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阿里新版圖出爐:5億入股喜士多劍指15萬連鎖便利店!

阿里新版圖出爐:5億入股喜士多劍指15萬連鎖便利店!

在完成了對國內主流商超賣場的爭奪以後,阿里巴巴終於將觸角伸向了覬覦已久的便利店領域。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近日新經銷獨家獲悉,阿里巴巴已完成了對知名便利店品牌喜士多的戰略入股。據透露,阿里對後者的投資金額為5億元人民幣,占股比例在20%-25%之間,此舉意味這阿里巴巴開始正式殺入連鎖零售領域。

借大潤發的東風,搭上阿里這條大船

為什麼是會是喜士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喜士多究竟是誰?

2001年4月,上海喜士多便利連鎖有限公司由台灣潤泰集團在大陸成立,並以上海為中心,輻射了華東、華南等地區,涵蓋了上海、蘇州、杭州、深圳、東莞等主要城市。截止目前,喜士多在全國範圍內已布局直營及加盟門店數量近千家。按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統計數據計算,喜士多在全國範圍內的門店數量要遠遠超越全時、Today等知名便利店品牌。

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 70排行榜,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提到喜士多,不得不說大潤發。同樣作為潤泰集團在國內零售市場的重要布局,大潤發的發展要比喜士多早得多,而在後者發展初期,大潤發在門店、後端供應鏈上和零售行業的積累則為其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在業內甚至有言論稱,在喜士多門店分布密集的區域內必定有大潤發的門店存在,可見其關係之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重金投入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這意味著中國最大的商超賣場集團將從商業模式和資本結構上雙通道加入由阿里巴巴推動的新零售革命,而此後的一系列動作也表明了阿里巴巴推行新零售戰略的決心。

1月2日,天貓超市百萬件商品上架大潤發超市,覆蓋整個華東地區20座城市167家大潤發,同時上線了「捉貓貓」、AR/VR等互動體驗;3月1日,天貓智能母嬰區率先在大潤發上海楊浦店落地,除了上線普通產品外,還陳列了兩台雲貨架,為線下用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消費體驗......

除此之外,作為阿里新零售實踐排頭兵的盒馬鮮生也積極開展著和大潤發的合作。6月2日,盒馬鮮生聯手大潤發在蘇州開出了全國首家混血兒新零售樣板店:「盒小馬」。在合作近半年之際,大潤發COO袁彬用「如魚得水」四個字來形式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而這或許也為阿里巴巴投資喜士多埋下了伏筆。

為什麼要投資喜士多?

重新談回本次事件的主角,拋開其與大潤發的關係,阿里巴巴為什麼會看上喜士多?

1、 喜士多門店管理水平、鮮食供應鏈水平較高,與日資便利店品牌差距較小

便利性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去便利店購物,而品類結構的合理性卻決定了消費者對於便利店品牌的粘性和忠誠度。國內便利店普遍以快消類食品為主,日用百貨類佔比不高,在日資便利店品牌見長的鮮食領域,國產便利店品牌更加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而喜士多在國內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其差距與日資便利店品牌正在縮小。尤其是在便利店發展較快的華東、華南區域,喜士多產品及熟食供應鏈能力經過多次迭代、汰換以後,其商品質量和市場接受程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檢驗。除了常見的關東煮、飯糰等熟食以外,紅油玉帝面、巧克力麵包、手工三明治等部分產品甚至一度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網紅產品。

其次,在門店管理管理層面,借鑒大潤發在商超領域的經驗,喜士多積累了一套完整且成體系的門店運營管理模式。

在門店拓展上,喜士多雖採取直營和加盟聯合發展的策略,但是其加盟門店無論是在商品結構、終端生動化,還是在日常生意的運營維護上都表現出了較高的水平。在某些市場,喜士多加盟門店與某些外資便利店品牌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2、 吸收現代便利店經營管理經驗,補齊天貓小店供應鏈、管理短板

9月3日,阿里巴巴零售通「兼木成林 容川入海」戰略發布會上,林小海透露,經過三年多的發展,零售通在全國17個省份建立了以三級倉配體系為基礎的智能供應鏈,並實現了超過100萬家小店的覆蓋,成功躋身為業內第一的快消B2B平台。

然而,作為重要落腳點的天貓小店卻並不像零售通發展的那般順利,高開低走的現狀依舊無法掩蓋平台對於門店粘性的不足。「除了門頭以外,和傳統的零售店差別不大,業績提升不明顯」、「商品價格高,跟經銷商比沒有優勢」等也常常成為其深受詬病的原因之一。而和喜士多的合作,卻能夠使零售通將後者優秀的門店管理經驗有效地嫁接到零售通的門店賦能體系中來。

此外,喜士多在鮮食供應鏈層面的積累也為零售通的門店賦能計劃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尤其是在缺少7-11、全家、羅森日資便利店覆蓋的區域,網紅商品、鮮食等對於其他B2B平台的競爭力更是具有殺傷性的。

未來,阿里零售通是否會延續自身強控制的布局策略,繼續增持喜士多股份,我們依舊拭目以待。而在便利店品牌運營層面,阿里是否會參考淘寶+天貓的策略,在便利店領域也採取天貓小店+喜士多的雙品牌策略(以天貓小店鬆散加盟為基礎,從中篩選出優質門店將其升級為喜士多)以加強對加盟門店的控制,現在過早地下結論,似乎也為時過早。

傳統零售便利店企業如美宜佳、每一天等雖然在信息化方面做出了諸多嘗試,但是與一直身體力行,踐行人、貨、場重構的阿里相比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對於傳統企業而言,阿里入股喜士多是「狼來了」還是「虛驚一場」?究竟是該站隊巨頭還是依舊保持獨立、孑然一身也就成為了擺在眾多連鎖便利店企業面前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再聯想到前段時間阿里借道百世,購入西安便利店品牌愛得寶的消息,我們有理由相信阿里巴巴在小零售便利店業態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專家評論

著名零售專家王軍對此發表評論稱:阿里獵取連鎖便利店,是從2017年底開始大範圍篩選標旳。基本全國前30的連鎖體系都接觸過了。一直到了2018年底才聽聞第一個談成出手的是1000家店的老牌連鎖——喜士多。比起過去一年轟轟烈烈的新零售收購大戰,阿里戰投的同學對這個零售小業態不可謂不謹慎。

喜士多不是連鎖便利店最大最強那個,確是基因最優秀的那個。

這歸結於台灣零售企業家優秀的零售連鎖能力:三大日系連鎖便利店,康師傅經營的全家便利是在國內最早實現全面盈利的,也是日系門店數最多的。大潤發獨霸商超大賣龍頭多年。河南的丹尼斯以百貨,大超,社區超市矩陣雄踞一隅。確實,優秀!

喜士多的實際控制人更是傳說那個被媒體成為「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這個時代」的黃總。

而按照阿里新零售中現階段中心化的套路,肯定是要逐步控股,同時繼續併購其他優質標旳。接著會是誰加入這個大家庭呢?幾人歡喜幾人愁。侯毅總一直在發聲,便利店該出手時就出手,如今是最好的時候。

B2B企業控店是一個痛點也是剛需,對零售通的天貓小店和新通路的京東小店,以及百世店加、易久批、惠民網都是一樣。先翻牌,後連鎖,送POS,嘗試的套路很多,收效不大。這時候大家回頭看來,感慨的發現:美宜佳和芙蓉興盛這樣的輕加盟連鎖,其本質上就是B2B,而且是完成了控店的B2B形態,只需要加上個信息系統就好了。

佔有阿里極其重要戰略位置的零售通,在面臨100萬待改造的的夫妻小店用戶時,如何滿足小店的升級訴求,如何提供標準化的運營管理提升銷量!迫切需要一個樣板,一個能輸出品牌、經驗、人才培訓體系的樣板。然後將零售通海量小店用戶一步步甄選:供貨店——翻牌加盟店——標準加盟店。在這個過程中,零售通別的都不缺,只缺一個,那就是零售基因!

所以,連鎖便利的併購之路,剛剛開始。

品途精彩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專訪黃立:技術永遠是核心競爭力
獨家專訪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

TAG:品途商業評論 |