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小平談列強侵華史:得利最大是沙俄及蘇聯

鄧小平談列強侵華史:得利最大是沙俄及蘇聯

原文摘自《鄧小平與外國首腦及記者會談錄》 作者:《鄧小平與外國首腦及記者會談錄》編輯組 出版:台海出版社

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合影

198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進行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會晤。他們宣布,中蘇兩國關係實現了正常化,從而結束了中蘇兩國長達二十多年的對抗。他們的這次會晤可謂來之不易。

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同來訪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舉行正式會晤。

眾所周知,蘇聯是一個超級大國,它與中國有著七千多公里的共同邊界。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開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大量駐軍並在中蘇邊境地區駐紮重兵,70年代末,蘇聯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後又出兵入侵阿富汗,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對我國形成威脅,這是妨礙中蘇關係正常化的三個重大障礙。1982年下半年,鄧小平派專人前往莫斯科傳遞信息,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爭取同蘇聯改善關係。在鄧小平的這一決策的推動下,從1982年10月開始,中蘇兩國政府派出了特使,就消除中蘇關係中的三大障礙,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進行磋商。中方提出,為了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蘇方必須消除上述三大障礙,即從蒙古和中蘇邊境撤軍,從阿富汗撤軍,促使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並從柬撤軍。一時間,中蘇關係的發展趨勢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

1985年10月,羅馬尼亞共和國總統齊奧塞斯庫訪華,鄧小平請他帶口信給戈爾巴喬夫,希望中蘇之間能夠消除三大障礙,早日實現中蘇高層領導人之間的見面和對話。鄧小平此舉充分展示了他作為一個戰略家所具有的膽識與智慧。因為中蘇之間積怨已久,隔閡頗深,要消除障礙,實現關係正常化,絕非易事。只有洞察國際局勢、順乎時代的發展,才能做出這樣的重大決策。

當齊奧塞斯庫把鄧小平的口信捎到莫斯科時,戈爾巴喬夫是認真對待的。

1986年7月28日,戈爾巴喬夫在蘇聯遠東城市海參崴就蘇聯的亞洲政策和中蘇關係發表講話。關於中蘇關係,他指出:「蘇聯準備在任何時候任何級別上同中國最認真地討論關於創造睦鄰氣氛的補充措施問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蘇中邊界能成為和平與友好的地區;蘇聯願以黑龍江主航道為界劃分中蘇邊界的正式走向;蘇聯正同蒙古領導人一起研究關於相當大一部分蘇軍撤出蒙古的問題;1989年底以前蘇聯將從阿富汗撤回6個團;理解和尊重中國的現代化目標。」

戈爾巴喬夫的這篇講話無疑是蘇聯最高領導層發出的一個和解的信號。中國的反應是「有新意,將仔細研究」。

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在接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的採訪時,對戈爾巴喬夫的講話作出了明確的答覆。他說:「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的講話有點新東西,所以我們對他的新的帶積極性的東西表示了謹慎的歡迎。但戈爾巴喬夫講話也表明,他的步子邁得並不大。在戈爾巴喬夫發表講話後不久,蘇聯外交部官員也講了一篇話,調子同戈爾巴喬夫的不一樣。這就說明,蘇聯對中國的政策究竟怎麼樣,我們還要觀察。」

華萊士問:「你以前有沒有見過戈爾巴喬夫?」

鄧小平說:「沒有。」

華萊士又問:「您是否想見見他?因為他說過,他願意同你們在任何時候、任何級別上談任何問題。您願意同他進行最高級會晤嗎?」

鄧小平說:「如果戈爾巴喬夫在消除中蘇間三大障礙,特別是在促使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和從柬埔寨撤軍問題上走出扎紮實實的一步,我本人願意跟他見面。」

華萊士說:「越南人今天發表講話,表示願意和中國談判,以便結束中越之間的困難局面。」

鄧小平:「越南這種表示至少有一百次了。我們也明確告訴他們,前提是越南從柬埔寨撤出全部軍隊。柬埔寨問題由柬埔寨四方商量解決。」

華萊士:「所以,就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舉行最高級會晤來說,球在戈爾巴喬夫一邊。」

鄧小平:「要越南從柬埔寨全部撤軍。對這個問題,蘇聯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因為如果蘇聯不幫助越南,越南一天仗都打不了。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講話一直迴避這個問題。所以我說,蘇聯在消除中蘇關係三大障礙上邁的步子並不大。 我剛才說了,如果蘇聯能夠幫助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這就消除了中蘇關係的主要障礙。我再說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問題是中蘇關係的主要障礙。越南在柬埔寨駐軍也是中蘇關係實際上處於熱點的問題。只要這個問題消除了,我願意跟戈爾巴喬夫見面。我可以告訴你,我現在年齡不小了,過了82了,我早已經完成了出國訪問的歷史任務。我是決心不出國的了。但如果消除了這個障礙,我願意破例地到蘇聯任何地方同戈爾巴喬夫見面。我相信這樣的見面對改善中蘇關係,實現中蘇國家關係正常化很有意義。」

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同戈爾巴喬夫會談。鄧小平強調,幾十年風風雨雨的中蘇關係,主要是蘇聯把中國擺錯了位置,真正的實質問題是不平等。他表示,講過去的事,目的是為了前進。

1988年10月,齊奧塞斯庫再次訪華。鄧小平對他說,三年前托你帶給戈爾巴喬夫的口信看來有成果,「可能明年能夠實現中蘇高層會晤。」齊奧塞斯庫說:「最近一周,我訪問了莫斯科。我向你轉達戈爾巴喬夫對你的問候。」鄧小平也請齊奧塞斯庫用電話轉達他對戈爾巴喬夫的問候,並說,我們見面時不準備糾纏歷史。

果然如鄧小平所預料的那樣,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終於在北京會面了。這是自1959年以來中蘇兩國最高領導人的第一次會晤。當戈爾巴喬夫10點5分來到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門前時,鄧小平迎上前去說,我希望同你見面已經有三年了。戈爾巴喬夫說,能夠同你見面,感到非常高興。鄧小平望了望眼前一百多位前來採訪的中外記者,對戈爾巴喬夫說,世界上都很關心我們的見面。他提議兩人握手讓記者們拍照。時隔二十多年,當中蘇兩國領導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的時候,會見大廳內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接著,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一同步入會晤大廳,舉行正式會談。

整個會談大約持續了近3個小時,主要是鄧小平在發言。他說,三年前,我請齊奧塞斯庫同志給你帶口信,希望中蘇之間能夠消除三大障礙,早日實現我們之間的見面和對話。

戈爾巴喬夫表示記得此事,並說,這對我們的思考是一個促進。而且,看起來一切都做得很及時。

鄧小平說,中國人民真誠地希望中蘇關係能夠得到改善。我建議利用這個機會宣布中蘇關係從此實現正常化。

此情此景,鄧小平自然會想起風雲變幻的20世紀60年代。那時,中蘇兩黨開始了大論戰,他曾多次率中國代表團到莫斯科同當時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進行談判,在那場論戰中,鄧小平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事過二十多年,他是如何看待那場爭論的呢?鄧小平對戈爾巴喬夫說:

「多年來,存在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解問題。從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會談,到60年代前半期,中蘇兩黨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算是那場爭論的當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回過頭來看,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 1963年我率代表團去莫斯科,會談破裂。應該說,從60年代中期起,我們的關係惡化了,基本上隔斷了。這不是指意識形態爭論的那些問題,這方面現在我們也不認為自己當時說的都是對的。真正的實質問題是不平等,中國人感到受屈辱。」

鄧小平對戈爾巴喬夫說,我們這次會見的目的是八個字:結束過去,開闢未來。但是為了開闢未來,就必須結束過去嘛。

接著,鄧小平講到歷史上中國在列強壓迫下遭受損害的情況,特別是談到歷史上沙俄通過不平等的條約侵佔中國的土地,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他說:「得利最大的是沙俄,以後延續到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同蘇聯簽訂了新約。中國同蒙古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達成了協議,劃定了邊界。後來中蘇進行邊界談判,我們總是要求蘇聯承認沙俄同清王朝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承認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害中國的歷史事實。儘管如此,鑒於清代被沙俄侵佔的150多萬平方公里是通過條約規定的,同時考慮到歷史的和現實的情況,我們仍然願意以這些條約為基礎,合理解決邊界問題。」

戈爾巴喬夫聽到這裡,臉色都變了,當後來鄧小平設午宴招待他時,他還忐忑不安他問鄧小平:「您剛才講到的領土問題是不是要重新進行談判,這在蘇聯方面恐怕接受不了。」

鄧小平說,你誤解了我的意思了,我說那些主要是為了結束過去,對弄清「開闢未來」的概念有好處。談歷史是為了在更堅實的基礎上向前進。中國不會侵略別國,對任何國家都不構成威脅。

鄧小平在同戈爾巴喬夫的會談時說,長期以來,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冷戰和對抗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緩和。坦率地說,世界的中心問題是美蘇關係問題。長期以來,總的局勢是軍備競賽,水漲船高。戈爾巴喬夫同志在海參崴的講話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有新內容。當時還沒有「新思維」這個詞。

「好像也沒有『國際政治新秩序』這個詞一樣。」戈爾巴喬夫插話說。

鄧小平接著說,當時我們看到,美蘇軍備競賽可能有一個轉折,有一個解決的途徑,美蘇關係可能由對抗轉向對話,這是全人類的希望。這就在中國人民面前提出了一個問題:中蘇關係可不可以得到改善。出於這樣的動機,才給你帶信,時間過了三年多,我們才見了面。

戈爾巴喬夫說,你提出了三個障礙,所以需要三年的時間,每一個障礙得需要一年的時間。

戈爾巴喬夫說,對以前雙方關係惡化的歷史,蘇方認為,自己方面也有過錯。至於一些歷史問題,情況很複雜,儘管鄧主席的看法不是沒有根據的,但蘇方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一致表示,過去的事過去了,重點在於應該向前看,在發展兩國關係上,多做實事。

在談到社會主義問題時,戈爾巴喬夫說,過去我們認為,社會主義只有一種模式,現實證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幾年,我們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我們是設法根據我們國家的具體條件,將馬列主義落實到現實生活中。

鄧小平對此表示贊成。他說,真正的馬列主義者必須依據實際情況認識、繼承、發展馬列主義。不可能存在一種固定的社會主義模式。世界形勢,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用新的思想觀點來繼承、發展馬列主義,就不是真正的馬列主義。一切墨守成規,只能導致失敗。各國只能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建設社會主義。

戈爾巴喬夫說,蘇聯正以極大的興趣注視著中國發生的事情,並從中學到了有益的東西。

鄧小平為中蘇兩國關係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儘管後來蘇聯解體了,但我們仍同俄羅斯和獨聯體其它的共和國建立和保持了正常的國家關係。長達二十年的緊張對峙結束後,七千多公裡邊界線上的人們又恢復了傳統的友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清代老照片:攝政王出使歐洲,回國時大清已經沒了
10分鐘讀懂:為什麼王陽明是明代第一人?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