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年女性痛經和青春期痛經一樣嗎?

中年女性痛經和青春期痛經一樣嗎?

有一次,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自嘲自己和小姑娘似的還痛經,她說疼的確實有點兒厲害,不然不會來門診,其實她的這個痛經和青春期女性痛經是不一樣的,青春期女性痛經多是功能性的,而這名患者是器質性的。

臨床上患者多以痛經就診,該類患者多是在30-50歲經產婦居多,其疼痛以進行性加劇為特點。其實,子宮腺肌症是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不過現在已經將子宮腺肌症從子宮內膜異位症中分出來了,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長在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比如卵巢、子宮直腸陷凹、宮底韌帶等,其中以在卵巢上異位的患者居多。

而子宮腺肌症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壁間,我們子宮體由外到內的結構是漿膜層、肌層、粘膜層,該病是本該待在粘膜層的內膜組織長到了肌層,它會隨月經來潮出現出血、疼痛,並且子宮會隨著每次的出血越來越大,質地也會變硬,這就是子宮腺肌症,如果女性有四十多歲痛經,並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

臨床上,b超會提示子宮增大,切面回聲不均,內診時按壓子宮質地較硬,再加上患者陳述來月經的時候一次比一次疼,並且月經不調,基本就可以診斷為子宮腺肌症。要想確切診斷需做病理切片檢查,其實沒這個必要,一般只有在患者實在無法忍受疼痛,或者子宮增大超過三個月孕婦子宮那麼大時可行手術切除子宮,此時可以做病理切片確診。其實臨床上,子宮腺肌症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西醫一般多以布洛芬等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平時可以服用避孕藥使月經不來來緩解疼痛。

子宮腺肌症患者可造成不孕或者懷孕後由於子宮質地硬導致其肌張力下降,使子宮不能隨著胎兒增大而增大,故可導致流產。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腺肌症所導致的痛經其實多數是可以加以區分的,子宮腺肌症患者痛經多在月經量增多時痛經加重,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多在月經剛來或者快乾凈時加重,這是兩者的一個細微區別。其實,臨床上多數患者是兩者都有的,據統計有15%患者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50%患者合併子宮肌瘤,有的還有腺肌瘤,腺肌瘤是不容易剝離的,而子宮肌瘤是容易剝離的。

導致子宮腺肌症的原因有很多,具體機制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刮宮和人工流產次數增多會加大患子宮腺肌症的風險,所以建議大家做好計劃生育,不要輕易去做人工流產,以免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還有不要在經期進行劇烈運動,不要在經期行房事,保持良好心情和飲食習慣,注意保暖,儘可能的減少患病風險。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王嬌,醫學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花島 的精彩文章:

小寶貝有濕疹,平時要怎麼護理?
張大爺體檢查出血脂高,還能吃肉嗎?

TAG:杏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