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遠離腦卒中: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遠離腦卒中: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防控腦卒中,一要把握風險因素,如高血壓、房顫等,做到有針對性的控制。二要改善生活方式,從根源上預防慢性病的發生

舒張壓每降低5毫米汞柱,腦卒中再發風險降低15%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傅毅介紹,腦卒中就是俗稱的腦中風,大致可以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腦血栓形成)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兩大類,其中前者發病率較高。腦卒中往往發病急,致死率高,因此預防是最好的防治措施。

腦卒中高危因素有:高血壓、房顫、吸煙史、高血脂、糖尿病、很少體育活動、超重或肥胖、有卒中家族史等8 個危險因素。如果符合3個以上,就屬於腦卒中高危人群,需要到醫院進行頸動脈篩查或進一步的檢查。

遠離腦卒中: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陳先生/攝)

國內外研究證實,治療高血壓可以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舒張壓每降低5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生的風險會降低15%。但高血壓常常會被人們忽視,不測量血壓,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所以也不會積極治療。許多心臟病,包括房顫、心肌病、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手術等,都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原因,其中房顫是常見和獨立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血脂高也易誘發卒中,應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攝入的膽固醇應不超過總熱量的10%。高血糖不僅可以誘導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還可通過多種途徑使產生血栓的危險增加。缺少運動也是重要危險因素,規律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冠心病危險性,降低血壓,防治肥胖和糖尿病。

運動+科學飲食,能防60%的慢性病

除了年齡、性別、家族病史等不可控因素以外,腦卒中大部分致病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關鍵是要調整生活方式。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介紹,約有60%的慢性病因生活方式行為引起。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預防80%的心腦血管疾病、55%的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40%的腫瘤。

運動為保健第一要素,鍛煉方式要有講究。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三次鍛煉,平均每天鍛煉時間不少於半小時。鍛煉時不僅要選擇快步、慢走、游泳等耐力型鍛煉方式,還應進行力量型鍛煉,通過器械練習、做俯卧撐和仰卧起坐等保持肌肉量。在鍛煉時間的選擇上,最佳鍛煉時間是下午4~5 時,其次是晚間(飯後2~3 小時)。

遠離腦卒中: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科學飲食也能減少慢性病發生幾率,「調整、維持、控制、增加」是科學飲食的八字方針。調整飲食結構和方式可以減少慢性病發生並起到保健作用。進餐時應先吃水果後吃飯,這樣不僅可控制熱量攝取,還能達到平衡飲食結構的目的。除水果外,王隴德還建議多吃穀類、薯類、蔬菜、奶製品。此外,控制肉、油、鹽的攝入量對保持健康也大有益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開學後想要孩子健康不生病,這2個部位千萬別著涼!
很多腫瘤事先都有預兆,有些癌症信號就悄悄地藏在我們的皮膚上!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