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英媒:中國建「天河」氣象控制項目 用衛星「搬雲」治乾旱

英媒:中國建「天河」氣象控制項目 用衛星「搬雲」治乾旱

資料圖:風雲氣象衛星

【環球網軍事報道】英國《鏡報》11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將使用衛星「搬雲」以使其在不同地方下雨

中國科學家已經提出一個有點匪夷所思的氣候改變計劃:利用衛星改變雨雲。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該項目將使空中水蒸氣從該國相對潮濕的地區向更加乾旱的地區流動。據報道,中國將使用6顆衛星在空中打造一條能使雲在其中移動的大氣通道。

資料圖:降雨雲

該項目被命名為「天河工程」。開展該項目的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計劃2020年完成「天河一號」首批雙星發射,並開展應用示範;計劃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建設,屆時將實現三江源地區一小時衛星監測重訪能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水汽傳輸的「空中走廊」提供技術支撐。

資料圖:衛星發射

「天河一號」衛星將探測空中水汽並將水「運往」青海省三江源北部地區。「天河工程」衛星模型正在珠海航展首次展出,而該航展正在展現這個超級大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成就,科學家堅信他們能使該「天河」發揮巨大作用。(作者戴夫·波爾克,王會聰譯)

另據英國《快報》11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龐大的「天河」氣象控制項目將「在2022年準備就緒」

中國「天河工程」背後的工程師正在設計由6顆衛星組成的網路。據報道,一旦建成,該系統將通過使雲水轉向很少下雨的青藏高原,並惠及經常乾旱的北方地區。屆時,衛星攜帶的感測器將監測向乾旱地區運移的水蒸氣;與此同時,安裝在地面的設備將向空中釋放能在其周圍形成雲的銀離子。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在中國上空發現「水汽輸送通道」。如果該系統按計劃發揮作用,每年將為中國帶來相當於其年用水量7%的降雨。

「天河工程」並非中國首次使用氣象控制技術,這個最新項目只是中國更廣泛利用其「雲水資源」行動的一部分。2016年,北京為在2020年前每年增加600億立方米降雨的「播雲」項目撥款3000萬美元。(作者哈維·加文,王會聰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軍拒評「再派軍艦過台灣海峽」,台軍官員稱極可能引發軍事衝突
人家的軍營開放日:老百姓趴在最新蘇-35戰機座艙上隨便看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