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是清朝小卒,因皇帝御筆多蘸一點硃砂,立馬升任正二品總兵

此人本是清朝小卒,因皇帝御筆多蘸一點硃砂,立馬升任正二品總兵

眾所周知,在封建時代,皇帝具有無上權威,其一念之間甚至可以決定他人生死。至於官吏任命則更是全憑皇帝意志,一支硃筆就牽涉了無數人的興衰榮辱。因此對於硃批,皇帝們往往是慎之又慎,然而卻總是不免出現筆誤。比如在晚清時期,無名小卒陳春萬就是因為同治帝的筆誤,而一舉登天成為正二品的肅州鎮總兵。

清代聖旨局部

《湘軍秘聞》中曾記載了這麼一件軼事——湘軍中有一小卒名為陳春萬,為安徽桐城人士,出身貧寒且目不識丁,太平天國起義時困於生計,加入湘軍左宗棠部效力。因其「多力而膽大」,在與太平軍作戰時屢立軍功,左宗棠便保舉其為記名提督,授「巴圖魯」勇號、賞黃馬褂,並統領一支五百人的兵營。然而在此之後,左宗棠卻再也沒有提拔他了。這並不是因為左宗棠嫉賢妒能,而是陳春萬本就是一個粗人,不懂得陣法謀略,再往上提拔他,反而對他有害。

左宗棠舊照

當了十年營官後,清廷進行兵制改革,陳春萬的兵營被撤,失去差事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陳春萬隻能去找老上司左宗棠,希望他能代為謀個一官半職。誰知,左宗棠聽聞其前來拜訪後中門大開,親自出迎並連聲道賀,被這一場面嚇到的陳春萬吃驚地問左宗棠:「屬下是來求中堂的,何喜之有?」左宗棠答:「你榮升了,所用大印比我這個陝甘總督還大呢!」陳春萬還沒明白過來,就被左宗棠張羅著設香擺案,跪聽聖旨,只聽見聖旨中說 「……特簡陳春萬升任肅州鎮(在今酒泉)掛印總兵,二品大員……」

清朝提督湖北總兵官印

這聖旨八百里加急送到左宗棠府中已經有好幾天了,左宗棠正為找不到陳春萬而著急呢,見到陳春萬前來,方才立馬宣讀聖旨。畢竟這次皇帝給陳春萬封的掛印總兵,可不像其他總兵一樣,掛印總兵地位尊崇,不受地方總督指揮,還可以專摺奏事,直接送呈皇帝之手。對於這次離奇得官,陳春萬並不知道理由,左宗棠問起時他也雲里霧裡,心想是怎麼走了大運,這麼好的事情都能落在自己身上。也正因為陳春萬是不明不白得官,所以陝甘一帶官員紛紛稱其為「意外總兵」。

清朝總兵衙門內景

左宗棠面對陳春萬的一問三不知,心中十分惱怒,暗想莫不是這廝搭上了李鴻章那條線,通過太后秘密保薦他為掛印總督的?為了取得肅州鎮總兵這個要職,左宗棠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保舉兩個心腹出任,還給京城送去了大額白銀,結果這個美差卻落到了陳春萬頭上。在左宗棠看來,這多半是李鴻章搞的鬼,想要在自己的轄區內安插眼線,畢竟李鴻章出身合肥,與陳春萬算是同鄉,二人之間絕對有鬼。在左宗棠的刻意排擠下,毫無官場根基與謀略的陳春萬隻當了一年多的掛印總兵,就因「身體有疾」而辭官還鄉了。

同治皇帝朝服像

陳春萬辭官後不久,左宗棠進京述職,向宮中太監打聽其這件事時,才明白自己冤枉了陳春萬。原來,內閣與軍機處將肅州鎮總兵候選名單進呈給同治帝時,同治帝因為御筆所蘸的硃砂太多,還沒來得及看到左宗棠保薦之人,筆上硃砂就已經滴到陳春萬的名字之上,因是紅墨無法更改,同治皇帝只得將錯就錯:「即此可也。」陳春萬因此獲得二品官職,時人戲稱此事乃「同治御筆蘸朱飽,一點便宜陳春萬」。一個粗人,因為皇帝筆誤就躋身為朝廷要員,實在令人感慨唏噓。

參考資料:

《湘軍秘聞》《清代野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最「明白」的武將,前半生一直莽撞自傲,吃了頓飯後判若兩人
清朝唯一沒有謚號的皇后,昔日情深卻夫妻反目,葬禮寒酸令人唏噓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