轉業回到了家鄉江蘇如皋縣城。

這一年,伊藤29歲。

在這裡,她一直生活到2016年逝世。

====================

文獻參考:鞠九江《「我的心在中國」——伊藤郁子的傳奇人生》(《人權》2007年01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川島芳子死前遺囑,一句話道盡人間蒼涼
抗戰時30多個師打不過日本3個師團,原因在哪裡?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