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中國歷史久遠,中國的珍寶那也是不可勝數。雖然,有很多埋藏在地底的寶貝被一些盜墓賊所損壞。歷年來也有很多文物被我們挖掘了出來,進行了文物修護和保管,但是還有一些是沒有被我們發現的。對於挖出來的東西,有很多是我們陌生的,甚至有些是歷史上不曾記載的。有的東西連專家也是第一次看見。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著一段歷史,對於文物的研究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們發現全新的歷史事件。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珍貴的寶貝被發現的故事。而它被發現的過程也是十分驚險的,因為一個不小心,這個國家級的寶貝就可能從此消失了。

事件發生的開始是1957年,在陝西的太平村。太平村的一位農民某天照常牽著牛去田裡犁地,不過這一天,他在犁地的時候突然發現地底下有一個東西,他以為可能是有一塊石頭,所以他就順著往下挖,卻挖出來一個形似母雞的陶罐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這個村民雖然感到奇怪,但是當時並沒有發現他手中的陶罐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文物。他看那個陶罐像雞又不像雞,嘴巴尖尖的更像老鷹,可是肚子又很大。他也不細想就把這個陶罐拿回家餵雞了。

直到1958年,考古學家在東柳鎮發現了中國早期的仰韶文化。因為這個發現,北京大學的考古隊就來到了華縣考古。考古隊不僅進行現場考古,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還向村民徵集文物消息,並一家一戶的訪問當地居民有沒有發現文物,如果有發現文物,希望可以儘快拿去驗證並上交國家。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當時挖到陶罐的村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就想到自己家那個餵雞的陶罐了。於是他立馬回家把陶罐帶給了考古隊。然而,面對這個似鷹又非鷹,似雞又非雞的陶罐,專家們也犯了難,猜不出這到底是哪朝哪代的東西,甚至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歷史上的,因為他們也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類型的陶罐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不過,在考古學家們的研究下,終於發現了陶罐的"身份"。這個陶罐並不是來自哪朝哪代,而是中國仰韶文化時期的產物。但是據現有資料,並沒有找到仰韶文化時期有此種類型陶罐的記載。雖然後來它被國家博物館直接收藏,博物館的專家也表示這個陶罐的造型獨特,在仰韶文化應該是獨一件的珍貴物品。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陶罐的身份依然神秘。

1993年的時候,薩馬蘭奇來中國訪問,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陶罐,並且請求中國將陶罐運到國外展出。但是這件事一直被擱置了九年,而到了2002年國家文物局要求有64件文物不能出國展覽,這其中就包括陶罐,現被禁止出境展覽。想必薩馬蘭奇知道這個消息一定很失望吧。

1957年陝西農民挖出一陶罐,似鷹非鷹、似雞非雞,現禁止出境展覽

其實,陶罐從它出土到送到博物館,它的"一生"也是非常驚險了,我們試想如果它在出土後,挖出它的村民不小心弄壞了它,或是根本不想撿它回家,那麼這件珍寶可能就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當然,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時查驗它的專家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讓村民把它拿回去,它也更不會回到屬於它的位置,在博物館裡展示了。

考古一向是個嚴謹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對待每一件物品都認真仔細,生怕錯認一件文物。要知道,他們一個小小的錯誤決定,可能就會讓國家損失巨大。像陶罐這樣從雞食盆到珍貴文物的身份轉換的情況,在現在還有很多。以此,我們更應該由衷的感謝為中國文物挖掘努力的考古學家們,是他們為我們保留了珍貴文物,是他們為中國歷史完善做出了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的三國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最需要細細品讀的一首詩,一個字修改十餘次,終成千古佳作
長老問朱元璋是何許人也,朱元璋霸氣寫下一首詩,讓人心寒膽戰

TAG:夢的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