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用網路電影為俠文化開路——獨家專訪《四大名捕》幕後主創團隊

用網路電影為俠文化開路——獨家專訪《四大名捕》幕後主創團隊

前不久金庸離世,讓不少人喟嘆一個傳奇的落幕。而在武俠小說的江湖中,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各自開宗立派,建樹榮光。尤其是在前三位大師已經封筆之後,溫公仍然筆耕不輟,不斷續寫新篇章,讓無數人對他的作品如痴如醉,因此也有網友說道:「溫瑞安在我心中,是江湖最後一個大俠。」

在溫瑞安的筆下,以世家為主的江湖勢力大放異彩,後來又在此基礎上,嘔心瀝血打磨出廟堂上各種權力的爭鬥,這就是後來我們熟悉的《四大名捕》系列。在溫瑞安的塑造下,朝堂上各股勢力互相傾覆,描繪出了一幅溫氏江湖獨有的宏貌。

十幾年來,溫瑞安的作品曾陸陸續續被改編成25個影視版本,有爭議,也有讚揚。但如今,一代宗師溫瑞安做了個令人出乎意料的決定:把《四大名捕》五大系列的18部作品交付了網路電影領域。

對此,溫大師笑言這依然是他在推廣俠文化,只不過渠道和方式變了一點而已:「科技進步飛速,觀影渠道不斷變化升級,我決不排除任何科技上給我們帶來的拓展,這種想法必須有,儘管我66歲了。『俠』不能只在自己心中,應該推廣分享,成為一種文化。」網路電影是最現代化和最快達成反饋和成効的方式,用溫瑞安自己的話說,他這麼做,是在為俠文化「開路」,但精神內核從來都沒有變。

有網友說,溫大師涉足網大領域,其實跟他富於冒險、不拘一格的文風非常貼合。溫公也非常認同:「人生冒點險好。有很多人看到了網路電影傳播上的優勢,流量上的強勢,然後加以強化,拍出好戲,我期待奇樹有魚成為這個大軍裡面的尖峰部隊,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矩陣和團隊。」

網路電影行業穩定上升

大概在一兩年以前,網路電影還是很多傳統影視人眼裡一個不入流的視頻產品,成本低,質量低。對於IP這種事,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夠不著,接不住,所以才會出現「蹭IP」的情況。奇樹有魚創始人兼CEO董冠傑認為這是跟行業起步晚、規模小有很大關係:「行業才發展3年,從30萬、50萬的片子開始拍的,拍到現在可能有1000多萬,它是這麼漲上來的。在前期行業極度小的情況下,尤其是成本很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吸引用戶來看,蹭IP就成了營銷的手法。」

但董總也說:「這個事情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在最近一年的時間,網路電影行業開始出現了巨大轉變,從「蹭IP」到主動「買IP」甚至是「開發IP」,扭轉人們此前的固有印象。還有不少電影人在拍一部電影的同時,還會同步開發網劇,或者是系列番外網路大電影,網路電影開始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華麗轉身。

至於其中的原因,無外乎是影片本身可看性的升級、工業製作標準的升級和更加吸引人的票房升級。而為了做到這些升級,像奇樹有魚這樣的頭部公司,正在做著行業轉型領軍者的工作:「我們不能消費這個行業,我們要給行業帶來增量,我們得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

在前不久召開的奇樹有魚年度戰略發布會上,董總就表示:「堅定地布局付費視頻內容,全面擁抱視頻內容付費新時代,是這個冬天,我們所做的最正確的事。」他們建立了魚眼數據平台,匯總全網用戶知曉、觸達、觀影、反饋的全流程行為數據,依靠大數據技術和機器學習技術挖掘用戶喜好。「通過大量調研用戶的需求,研究用戶的喜好和行為數據,得出我們做一部片子的參考。我們知道他想要什麼,我們再去找編劇,找策划去定向開發。」董總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做產品的過程。

通過這種方式,分析出了不同的視頻網站,其用戶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然後奇樹有魚再更有針對性地建立不同的合作。比如與愛奇藝共同開發翻拍五部經典港片的「奇光計劃」,與騰訊視頻合作「南粵警星」計劃,選取真實警察故事創作改編,與芒果TV開發「女頻精品電影」,而與優酷則是如今的「新武俠計劃」,它的內容就是「俠義精神全新升級,打造中國式超級英雄」,《四大名捕》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能捕捉到用戶的脈絡,抓住用戶的喜好,我相信我們是可以不斷作出成功的作品的。我認為成功是可以複製的。」董總的這番話看來的確是相當有底氣。

製作更精良,創意更新穎

溫公對於改編自己作品,只有一點遺憾:「創作的部分,他們要保留精髓。」而奇樹有魚此次與項氏兄弟電影強強聯合,在此之前「項氏出品,必屬精品」已成為行業共識,這群年輕的創作者們,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經典的武俠小說注入了新的想法。

《四大名捕》的故事背景觀眾早已熟知,而項氏兄弟則保留了主角無情和追命兄弟情的基本設定,加入更加魔幻的「夢境」元素,成功的增加了影片在觀影過程中的刺激感、冒險感。導演項秋良、項河生表示:「要入夢去緝兇,除了要戰勝反派,還要戰勝自己的心魔,心裡的恐懼,心裡的陰影。」如此巧妙地融入創新元素,不僅在劇情上升華了,同時也更加考究視覺上的衝擊力。

而說到視覺效果,片中大量的電腦特效非常酷炫,在渲染影片的奇幻色彩方面功不可沒,但導演透露其實第二部的特效比第一部還多!

片中除了驚險奇幻的劇情之外,情感線和無厘頭的笑點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動作戲為主線的劇情中,不僅沒有影響緊湊性,反而是恰到好處的調味劑,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並讓整個故事做到了張弛有度。

溫公在看過了影片之後也讚不絕口:「用的是有限的錢,但是拍的比大電影還認真。我很喜歡他們在畫面上的創意。而項氏兄弟都是一班孩子,只有保持追夢的孩子才有赤子之心,有這樣的開放心靈才能創造出好電影來。我覺得跟他們相處的時候非常快樂自在,因為孩子是最有創作能力的。」

《四大名捕》本身就擁有堅實的粉絲基礎,而在當下,創新意識必須要緊貼時代的脈搏,該片的製片人羅婧婧也坦言,網路電影的受眾群體是年紀很輕、喜歡紮根在網路的人群,因此「影片的風格、題材,更多都是往年輕人群的喜好上去制定方案的」。經過了項氏兄弟專業團隊的打磨,在原創性、娛樂性、完整性和審美調性等方面,都做到了網路電影能達到的極致。

網路電影需要爆款

董總認為,網路電影目前還沒有到達風口,因為在此之前,網路電影急需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爆款」來證明自己,也就是口碑和票房雙爆的片子。他說:「2016年、2017年只有票房高的片子,沒有口碑爆的片子,或者有口碑爆的片子,但是它票房又不好,沒有雙向都好的。」2018年年初的《靈魂擺渡·黃泉》其實已經趨近於雙向成功,但是為什麼整個行業還沒有爆呢?董總分析是因為「整個行業發展的基礎太弱,發展太快了,導致基礎不夠紮實,所以一部片子的成功,不代表整個行業的爆發」。

這種情況下,「在一年內的不同時間,出多部爆款,來整個把行業帶起來」,成為了董總的團隊最主要的目標。而他對這樣的前景非常看好,認為明年就差不多可以實現了:「現在的情況是,有單點出現了,那到明年再多出幾個點,我們連成線的時候,我相信就會鋪成面了。所以我們今天做這麼多事情,包括去開發《四大名捕》這樣的項目,都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明年像這樣的項目,我們還有很多。」

好的項目必將吸引好的製作團隊介入,隨著溫瑞安等「正規軍」的介入,及投資體量的上升,在內容上,網路電影將越發精品化。《四大名捕》預計5年內製作18部系列網路電影,系列化推出IP作品的速度,比院線電影快得多,操作模式更接近於美英劇,這也為網路電影引領了一種新的內容創作模式。

開發《四大名捕》這樣的大IP並不是一拍腦袋的決定,而是通過了「電影基因工程」精準的解構,將影片內容在時間軸上拆解為機器能夠理解的「基因元素」,結合用戶在觀影過程中的「彈幕」等行為數據,驗證每一個元素對用戶的吸引力。而IP自身的價值也是相當大的,正如董總所說,他們目前做的這些,「目的是引領這個行業的正規化。IP本身有影響力,而且它可以帶動周圍更多資源的進入,它本身是會起到1加1大於2的這種作用。」

從2017年開始,網路電影已脫離了野蠻生長期。董總的公司從宣發、製片到做內容,全面向好萊塢工業化流水線生產模式靠攏,使之成為電影生產的常態,未來還將培養自己的藝人。有了這樣的幕後班底,《四大名捕》系列網路電影未來可期。

把版權放心交給奇樹有魚,溫公也寄予了厚望:「網路電影這條路是好走,順風,大家拼了,值。希望奇樹有魚能夠把握這點,特別《四大名捕》這幾個IP能做好的話,那俠文化因為我這開一點小徑,雖坎坷但終於能走上金光大道,我不介意當蠟燭點燈,後來真的可以看到中國俠文化立足於天下光芒四射的聚焦於舞台上,那我就可以身退了,到處玩去了,像個孩子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眼電影 的精彩文章:

花重金打造毒液的「舌頭」有多靈活,奧斯卡頂級團隊都面臨挑戰!
72歲史泰龍還是硬漢,一身牛仔勁裝亮相,網友:等蘭博10年了

TAG:貓眼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